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黑洞頻率--Frequency

黑洞频率/隔世救未来/生死频率

7.4 / 115,978人    118分鐘

導演: 奎葛利霍里
編劇: 陶比艾瑪李奇
演員: 丹尼斯奎德 吉姆卡維佐 安德魯布瑞格 Elizabeth Mitchell (Ⅰ) 諾亞艾莫瑞奇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斯黛菲找影子

2008-10-07 10:07:01

隔世的電影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舊文——寫於2007-11-30】
今天是怎麼樣呢?
今天是一心一意的不想做事,於是真的坐在電腦前玩祖瑪了4個小時。
我是真的愛祖瑪,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和它玩一宿。

然後,看了一部電影,《Frequency》,是米爾豪斯推薦我看的一部幾年前的電影。
 中文名字《黑洞頻率》以及《隔世救未來》。
人們總是對這種題材興緻有加,時間旅行、和未來通訊。
蝴蝶效應,人猿星球,月光寶盒,神奇夾克,黑色追緝令,觸不到的戀人還有不能說的秘密……它們都是這樣的。

當人可以和未來或過去通訊,所謂的歷史就會被更改。
Frequency的故事是這樣:
因為一台老舊的無線電發射機,99年的兒子和30年前69年的父親得以通訊。
電影中,得以通訊的原理是由於太陽黑子,有很多美麗的極光鏡頭
但這種原理在我看來完全就是除物理學和天文學家之外旁人無法理解的一種存在
還好,看這部電影不需要理解這些
兒子是警察,父親是消防員。
父親原本應該在某一天的火災現場喪命,未來的兒子救了他,但是其後的所有也隨之改變。
當我看到30年前的父親用電焊筆在桌上燒下文字,那邊廂兒子眼前的桌面上立刻浮出字跡。
這橋段就和《不能說的秘密》裡面用塗改液在課桌上寫字如出一轍
或者,周導演是從同類型電影中提取了這個細節

那種感覺很神奇,如果30年後的某人提前告訴你你第二天會死
如果我現在可以連絡上20年前只有30歲的媽媽,告訴她未來的日子裡不要對她女兒我嬌生慣養,然後,現在的一切都不一樣了。
我被電影裡的父子情深感動的一塌糊塗,也只有是至親至愛,才會讓人無比緊張。

通常這種過去未來彼此牽連的超現實電影中,無論你怎麼努力,也是改變不了未來的。
常常出現的情況是殊途同歸,最後甚至發現,故事之所以走向不可挽回的局面,正是因為身處未來的人,對過去進行了過多的干涉。
我不喜歡這種情況的時間黑洞類電影。
人們編造這樣的故事,是因為頭腦中存在願望,希望有能力改變過去和掌握未來。
因為這樣,人們才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製造這種理想的故事。
但如果到最後又是悲劇,時間成了一個圓環,讓事情反覆無常最後變糟糕的罪魁禍首竟然指向自己,那不是太可怕太令人絕望了嗎?
還好frequency這部電影不是這樣。

當99年的兒子成功了救了69年的父親,那一瞬間,處在99年的所有物件都改變了
家庭合影中不再缺少父親,舊報紙上面的新聞標題不再是消防員葬身火海,連週遭人的記憶也隨之改變了。就在那一瞬間。
因此,故事的邏輯可以算是嚴謹的:
99年的指令,影響69年的動作,69年的動作,影響99年的狀態,狀態發生改變後,99年的兒子再繼續給出新的指令。
但邏輯嚴謹,並不表示身處99年的兒子可以掌控一切。
因為他並不知道父親在69年的動作,會對自己所在的99年產生怎樣的影響。
這種不確定性導致的後果就是,兒子發現父親出現在後來的相片中了,但是母親卻不見了。
要知道是怎麼一回事,自己去電影中找答案吧。

我只能說,所有這一類型的電影,都在告訴我們同一件事:
即使你當初走了另一條路,做了另一個決定,選擇另一個選項,事情也不一定如你所願,
你必然承擔另一些責任、經受另一些痛苦、面對另一些磨難,
而且,這種「即使」只會在電影中出現。

Frequency是一部非常精彩的電影
開始時,1999年,36歲的約翰生活中只有母親,父親於30年前死於火災現場
當然,就像它的名字,「隔世救未來」,約翰是真的救到了他的父親
所以,電影的最後是,1999年,約翰的雙親依然健在,他們兩鬢斑白但卻生活的無比幸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