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雪山飛豬

2008-10-29 03:05:32

巴黎生活派


說實話,我覺得這部電影是不適合寫影評的,或者不適合用文字的方式表露

巴黎是什麼樣的巴黎,是激情的最後探戈還是一朵在慾望與情感中搖曳的野玫瑰?很顯然,上述答案都只是答案的一個側面。如同任何一個都市一樣,巴黎是無數生活的視角拼湊成的「想像的共同體」。看完這部電影我沒有去查找導演的背景甚至姓名,我只願為導演的真誠和天分獻上我的敬意。關於巴黎,關於法國風情,關於這個名詞背後的人們的理解有很多人已經說了太多,寫了太多也拍了太多。但這位導演卻給我了我們一個關於巴黎的「元理解」——若追尋激情,若趨附潮流,若想聞到最流行的香水和看到最前衛的服裝你都可以去巴黎,但你永遠進入不了巴黎。之前一直對一句話不甚了解「巴黎不是法國」,看到這句話想當然的找了一堆政治上,地理上,經濟上的藉口便糊弄了過去。但現在忽然知道這句話實際上沒有這麼玄妙,如同我說上海不是中國,紐約不是美國一樣,其實其暗指的是「城市人不是完整的人」,而已黎人之為巴黎人也不僅僅是時裝香水那麼簡單的。

剛看完我覺得這像作品是一部後現代的作品,但是今天一覺起來我忽然有了新的體悟,我甚至覺得這是一部現實主義的作品——精雕細琢的現實主義。導演用多變的鏡頭語言和恰如其分的色彩表現將一個城市中完整的生活圖景有節制的再現在了我們的面前,而我們卻像看到了鏡中一絲不掛的自己一般感覺到不安和陌生。確實,「生活是什麼」這個問題是被無數人討論的問題,而法國人似乎對這個問題更加的感興趣,看到鏡頭中的一個個角色我忽然對他們產生了一種敬意——那是一群對生活滿懷敬意的人。死亡,存在,焦慮,激情這一個個後現代文化中的關鍵詞居然切實的融入了這樣一群普通人的生活之中。在都市的生活中若我們安於聲色犬馬,安於西裝革履,安於奔波忙碌的生活模式,那麼便抹殺了一切藝術和崇高感的源泉,而片中的一個個「巴黎人」卻表現出了世俗面對超驗時的掙扎,這種掙扎是多麼的難能可貴呀!

而在這些人物中讓我最感興趣的還是駱蘭教授,這位不安而滿懷嚮往的教授在片中默默的表現出了他對城市生活模式的反抗,以及對本真感情的嚮往。他對自己的一位氣質不凡的女學生產生了感情,一種毫無理性的超驗的感情,而後文中的發展這段感情發展的一帆風順。直到其真相被揭穿的那一剎那,我似乎能體會到羅蘭在酒吧櫥窗外的感受——他邀請了一個錯誤的對象去同演一段高尚的感情故事。這一情節設置實實在在的打動了我,我的耳邊彷彿響起了那一句振聾發聵的讖語「上帝死了,我們要擁抱大地。」顯然駱蘭就是一個對上帝唸唸不捨,卻無可奈何的去擁抱大地的人,他對大地的擁抱沒有尼采的那種大義凜然和破壞的快感,剩下的只是一個失落生命的獨白,這段感情,註定是一曲獨舞。

巴黎沒有左派也沒有右派,有的只是不安份的生活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