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震撼效應--In the Valley of Elah

决战以拉谷/以拉谷/进退维谷

7.2 / 75,222人    121分鐘

導演: 保羅海吉斯
編劇: 保羅海吉斯 馬克波爾
演員: 湯米李瓊斯 莎莉賽隆 Joseph Bertot 布蘭特布利斯科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yberKnight電子騎士

2008-09-20 01:49:14

沙中城堡——《決戰以拉谷》In the Valley of Elah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2007年好萊塢拍的幾部關於伊拉克戰爭、反恐題材的電影,在票房上都沒有得到很好的回應,影評人也沒有給予高度肯定。比如《獅入羊口》、《節選修訂》、《反恐王國》等等,包括明星雲集的《查理•威爾遜的戰爭》和《決戰以拉谷》都同樣票房不佳。大概美國人已經厭倦了伊戰這個話題吧。實際上,這幾部影片的水準都很不錯,尤其是《決戰以拉谷》,細膩、內斂、凝重卻並不乏味,相當值得一看。
翻譯成《決戰以拉谷》其實並不準確,容易讓人誤以為故事是描寫在以拉谷進行的一場戰鬥。其另一個譯名《進退維谷》也沒抓住關鍵。片名實際是來自於聖經中的故事,湯米•李•瓊斯曾講給影片中查理茲•塞隆的兒子大衛聽:巨人歌利亞每天都穿過以拉谷向以色列入挑戰,但沒有人敢去對抗他。一天,送信的少年大衛主動向國王請求去和巨人作戰。在以拉谷中,他戰勝了自己的恐懼,用石頭打中了巨人的腦袋,在他衝過來的時候把歌利亞殺死了。
影片很聰明的沒有去直接描寫伊戰,而是從一位伊戰歸來的士兵莫名失蹤引出老父踏上尋子之路。在一個帶著懸疑色彩的故事框架內,伊戰給人內心帶來的傷害、改變、困惑慢慢隨著真相浮出水面。老父發現,自己那個曾經單純、善良,抱著愛國熱誠加入軍隊的兒子已經變成了他戰友稱呼的「DOC」(醫生),因為他在伊拉克會按著那些伊拉克俘虜的傷口,問他們「是這裡嗎?是這裡嗎?」來取樂。而從兒子手機里收集到的殘存視訊中,老父更看到了兒子經歷的一場心靈巨變:他開著裝甲車,前面正巧有一個伊拉克兒童,然而在這裡,美軍的信條就是「千萬不要隨便停車,不然可能等待你的就可能是一次襲擊」。於是,他猛踩油門衝了過去,所有戰友都寬慰他「那可能不過是一條狗」。這些美國大兵從伊拉克回來,全都變了,在一次出去喝酒放縱的時候,兒子和戰友因為一點小事對罵起來,扭打中,那個戰場上生死與共的戰友掏出刀捅向他——整整42刀!接著,他們中當過屠夫的一個把曾經的戰友肢解、焚燒,然後用他的信用卡去吃東西……當了一輩子軍人的老父親幾乎無法理解這一切,戰場上的袍澤怎麼能對兄弟下手?為什麼一點小事就能讓他們如此殘忍?他默默回到家鄉,講一面舊國旗倒著升起,這表示著:快來救救我們,國家面臨著重大的危機。
以《撞車》一舉成名的保羅•哈吉斯,在他的第二部影片裡仍然表現出了對社會問題的獨特視角,他借湯米•李•瓊斯扮演的老父形象來展現戰爭帶來的人性淪喪,以及社會變遷產生的道德失落感,可以說是相當聰明的手法。整個影片沉浸在一種悲憫婉轉的沉鬱情緒下,很能感染人心,並引人深思。而湯米•李•瓊斯和蘇珊•薩蘭登的表演也可以說是臻於化境,圓潤純熟到了無可挑剔的地步,查理茲•塞隆也算不辱其影后身份。聽起來似乎很完美了,是嗎?然而當我略略從影片出色的氣氛中擺脫開時,卻感覺到整部電影的基石並不牢固:即使作為背景出現,但伊戰的描寫仍然太過於表面,軋死兒童、虐待戰俘,這些新聞式的故事未經嘴嚼就直接變成了人物的內心情結;而開始鋪陳了半天的懸疑氛圍,結果卻發現殺死兒子的案件完全是一次意外,最多只能說是某些人失控的結果,也讓人覺得有點故意吊人胃口之嫌。整部影片都在說,戰爭是殘忍的,戰爭改變了人性,然而人性是如何改變的?這些美國軍人到底經歷了怎麼的心靈變化?卻都被影片迴避開了。保羅•哈吉斯的片子,看來都有點概念先行的味道,抓住一個點,用巧妙的故事和層層細節包裹起來,外面看上去儼然莊嚴堅實的城堡,實際卻建築在沙堆之上,久經風雨,還是會褪色甚至坍塌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