電影訊息
--84 Charing Cross Road

查令十字街84号/伦敦查林十字街84号/柔情一纸牵

7.4 / 10,515人    100分鐘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花痴襲人

2008-11-05 17:23:32

《查林十字街84號》


做為愛書人,這部書和電影是早就知道的,卻直到最近在台灣買到中文版,才一睹廬山真面目.這部作品比較小眾,不是到處都有.

 

1949年,一個在紐約的女作家荷琳偶爾寫信給位於倫敦查林十字街84號的馬克柯恩舊書店訂購幾本書,從此跟這家書店開始長達二十年的書信往來,特別是其中一位店員法蘭克鐸爾.原書是雙方的信件集.荷琳直爽幽默,帶一點傻大姐的衝勁,法蘭克拘謹有禮,溫文爾雅.雙方都熱愛書籍,口味相同,法蘭克盡心竭力為荷琳找各種舊書,以便宜得離譜的價錢賣給她,荷琳則在戰後倫敦物資配給時期給他們寄了很多難得的食物.從信里可以看到各位寫信人活生生的性格,文字極為有趣.

 

看了中文版不久就在amazon下了訂,因為別的地方買不到.中文版翻譯很好,把原文的韻味翻了出來,譯者是一位愛書人,他的履歷上只寫著是誠品某分店的古籍部美術員,譯筆老到,文字優雅,譯註詳實.他在序中說一直等有人把這書譯出來,卻一直等不到,所以他就自己譯了,而且事先也沒找好出版商.真是我輩中人.英文版比中文版還要樸實無華,輕輕薄薄一本平裝書,一下子就讀完了,什麼序評也沒有.正是荷琳和法蘭克的風格.

 

喜歡荷琳對書的熱愛,如果不是因為她愛書,留下了這部書信集,她將跟其他無數籍籍無名的寫作人一起被人遺忘,誰也不會記得她寫過改過的電視劇本,她編的兒童讀物.世界上耍筆桿的人多的是,那些寫稿的記者和作家身不由己,寫的東西有多少是自己真正想寫的呢?然而惟有真性情的東西才可以傳世,這是真理.剛看了幾頁《托爾金書信集》,年輕的托爾金在寫給未婚妻的信里提到自己在創造的精靈語言,稱之為瘋狂的愛好.殊不知這個愛好影響了多少人.他的學術著作,除了專業人士,又有誰去看?

 

荷琳和法蘭克視對方為知己,但感情從未超越友情.法蘭克始終是個好丈夫和好父親.荷琳一直潦倒,沒錢去倫敦,他們從未見過面.後來法蘭克因病去世,荷琳還是在本書出版之後受到英國方面出版商的邀請,才終於踏上查林十字街.看書時看到法蘭克的死訊,眼淚一下子就下來了.這段故事本只是感人,卻因悲傷的結局而讓人低徊.

 

看電影版,像是在上一堂編劇課.因為已經知道情節,對我來說主要看點就成了如何把一個純是書信的故事影像化.電影很忠實於原著,保留了大量的書信原文,以旁白的方式說出來,對人物的拓展和發掘適可而止,於是電影也是淡淡的,只是在細節上做文章,五十六十年代倫敦和紐約的面貌還原得極好,也適當地加進去當時的歷史事件,等於是籍著故事展示那個時代的風貌.

 

兩位主角, Anne Bancroft和安東尼 Hopkins幾乎是書中人的復活,表演非常到位.特別是Anne,把一個落拓孤單又樂觀的女作家刻畫得入木三分.整體來說,這片子算不上什麼了不起,小小的,淡淡的,甚至算不上愛情故事,只有那麼一點點情愫的流露,它說的只是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共同愛好結成的知心.

 

剛巧今天翻了翻蒙滿灰塵的蔡志忠《菜根譚》,有一段說,有高超技藝的人還不算是至人,真正的至人是平凡的人.查林十字街84號的故事恰好是這句話的註解.

 

如今,查林十字街84號是一間酒吧.如果有機會去倫敦,一定要去那裡走走.

 

荷琳在書中說,她從不買沒看過的書,她也不把書死收在身邊,每年都處理掉一些書.這些都是有啟發性的好點子呢.

 

 

順便說一句:《哈利波特》裡的破釜酒吧也在查林十字街。



寫於2007年2月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