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偷情--Closer

偷心/靠近/偷情

7.2 / 236,249人    104分鐘 | Turkey:98分鐘 (TV version)

導演: 麥可尼可拉斯
編劇: Patrick Marber
演員: 娜塔莉波曼 裘德洛 茱莉亞羅勃茲 克萊夫歐文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任曉雯

2008-09-16 02:41:29

每個人的內心即地獄——重看《Closer》想到的


C長推薦我看他整理出來的Closer台詞片斷。於是有了念想,重新把電影看一遍。對於一部基本靠對白推進的電影,買到一個翻譯次濫的版本,是非常要命的,練了一個多小時聽力,情緒精神皆疲憊。
對白好,那是必然,畢竟緣於舞台劇,科班出身。
人物性格安排得周正錯落。兩名女主,分別是女人和女孩;兩名男主,分別是野狼和綿羊。不出錯,也不出彩。檯子搭穩了,戲容易唱。
對白以外的元素,有些小心思,比如娜塔麗•波特曼的髮色和克里夫•歐文的服裝在各場戲中的變化,又比如裘德•洛面對茱莉雅•羅伯茨時不戴眼鏡,面對波特曼時戴無框眼鏡,他與波特曼初次見面,波特曼摘下他的眼鏡擦拭。如果非得較勁,這些個像徵寓意可說一通,不過都是隨手拈來的小花招,沒技術難度。
真正拼的,還是對白。對白有難度,靠對白推進更有難度。我討厭囉嗦的電影,電影從根子上說,不是關於語言的藝術。像伍迪•艾倫那種知識份子自戀狂,常碟碟不休到令我厭煩。然而,同樣是多言多語,《Closer》的恰到好處,拿捏得體,讓我肅然起敬。
我願意把《Closer》說成是一部處理資產階級生活的影片。不錯,四名主角,真正意義上的資產階級,只有醫生拉里。艾麗斯是脫衣舞女,丹和安娜是藝術家。然而,在這裡,衣食冷暖不是問題,困頓潦倒不是問題,一切經濟的社會的,都不是問題。真正成問題的,是人的內心。影片在一個四平八穩的理想客觀空間裡,用極為單純的方式處理內心。這種表面波瀾不驚,內心危機四伏,是很資產階級生活化的。往前推溯,有《包法利夫人》和《紅與黑》。《包法利夫人》,講了法國七月王朝時期,一個沉淪於俗常婚姻的外省女文青女小資,對人生的幻想及其破滅。衣食無憂,生活平穩的包法利夫人,她的悲劇是一次人類內心的災難,正如《Closer》中的嫉妒、瘋狂、痛苦、背叛……內心的災難,會比肉體的災難更不重要嗎?如何解釋,每年自殺者中,吃飽穿暖的遠多於赤貧者?薩特說:他人即地獄。每個人的內心,又何嘗不是地獄。青年作家喬葉,2006年寫過一篇很悶騷的小說,叫《打火機》。我對其中一句印象深刻:「她終於明白,原來她的心,依然是個動物園。這些年她之所以得以安靜,只是因為那些獸一直在冬眠,它們都沒有死。」 《Closer》簡言之,講的就是2對男女內心動物園的故事。
超現實主義導演路易斯•布努艾爾拍過有名的《資產階級的審慎魅力》。諷刺得高明,但是再高明,仍只是諷刺。一位知識分子朋友,某次強烈抨擊知識分子們又愛名又愛利,旁人突然問:那麼你呢?他訕訕一笑:我也是這樣。是的,諷刺只在一種情況下合法:那就是我們將自己置身事外。然而,我們真的能置身事外嗎?我們真的那麼乾淨純潔,有資格對著別人的道德缺陷指指戳戳嗎?早在150年前,福樓拜就明確表態了,他說:我就是包法利夫人。
所以,我更愛置身事內的姿態。要嘛讓諷刺變為自嘲,那是一種更為高級的幽默;要嘛,上升為悲憫。衛道士作風,不能根本解決人類的道德困境。
當然,藝術從來不是為著解決問題。《Closer》亦只是描述,高下之分,只是深淺區別。是啊,糧食問題都那麼難解決,何況遠為複雜的人類內心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