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圓舞曲女郎--Les valseuses

远行他方/圆舞曲女郎/华尔兹女郎

7.1 / 9,958人    France:150分鐘 (restored: 1999) | Germany:117分鐘 | USA:117分鐘 | West Germany:116分鐘 | Argentina:117分鐘

導演: 貝特杭布里埃
編劇: 貝特杭布里埃
演員: 傑哈德巴狄厄 Patrick Dewaere 咪嗚咪嗚 珍妮摩露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黑藍

2008-09-23 10:54:09

濃郁的荷爾蒙和邊緣的邊緣(陳衛)


濃郁的荷爾蒙和邊緣的邊緣
文/陳 衛


我們不知道要在無知之中錯過多少精彩。這個世界眾說紛紜廣為流傳的,永遠是那些正在「流行」的「熱點」,例如王家衛和他的《花樣年華》,庫布里克和他的《發條橙》,丹尼•博伊爾和他的《迷幻列車》,希區柯克和他的懸念,或者戈達爾和他的《筋疲力盡》。另一些優秀的作品,只要它們沒有構成「流傳熱點」,便無人問津。它們被我們發現,在此起彼伏的「流行」之中顯得多麼偶然。於是我們的工作和學習永遠沒有可以省力和疏忽的時候,我們必須永遠無視那些封面上這個大獎那個大獎的桂冠,無視那些「四顆星」、「五顆星」蠱惑人心的標記,也必須無視那些聳人聽聞的廣告語和頭銜;相反,我們必須經常著意解除那些庸俗無比的片名給我們帶來的反感,和艷麗花哨、有下流的色情和惡俗的槍戰之嫌的封面圖像的猜測。貝特朗•布利埃(Bertrand Blier),這位極其優秀的法國導演,和他不多的能夠在國內市場找到的兩三部影片,只有通過這種辛苦的偶然,才能走進我們業已擁擠的視野,震撼我們被眾多「熱點」刺激得逐漸麻木的心。
對於這位生於1939年的導演的詳細情況,我們所知也極其稀少。手頭僅有的資料也就是DVD《圓舞曲女郎》片頭附加內容裡的介紹,而那還是日文,尚待請人翻譯。我只知道他的《圓舞曲女郎》拍於1973年,那一年他34歲,他片中的人物一個是25歲,一個是23歲。讓•克洛德和皮埃爾,這兩個小伙子,赤條條地活在這個世界上,如入無人之境。他們身上洋溢著過盛的荷爾蒙所致的渾厚而粗野的力量。他們在車水馬龍的街道和空曠無人的新興城市裡大步流星,長髮隨著他們的步伐上下躍動。他們目的單純,每次義無返顧行色匆匆的奔波,只是為了解決當下急切的需要:缺錢搶錢;缺女人追女人;需要換換行走的口味、休息一下辛苦的雙腿時就搶汽車;被人追到窮途末路就爬火車,隨之來到另一座城市;需要休憩時就闖入空室,握著乳罩杯體的大小猜測隨父母外出度假的女孩的年齡。到手的美女,要苛求她的性冷淡;在空曠的列車車廂里跟懷抱嬰兒的年輕母親調情,有著無窮的樂趣;大把的鈔票反正是搶劫所得,出手時也如流水,無須珍惜;邀請美女打過保齡球之後提出上床的要求遭到她們的拒絕時,他們也不強求,只是大罵她們不正常;在想像力即將枯竭、生活的刺激即將全然消失之際,他們想到了去勾引一位剛剛出獄的女囚。
跟所有表現「青春力量」的同類影片——例如《發條橙》和《迷幻列車》比起來,《圓舞曲女郎》最重要的特點就是自然、輕鬆。貝特朗•布利埃沒有庫布里克那麼多需要強加給這類題材之上的沉重負擔,他不需要批判,不需要反思,更無意通過「青春」題材暗示什麼「社會」、「道德」或者「政治」問題,他要表現的就是自然的真實景況,他體現的是一種客觀的宇宙規律。生活的激情和生活的慾念,是貝特朗•布利埃認為惟一重要的事物,當青春激情、強烈的生活慾念失去之時,也就是死亡降臨之日。他影片中的人物,本身沒有善惡,也不能輕易地以「善惡」的「道德是非」觀念加以評判。他們就是很正常的人,很正常的青春人,很正常的青春人所具有的很正常的慾望,只是大多數青春人在他們的青春期沒有將他們的慾望付諸行動而已。因此貝特朗•布利埃始終並不讓他的人物設置在現實處境中被追殺得無路可逃的境地,他的目的不在體現現實社會的矛盾。他的人物如魚得水,在潤滑流暢的行進之中處於輕微失衡的危險狀態,而這份危險也僅僅出於無法知曉他們接下來的前景的擔憂,而非現實世界對他們可能帶來的傷害。
表現「青春力量」題材的電影,非常容易激起導演「更大主題」的「附加欲」,而一旦將這些「更大主題」附加到「青春力量」之上,導演無法不刻意誇張,以直奔自己的「真正主題」,從而忽視對「青春力量」本身真實自然而富有意味的細節的捕捉。《發條橙》就是這樣的典範;《圓舞曲女郎》與它們的區別,也正在於此。貝特朗•布利埃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化邊緣為正常,他的目的不在「邊緣」,他的目的是無人做到的「邊緣的真實」,他走在邊緣的邊緣。這在他的另一部國內市場能夠收到的《浪得過火》中得到了同樣的證明。妓女,流浪漢,似乎都是「另類」或「邊緣」的標誌,然而他能做到以震撼的方式,改變自以為已經習慣「另類思維」的我們概念中的妓女和流浪漢形象,他這種點石成金的功力,卻也許由於他把大量「不道德」的細節刻畫得過於真實而遭到眾多影評人的拒絕。自以為是的眼睛們,其實忍受不了真正的真實。
無法知道這部電影為何取名「圓舞曲女郎」,因為影片中並沒有這樣一個人物,以及這個人物的暗示。不過貝特朗•布利埃給自己的電影取再怎麼過火的名字都不算過份。如果他早知道自己的電影會被大多數電影節所拒絕,那他為自己的電影取一個過火的名字以爭取票房,應該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因為我們從他最新於1994年55歲拍攝的《浪得過火》可以看出,他的夢想和激情尚未終止,他需要現實的物質基礎使它們得以延續。
《圓舞曲女郎》充滿著自然曠野上清新的氣息,人物總有種春風撲面的感覺,就像蒙克畫中的人物,幾乎可以大踏步地從畫面上走下螢幕。貝特朗•布利埃的影片一向充滿張力,但他跟那種通過玩形式主義的「實驗」使觀眾獲得震驚的導演有著天壤之別,跟後者比起來,他的電影似乎「很正常」,然而正是這種表象上的「很正常」,以及他自然流暢的敘事,和他著力於人物形象的生活態度、人物的性格、情節本身的魅力等作為一件藝術品必需的實質內容,他的電影給觀眾的震撼才更為內在。
在《圓舞曲女郎》的最後,讓•克洛德開著用搶來的車換來的新車,帶著皮埃爾和他們的公用情人瑪麗葉,在山崖邊緣扭曲的公路上狂奔,每一次轉彎都撕扯著觀眾的心,背景音樂似乎輕鬆歡快的男女合唱,似乎又像一首青春的輓歌,我們看著他們的車無法遏止地向前流滑,一面感受著速度的飛揚,一面感受著青春失衡所特有的美妙的危險。


2001/9/22。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