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喬治布希之叱吒風雲--W.

小布什传/W-布什传记/殊不简单

6.3 / 50,026人    129分鐘

導演: 奧立佛史東
編劇: Stanley Weiser
演員: Sayed Badreya 伊莉莎白班克斯 David Born 丹尼斯鮑茲卡瑞斯 傑西布萊佛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athycliff

2008-10-29 21:13:57

一個歷史學家的影評


我在譯言上翻譯了,可那個排版太醜,遂決定在這裡再發一下。



            從其人以致奚落其人,再從奚落到其人本身


《W》一劇中,奧利佛 Stone實現了他作為史學家的目標,而不僅僅是一個電影人。受到全方位「修理」的布希出現了,而且比你想像的還要好。




Alan Brinkley
新聞週刊
2008年10月20日刊於該雜誌



縱觀大多數以美國總統為題材的電影並不出眾的歷史,其對真相的關注一直並不充分。從《少年林肯》(1939)到《威爾遜》(1944),自《旭日東昇》(1960)至《十月飛彈》(1974),還有其他很多,通常都是用來充斥有線電視和錄影帶的庸俗低劣的貨色,這些電影的目的大多要嘛為了「揚名立萬」,要嘛為了「對外宣傳」,或者兩者兼而有之。《少年林肯》(亨利•方達飾林肯)描繪了一個聖人般的律師,獻身於一場為了正義而進行的理想化、難以置信的戰爭。《威爾遜》則是一部平庸之作,因為在二戰餘波的大辯論中發揮了作用而囊括五項奧斯卡獎,後來又理所當然地被人們淡忘了。《旭日東昇》,來自一部百老匯話劇,歌頌了法蘭克林•羅斯福對「小兒麻痹症」的勇敢征服(現實中從來不曾實現的征服),描繪了一則「偉大的美國愛情故事」,儘管這個故事的現實版是一樁永遠也挽回不了的破裂了的婚姻。《十月飛彈》並沒有表現看起來似乎無法解決的一幢危機背後的十足混亂,而僅僅刻畫了一場道德衝突,這場衝突中明智戰勝了輕率莽撞。

奧利佛 Stone的新作《W》是他第三次考驗當代總統,而他期望這次可以與眾不同。他的前兩部總統題材的電影——《約翰•菲茨傑拉德•甘迺迪》(譯註:又名:《誰殺了甘迺迪?》)(1991)和《尼克森》(1995)——是出於對於其青春的迷戀,但是同時也出於他對陰謀論的興趣,因為有關這兩位總統的記憶均受到了陰謀論的侵襲。上週和我聊天時,Stone將《誰殺了甘迺迪?》定義為一部「控訴片」(譯註:J'accuse 即英語I accuse(我控訴),是1898年法國著名作家Emile Zola發表在報紙L'aurore上的一封給法國總統的公開信。Zola在信中控訴了法國政府的反猶太主義以及對Alfred Dreyfus的不法監禁。此信在法國引起軒然大波,Zola因此被政府以誹謗罪起訴,後為逃避關押而逃往英國,並於1899年回國。後來,J'accuse一詞被英語借用,專指對有權勢人物的義憤和指控。)——的確如此。該片醉心於某些對甘迺迪遇刺事件最為勁爆而資料最不充分的詮釋,指控CIA(美國中央情報局)、甚至Lyndon Johnson(譯註:林登•詹森,甘迺迪的副總統,在甘迺迪遇刺後提前在空軍一號上宣誓為美國第三十六任總統)為了防止甘迺迪結束越戰、與古巴達成和解或是成為別人獲得領導地位的絆腳石而促成了甘迺迪遇刺事件。

Stone認為《尼克森》是個「淡定、冬季」片,試圖以最大熱情去刻畫一個不被熱愛的男人的孤獨和偶爾的絕望。在該片中,Stone對那些有資料加以輔助的陰謀論抱以關注,更對那些並沒有多少可信的證據的「秘聞」也加以使用。這兩部片子都輔以加以特別詮釋的書籍,以展示那些幫助劇本成型的廣泛調研。兩片也都受到歷史學家、以及其他那些對Stone所採用的資料的真實性以及他所樂於使用的陰謀論的合理性有所質疑的人的高度詬病。但是,無論可信與否,Stone致力於通過他的這兩部電影對歷史作出真實的貢獻,正如他所說:「幫助創造出對我們的時代的一種理解」。他堅持其作品遵循的精確性,而很少輕鬆地以「那不過是一部電影」來作藉口搪塞。

