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情遇巴塞隆納--Vicky Cristina Barcelona

午夜巴塞罗那/情遇巴塞隆纳/情迷巴塞罗那

7.1 / 269,020人    96分鐘

導演: 伍迪艾倫
編劇: 伍迪艾倫
演員: 哈維爾巴登 派翠西亞克拉克森 潘妮洛普克魯茲 蕾貝卡霍爾 史嘉蕾喬韓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艾小柯

2008-10-05 21:48:42

這一本讀不完的書


美國導演中,最有文學氣質的,恐怕非伍迪.艾倫莫屬。

他那絮絮叨叨自言自語的對白,以人物對話自然推動情節進程的方式,還有影片頭尾常常出現的話外音,都讓人覺得他的電影明明就是視覺化了的都市小說:街頭穿行的人群,那些難以安身的愛與孤寂,對話、笑話、瘋話、痴話。

《曼哈頓》中的紐約在伍迪.艾倫的眼裡無疑是全世界最浪漫的城市——減去一切雜音的黑白剪影,中央公園裡散步泛舟,西區街頭的小餐廳裡觥籌交錯,人生,愛情,音樂,藝術,總是熙熙攘攘。這個他愛了一輩子的城市一直是他電影中永恆的主角,直到2006年《賽點》倫敦取代紐約初登場,伍迪的標誌性絮叨也不見了,風格大變讓人詫異。我帶著一種忐忑不安的心情去看2008年這部《午夜巴塞隆納》,不知道從倫敦再到充滿異域風情的西班牙巴塞隆納,伍迪.艾倫的視覺都市小說該怎麼續寫下去。

結果,我也愛上了巴塞隆納。

電影開始,頭腦清醒理性的Vicky(Rebecca Hall)與腦子裡充斥了不切實際夢幻的Cristina(Scarlett Johansson)來到巴塞隆納住進Vicky的親戚家打發夏天。二人在一次畫展上邂逅了當地畫家Juan Antonio(Javier Bardem),Juan直白的邀請二人與他去西班牙最古老的小鎮奧維耶多共度週末。Vicky與Cristina,這兩個對愛情看法完全不同的女孩,一個對Juan不屑而激烈的反對,一個情挑的欣然接受邀請。奧維耶多的古老青石小巷,西班牙熱烈潮濕的夏夜,情深款款的西班牙吉他,西班牙建築大師高迪的加泰隆現代主義建築作品…… 精緻的畫面與以橙色為主基調的溫暖攝影讓這部電影充滿了浪漫的夢幻色彩,難怪伍迪要說這是他「獻給巴塞隆納的情書」。

伍迪本人沒有出現在影片中,甚至連充滿了伍迪風格的旁白都不是他自己的聲音,但這部《午夜巴塞隆納》依然充滿了濃厚的文學色彩,尤其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大量的細節。對話與細節是伍迪.艾倫電影的生命,沒有這些精心安排的細節,那些絮絮叨叨囉囉嗦嗦的對話便都沒了著落。在《午夜巴塞隆納》中,Vicky與Cristina出場的走位與結尾走位之對比,暗夜裡Vicky手指上熠熠生輝的大訂婚戒指,Juan的前妻María Elena(Penélope Cruz)身著白裙於綠樹掩映下坐在池塘邊一隻腳輕輕划水的掠影,Vicky的未婚夫Mark(Kevin Dunn)抵達巴塞隆納遇見Vicky的成功親戚二人寒暄「全球企業」…… 這些小細節與幽默的對話有機融合在一起,讓許多本來只有紙面之上才能講明白的情緒一下子鮮活了起來。沒有這些執行上近乎完美的細節,「字裡行間」的韻味就無法被精準的表達出來,電影最後的留白也不可能成功。

二是充滿了特色的旁白。優秀的小說,尤其是劇本,講究的是要通過細節「展現故事」,而非把人物所思所想一股腦倒出來「講故事」;但這個旁白偏偏逆其道而行之,片中Vicky與Cristina的內心活動在相當程度上都是通過旁白來講述的。這樣的旁白之所以不令人厭煩,其成功依然要依託於大量的視覺細節,換句話說,那些細節才是影片要表達的重點,至於人物心中所思所想倒不是影片的關鍵——電影一開始主要人物Vicky與Cristina的性格就已經被合盤托出了——它們剛好作為類似「過渡段」一樣為影片提供片段之間的轉承起合,在有限的時間內突出需要慢節奏著重筆墨來表達的情節發展,而對人物性格構建這些次重點的部份迅速帶過,增加了影片起伏的節奏感與文學色彩。

