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幸福來訪時--The Visitor

人生访客/不速之客/幸福来访时

7.6 / 41,701人    104分鐘

導演: 湯姆麥卡錫
編劇: 湯姆麥卡錫
演員: 理察詹金斯 哈斯史里曼 Danai Jekesai Gurira 希安阿巴斯 Marian Seldes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已註銷]

2008-10-27 03:06:42

影評:不速之客(The Visitor)


男主角Mr. Shah是一名老教授,由於妻子的過世使得他本人的生活孤獨煩悶,任何事情均心不在焉。由於要參加學術會議,他來到了紐約的寓所。結果一進門竟然發現屋子裡住著一對年輕的陌生情侶,短暫的誤會過後老Shah得知他們是被熟人給騙了---老Shah才是這間公寓真正的主人。好在Mr. Shah一時惻隱便允許這對無處可去的情侶多住幾天。於是友誼就此開始。

年輕情侶中的男方是來自敘利亞的塔瑞克,擅長演奏非洲手鼓,女方則是塞內加爾人,以販賣小飾品為生。
他倆都是穆斯林。開朗的塔瑞克熱情地教Mr. Shah演奏手鼓,並且邀請他觀看自己的表演。Mr. Shah也被這種節奏感很強的異域音樂所感染,長時間煩悶的情緒多少有了一絲改觀。

一天,塔瑞克在與懷特從中央公園返回的途中,因為跳過地鐵旋轉門而被捕,儘管事實上他已經買了票。這件事引起了一個大麻煩,因為警察發現塔瑞克沒有合法身份,塔瑞克被送到了皇后區的非法移民拘留中心。出於對這對情侶的同情和強烈的責任心,沃爾決定幫助塔瑞克,而塔瑞克的母親由於許久沒有得到兒子的消息,也從密西根來到了紐約。他們有了共同的奮鬥目標,那就是要讓塔瑞克重獲自由!兩個人在這個過程中互相鼓勵,兩顆心也漸漸感受到了彼此的溫暖。在探監室玻璃牆的兩端,懷特與塔瑞克還只能通過電話進行交流。但是友誼不會因此而阻斷,他們,這對樂觀的朋友,在各自的身上又敲起了熟悉歡快的節奏……

這個電影的故事雖然簡單,但是涉及的卻是很深刻的種族,文化等問題。
911以後的美國,民族主義空前高漲,民族,文化,宗教等方面的衝突被畸形的放大,所導致的便是以往平靜的生活被彼此之間的敵視和警惕心理所破壞。

影片成功地塑造了以警察,移民局為代表的冷酷無情的國家機器。同時無時無刻不在暗示觀眾:寬容和理解是多麼的重要。

如果你看的足夠仔細的話,你會發現非法移民拘留中心的牆上掛著的那幅畫,上面寫著「The strength of America, America Immigrants」,並且配有四張不同種族的人的笑臉。然而與之相衝突的卻是該中心冷漠無情的服務態度,以及無處不在的電子眼監視系統。這裡其實就是告訴觀眾,拘留中心所關押的,不僅是莫須有的「恐怖份子」,更是往日被世人所津津樂道的「The strength of America, America Immigrants」。

在電影的第1小時12分鐘處,男女主角走在街上,背景是一棟老舊的建築物,有個牌子,上面寫著:「Islamic council of America, madina masjid」。哦,原來伊斯蘭本就是美國大熔爐的一部份。

在影片第1小時19分鐘處,男主角買報紙的報攤上,赫然還有波斯文的報紙,阿拉伯文的報紙,甚至還有漢語報紙(星島日報)。

以及更明顯的還有那個在地鐵站里拉二胡的亞裔面孔,那些在中央公園裡全神貫注演奏非洲手鼓的非洲裔美國人,和塔瑞克女朋友一起擺小攤的以色列入,還有在餐館裡那位熱情的埃及人……

影片的最後,塔瑞克的母親登上了回敘利亞的飛機,伴隨著一個星條旗鏡頭的模糊,那意味著她的美國夢變得遙不可及。鬱悶的Mr. Shah表情嚴肅地背著塔瑞克的手鼓來到地鐵站,忘情的拍打了起來。那充滿節奏感的鼓點聲多多少少會挽救一下觀眾沮喪的心情。

總而言之,這是一部好片。這幾年我看了很多部關於反思911的美國電影,美國的文化工作者深知民族主義的危害和「反恐」所造成的人與人之間的隔膜。於此類似的還有俄國電影,比如《亞歷山德拉》和《十二怒漢》。這些電影種類多樣風格各異,但呼喚理解和寬容的主題是相同的。

《亞歷山德拉》裡的場景灰暗,城市破敗,友誼的光芒如此的微弱以致於很容易就被淹沒在沉重的格調里。
而《十二怒漢》中的配樂則採用了節奏感很強的車臣民間音樂,這點與《不速之客》異曲同工,可以讓觀眾在沮喪和沉重中得到一絲安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