刻畫一位在任總統可能是件更為困難的事。通常,大部份此類努力都被後來針對存檔檔案所作的研究推翻。政治上的激情會影響對事實的解釋。Warren G. Harding在1923年逝世時,人們像追悼林肯一樣追悼他,可是歷史到了今天卻將他視為美國最為無能和白痴的總統之一。(譯註:沃倫•蓋瑪利爾•哈定,第26任美國總統,任內因為錯誤的任命導致腐敗,為此在歷史上多受非議。)Dwight D Eisenhower被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歷史學家斥為感覺遲鈍的平庸之輩,但今天他卻享有很高的聲譽。(譯註:德懷特•大衛•艾森豪,第34任美國總統,連任兩屆。他任職期間美國社會經歷了戰後安定、繁榮的時期,簽訂《朝鮮停戰協定》,提出干涉中東地區事務的「艾森豪主義」。)但人們總是無法抗拒當下正時興的對總統和其他領導人的即時評價的誘惑,因此也不必奇怪,電影人同許多歷史學家一樣急於加入到這樣的大討論當中來。

幾乎Stone所有的重要作品都是陰暗和悲觀的,這反映出他自己(更多是他這一代人)對於美國政治和權力的幻滅。因此,人們可能有些驚訝的發現,在對George W Bush這個可能是美國曆史上受到最多辱罵的總統的描繪中,出現了相對較為樂觀和有同情心的畫面。Stone聲稱,該片中幾乎一切都基於可靠的研究,所有場景,除了少數夢境,都能夠被可靠地加以驗證。(一個將他援引的資料加以澄清的網站正在建設中。)Stone當然不是布希的崇拜者。他亦為其執政所寒。他爭辯說,布希的政府「讓整個世界失望了,並且讓世界陷入了危險。。。其傲慢自大無休無止。。。其政策毫無理智。」但是,他同樣宣稱他發現布希令人驚訝地和略微倔強地自有其可愛之處。Stone說,布希「急躁,小心眼,。。。是個以大欺小的傢伙」,但同樣也「有吸引力,。。。是個好父親,好丈夫,也是益友。」

無論是布希的支持者還是他的反對者都可以在《W》一片中發現他們可加以抱怨之處。「厭什者」將會對Stone對年輕布希所採取的富有同情心的描繪感到震驚甚或被惹惱——Josh Brolin扮演的布希頗堪信服——布希年輕時掙扎於(有時甚至勇敢地反抗著)他父親所樹立的頗具威脅的榜樣。(而在本片中,老布希不斷地貶低自己的兒子,有次幾乎和他動手。)觀眾可能既不滿於Stone不加批判地甚至帶有欽佩地按時間順序描繪了布希與酗酒所作的鬥爭以及坂依天主教的過程,也不滿於導演將布希1994年的州長競選活動描繪為有技巧和充滿領袖魅力的個人努力(雖然由Karl Rove精心編排而成)。Stone刻畫出的布希及其顧問們真誠而理想主義地深信著伊拉克戰爭的明智,而這也同廣泛存在的看法相矛盾,因為更多人相信狂熱、欺騙和野心才是這場戰爭的真實動因。

而總統正不斷縮小的崇拜者團體可能會對本片中描寫了布希與法律偶然的幾次小刮蹭而懷恨在心。(「你以為你是誰啊,甘迺迪?」——在替小布希收拾他那許多「殘局」之一時,老布希輕蔑地問他的兒子。)儘管Stone可能對布希有能力戒酒而表示尊敬,但他卻輕蔑地加注說:「酗酒的毛病沒了,但魯莽的毛病沒改。」布希和蘿拉的關係因為布希有次把車撞向了車庫的大門而變得牢固起來,而布希這麼做則是因為蘿拉對他在他的首次並不成功的國會競選活動中的一篇軟弱無力的競選演講進行了批評。某些布希的忠誠粉絲對Stone殘酷地描繪了一個在白宮新聞發佈會上極端脆弱的布希而深感不滿,布希在會上努力想去回應某個針對他所犯下的錯誤的問題,但是他卻失敗了——結結巴巴,猶猶豫豫,躲躲閃閃,過了一會他又為自己的不擅言辭而自責。

在Stone拍攝的夢境場景的某一場中,W在夢中面臨了他自己在伊拉克的失敗並且再一次面對他父親的土崩瓦解般的失望。而在電影的最後,Stone也不時地像他當初刻畫尼克森一樣地去刻畫布希:一個沮喪的、孤單的男人,並為自己的不受歡迎而深受折磨。在喬治•W•布希通常給人的印象中,沒有什麼比他留給人們以平靜的自信、對馬後炮的抵制和對於重新考慮自己的確信或者決定的不情願的印象,更為根深蒂固——也更讓他的支持者欽佩的了。但是Stone卻呈現給我們一個被不安全感所困擾的男人。「我拼了命從地獄的深淵裡掙扎出來,就為了好讓自己獨立自主!」有一次影片裡的布希在事情變糟時這樣吼道,似乎認為與他為了救贖自己而付出的辛勤工作相比他遭受的挫折和失敗不知何故不太公平。