再有是影片的哲理性。哲理性可說是伍迪.艾倫影片的一貫特色:愛的意義,生活的目的是他的「都市小說」的永恆主題。在《午夜巴塞隆納》中,一開篇,Cristina所拍攝的12分鐘短片主題便是「愛情的定義」;Juan的詩人父親之所以「憎恨人類」,寫出無比優美的詩篇卻不肯與大眾分享,就是因為「千年之後,我們人類仍然沒有學會如何去愛」;天才María Elena的情緒波動與Cristina悲傷自省缺乏藝術天賦的對比;藝術家Juan關於生命短暫與愛情飄逝的對話…… 從紐約《曼哈頓》到《午夜巴塞隆納》,伍迪一直都在拍攝關於尋找的電影,尋找什麼?也許像片中的Cristina一樣,我們找不到答案,「只知道自己不要什麼」。

小說用文字來敘述哲理,而視聽綜合藝術的電影要表達哲理便離不開對話。伍迪.艾倫最大的特色是他能夠通過充滿幽默感毫不做作的口語對話來「寓教於樂」,既有娛樂性,事後又令人回味無窮。《午夜巴塞隆納》中他本人不出現在螢幕之上,但他的影子藏在每個人物身後,Juan的詩人父親跟兒子讚嘆美麗的María Elena的時候是伍迪,Juan邀請Vicky與Cristina去奧維耶多共渡週末的時候是伍迪,María Elena與Juan大吵大鬧甚至大打出手的時候也是伍迪。這個無處不在的小老頭兒用他特有的天才與幽默方式把觀眾在他的故事裡繞的團團轉!而跟《賽點》中每個情節都在意料之中相反,《午夜巴塞隆納》的每一個情節發展都出人意料——該前進的時候是停滯,該低谷的時候是高潮,該結束的時候才剛剛開始,而該總結的時候卻是一片空白。

留白,我看來,就是伍迪.艾倫所有電影的最大魔力。他從不告訴觀眾該想什麼,故事的結論該是什麼,相反,他的都市故事似乎從來都沒什麼結論,從來都是意猶未盡,從《曼哈頓》的惆悵到《午夜巴塞隆納》的迷惘,伍迪更在意的是電影所表現的一種過程,在大量的細節與對話之後,缺乏結論的結尾空而不白,正如同生活本身:不去投入的活,不去真誠的愛,哪有什麼結論?!

還不得不提的是片中精彩的表演。Scarlett Johansson的青春氣息與Rebecca Hall的內斂氣質相得益彰,但最為精彩的還是兩位女配角——Patricia Clarkson扮演的Vicky之親戚茱蒂,以及Penélope Cruz 的María Elena。Patricia於2003年因為《四月碎片》中的癌症母親一角被提名奧斯卡最佳女配角,還有同年的《心靈驛站》中受喪子之痛的女畫家,都充分體現了她平靜中充滿爆發力的表演特色,令人過目不忘。這次在《午夜巴塞隆納》中茱蒂與Vicky坦露心聲一節Patricia的表演動人之極,短短幾分鐘,便讓片中其他女演員黯然失色。而Penélope Cruz的美則完全不同於Scarlett Johansson青春活力,充滿了異域風情的神秘與力量感。如果說她在阿莫多瓦的《回歸》中所體現出的是一種沉靜的力量感,那麼伍迪.艾倫所表現的便是她西班牙式狂熱外露的力量感。天才畫家María Elena被Penélope刻畫得勾魂攝魄,直叫人慾罷不能。

夾在兩大美女之間的Javier Bardem真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男人,在戲中同時擁有Scarlett Johansson與Penélope Cruz這兩位人間尤物。去年他梳了個「全世界最醜髮型」,一路「殺」進奧斯卡輕易摘走最佳男配角,今年哪怕不提名,僅在《午夜巴塞隆納》中甘享這齊人艷福,就夠人大大羨慕了。

伍迪.艾倫的這篇充滿了文學色彩的「獻給巴塞隆納的情書」,直讓人讀得如痴如醉。讀完了,我發現自己對生活、對愛情似乎更加迷惑了;但同時,出乎意外的,對生活的理解卻也加深了一個層次。這新的一層究竟是什麼,我說不出來,只知道伍迪.艾倫這本書我讀不完,也永遠不願讀完。




《電影世界》2008年10月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