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Bear乄

2008-09-29 08:53:17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昨天無記重播《The day after tomorrow》,雖然是配音版,但依然乖乖坐在電視機前直到看完為止。《The day after tomorrow》四年前帶給我的是震撼,四年後的今日,震撼過去了,更多的是思考。
    我從來不以為學歷有什麼重要,讀了這麼多年書,從來都是因為應該做,而不是我要做。我記憶中,除了小學4年級前上的自然課、健康課外,其他課程教授的都是知識,而不是常識。我並不是認為知識不重要,只是認為無常識而空有知識是無用而已。作為一個普通人,在災難面前,通常能自救的都是因為常識,而不是知識。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氣候學家、自然學家等等學家。
    如果說04年《The day after tomorrow》帶給我們的是預警,那麼08年的中國人應該深切體會到可為切膚之痛。雪災、震災,一場又一場的自然災害在肆虐,自然界巨大的威力無情地吞噬著渺小的生命。我們在悲痛、哀思、悼念的時候,更多的應該是學會反思。人類在面對大自然的時候,應該學會尊重與謙卑。而不是為了資源,你爭我奪,人類衝突往往是建築在分贓不均上。國力、財富,在自然災難面前,也一樣軟弱無力,強勢如美國,也不得不低下了頭,學懂以謙卑之心,面對孕育我們的大自然。很喜歡電影末端的一幕,副總統發表的一段聲明——「我們曾經以為我們可以無節制的去消耗地球的資源,但我們錯了,包括我……我們被我們稱為所謂的第三世界國家所援助,在關鍵時刻他們向我們伸出援手……」。這一幕對驕傲如美國人而言,很是諷刺,但從另一層面來說,是值得我們中國人學習的。
    《The day after tomorrow》很多情景都設計得恰到好處,不得不提圖書館。很喜歡那個抱著《聖經》的人,「我沒有信仰,我不相信上帝,我只是在保護這本書,這是第一本活字印刷的書,它標誌著理性時代的到來。即使西方文明毀滅了,至少能用我的手來保存下一小部份」——文化需要傳承,生命需要延續。當Sam他們在燒書(摧毀文明)以獲得溫暖的時候(不過諸如那堆稅務書燒了還是沒什麼可惜的),至少還有人有勇氣,不盲目,有自己的立場。喜歡的還有那位英格蘭老教授,他的犧牲雖然很唏噓,但欣賞他的坦然。但若數最喜歡的,還是那個流浪漢,因為他能一直與他的寵物同甘共苦——即使不能留在室內,依然不放棄,寧願一起淋雨;最後剩下的一條熱狗(雖然是贓物),依然願意一起分甘同味。
    康永說:「每次遇到地震,我就又一次領悟,地球根本不是特別設計來給我們住的,我們啦,或者恐龍啦,螞蟻啦,都只是時機湊巧,得以在這個地球上住一陣子。」 是的,科技越發展,人類越冒險,是我們親手將我們導向死亡。曾經很喜歡tomorrow is another day,但現在縈繞耳邊的卻是Lucy那句「我拼命地讀書就是為了明天,誰知道,卻沒有明天」。很多時候,誰也不能保證堅守自己的信念,最後結局會是什麼,至少換來一場無怨無悔已足夠。活好當下吧,及時行樂,誰知道,我們什麼時候失掉我們的The day after tomorrow?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