不管人們支持這個獨一無二的雙面人的哪一面,他們都可能對Stone把布希發動戰爭的決定當成幼稚的樂觀主義感到不快——他真誠的相信自己是在推進「自由」,是在將中東改造得更好,是在將和平帶給世界。片中有一幕是在美國總統辦公室的會議上,科林•鮑威爾(譯註:第65任美國國務卿,乃布希內閣中的鴿派,強調多邊主義和以外交手段解絕對外關係,與伊拉姆斯菲爾德為首的鷹派強調單邊主義和以軍事手段解絕對外關係截然不同。由於布希常傾向於支持拉姆斯菲爾德為首的鷹派,鮑威爾在對外政策上受到極大掣肘,加上與內閣中官員多次意見不合,於2004年12月14日宣佈辭去國務卿職務,並即時被總統接受。)為塑造並限制了美國對外政策超過了50年的「遏制原則」,特別是老布希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時拒絕侵入伊拉克進行辯護(譯註:遏制原則是美國在冷戰早期的外交戰略,目的是限制所謂的多米諾效應,即新興國家多倒向社會主義蘇聯,而不是資本主義的歐美。在1991年至2003年間美國對伊拉克採取了遏制原則,即撒達姆•海珊在海灣戰爭後沒有被趕下台,但美國仍然通過嚴厲制裁、聯合國武器檢查、在沙烏地阿拉伯和科威特駐軍、在伊拉克禁飛區巡邏以及定期空襲等手段對伊萊克採取遏制政策。但其後自2000年起上述措施漸漸失去了原有的遏制能力,2003年小布希政府放棄了遏制原則對伊拉克動武。)。W卻唐突地甚至有點輕蔑地將遏制原則斥為軟弱無力的政策,並且果斷地、看起來似乎有點漫不經心地做出了開戰的決定。Stone暗示,布希這一舉動全部出於其為勝過自己的父親而付出的努力,但是他同時也暗示總統這麼做是出於他自己(對其意義的)深信不疑。「正義與邪惡並存」,電影裡的W在戰爭來臨時說:「而正義必勝,但你總得為正義而鬥爭。」

Stone強調說他「無意貶低或者傷害這個男人。。。我們決心展示他發動伊拉克戰爭的理由。」而本片的確提出了似是而非的證據,證明布希本人構思了、推動了並且合理化了這場戰爭,他力排異議,沒有簡單地對別人的意見加以默許。在一場氣氛令人不安的與迪克•錢尼(由Richard Dreyfuss出色扮演)的對手戲中,這個像伊阿戈(譯註:莎士比亞悲劇《奧賽羅》中的一個反面人物,被認為是「惡魔在人間的化身」。)一般的副總統巴結地在布希面前遞上了一份虐囚的授權書,滿懷自信地以為布希會毫無異議地簽署,哪知自己打錯了如意算盤,不僅兩手空空地離開,還遭到了總統尖銳的質問。在錢尼離開時布希還告訴他,將來他們倆和其他人在一起的時候,錢尼不准說話。在一個近乎病態地神神秘秘的老頭與他具有社交性的年輕上司之間這場想像的遭遇戰暗示了這兩個人之間一種更為複雜和具有競爭性的關係,而不是像人們習慣中想像的那樣——布希是個被動的使喚丫頭。

Stone與其他想為他們自己的時代作編年體傳記的大多數人一樣,也的確就布希做出了一些將來會被推翻的有根據的猜測。但是,《W》一片仍然與以往以總統為題的大多數電影(包括Stone自己的)不同。不論其作為電影之戲劇性特點有多麼鮮明,也不論在歷史真相的對照之下其對布希的刻畫將有怎樣的遭遇,本片總的來說是一次誠懇的嘗試,試著在為關乎這個任期的幾乎所有事情而發生的狂熱的大戰役的風暴中找出點真相。這裡沒有陰謀論,沒有不著邊際的胡猜,沒有偏執妄想。Stone的電影不是「聖徒傳」,也不是「對外宣傳」。它是,頗令人驚訝地,或多或少的公正。

(作者是哥倫比亞大學Allan Nevins講座的歷史學教授。)

   URL: http://www.newsweek.com/id/163448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