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鹽湖城校園事件--DARK MATTER

暗物质/流星/暗物质

6.1 / 3,053人    88分鐘

導演: 陳士爭
編劇: Billy Shebar
演員: 劉燁 梅莉史翠普 艾登昆恩 Sina Amedson Erick Avari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laudia

2008-10-13 00:23:56

被「中國式教育」扭曲的一代人


拋開盧剛事件不談,單對於「劉星」這個電影人物來說,塑造得應該說還是相當成功的。像這樣的所謂「書獃子」,或者說「模範生」,能最終走上這條極端的道路,其實一點都不奇怪。電影中無論是用他朋友做對比,還是他父母的那種望子成龍的中國式一般狀態、語言……都充分地表現了這一點。

看過《美麗心靈》的人都明白,科學這東西,沒有一點狂妄和瘋癲是絕對不可能在前人的基礎上有所突破的,而劉星的所做所為,正出於一個科學家必要的心理準備。正所謂有什麼樣的導師就有什麼樣的學生。我想:如果劉星的導師是納什的話,他早畢業了。但很可惜,他的導師是一個偽善的小人,所以他更欣賞平庸、虛偽的勞倫斯.馮(一個一出場就令觀眾噁心的傢伙)。我認為本片看似一個美夢粉碎的俗套故事,其實諷刺的並不僅僅是美國,它更是對中國人那套教育體制的完全否認。真正殺死「劉星」的也不是別人,就是他在中國接受的那一套教育方式。

應試教育的本質並不是抹殺理想,事實上劉星想的就是「應試教育」鼓勵的東西——諸如:努力學習、為國爭光、獲得諾貝爾獎、成為一個偉大的科學家等等。當然從表面看,對家長來說就是:光宗耀祖。這點在中國孩子的心裡是心知肚明的事情。劉星為自己設想的路,一開始也是這樣。他用自己超一流的「考試能力」,僅僅用了一個晚上就完成了導師讓他用一個星期完成任務——這不由地讓我想到了小時候為了考試,提前一個星期臨時突擊,僅僅是為了讓父母看到一個滿意的成績(這就是中國式的邏輯)。所以對於「問題本身」,在中國的教育體制下培養出來的孩子一點都不怕。他們最怕解決的恰恰不在具體事物中存在的問題,他們最怕的解決的是「人的問題」。而這一點劉星是更本想不到的。因為,在他做這個美國夢之前他只是想把「事」做好——僅此而已。

在中國,從小我們的父母,為培養我們(獨生子女)已經為我們安排好了一切,我們只需要好好讀書就可以了。劉星是這樣一個頗具中國特色的環境中被培養出來的,忽視了這一點就不能很好的理解影片的立意。

這樣的孩子不論在學術上,還是愛情上,他都是一個理想主義者。這與偉大的數學家納什是有共通點的。因此面對現實的殘酷,他們最終除了在這個「人肉世界」里發瘋之外,幾乎找不到第二條路。滿腦子的「暗物質」不僅令劉星在權威人士面前得不到必要的尊重,更讓他喜愛的一個美國女孩,不得不敬而遠之。於是,在這雙重打擊之下,這代獨生子女的心理的詬病——他們脆弱不可避免地走向自毀。

在片中我們可悲地看到:他們這些所謂的「天之嬌子」在美國真實的生活狀態,他們中有些人成為了理論的俘虜、有些人開始在生活上追求美國方式,更有甚者,徹底地忘記了自己還是一個中國人(比如勞倫斯.馮)。但是,只有劉星,一直在堅持一種本色生活、學術上則表現為一種「原創精神」。

一身親切的藍色條線運動衫,一個大而笨重的書包。這個應試教育下的「典型形象」,是我們中國觀眾再熟悉不過的了。他有夢想、有抱負、對祖國更有無比赤誠的熱愛。他的眼淚,有人懂,也有人不懂。但,他的堅強卻比納什差遠了,每一次對父母的撒謊,都是一次對心靈的拷問。我彷彿看見了在那遙遠的彼岸——那一雙雙期盼的眼神。父母的期望這時已經變成了一種壓迫、讓人透不過氣來的壓迫——它一旦與外界的其他壓迫混合在一起必然導致一個「獨生子女」的徹底崩潰。因為在他們的成長道路上最缺乏的就是這種挫折教育。在分數決定一切的競爭中,我相信劉星的那所謂自尊心,不過就是因為常年的考試——高分——再考試——再高分積累起來的罷了。至於別的什麼,更本不用他操心(他也不用操心),這無疑為他後來的扭曲埋下禍根。美國人可能不理解。但作為一個80後、70後的過來人,這應該是再好理解不過的。我們就是這樣被毀掉的……

什麼狗屁博士?!什麼狗屁論文?!什麼美國夢?!應試教育對這代人的深遠影響,不是說:「讓你出國,環境變一下就可以完全顛倒過來的」,在那套完備的體制下,毀滅的恰恰不是人的才華,而是人的心靈。劉星真正毀滅的地方也不是在美國,而是在中國。在他第一次因為成績出色而覺得自己高人一等的時候,就註定了他今天的瘋狂。

可以想像:在他自認為強項的這個領域,他應該有多麼的不可一世呀……但也正因為如此。從沒有經受過此類失敗中國知識分子、最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學識上的羞辱」,他們一旦失去了他們的必然王國,你讓他們怎麼活呢? 「飛得越高 摔得越慘」——這話是有道理的。

一貫的成功意味著一貫期望值的累加、其實,不僅是老師、父母……包括他對於自己的期望值都是相當高的——這必然在另一方面會很吃虧。因為中國的教育體制從來不告訴孩子(也不可能告訴孩子)——面對這樣的風險該怎麼做?因為它自身要求就是這樣的東西——沒有成績就滾蛋。

所以,這是一個註定要發生的故事。中國式的教育對抗美國式的功利,除了全面、徹底的失敗,還能怎樣呢? 而它只有發生在我們培養的所謂「尖子學生」身上,才會顯得特別深刻,讓人有所覺悟。如同我們要消滅腐敗一樣,只有高官、大官、不可能腐敗的人也腐敗了。我們才會想到:「是否該做點什麼?!」,其實在我們的改革家們想的時候,問題自身已經不重要了,因為更大、更黑暗的問題即將發生。片名:Dark Matter 起得很好——它暗示了一切矛盾的總爆發。會有那麼一天的……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