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遠離賭城--Leaving Las Vegas

离开拉斯维加斯/远离赌城(台)/两颗绝望的心

7.5 / 134,837人    111分鐘


演員: 凱莉洛維爾 伊莉莎白蘇 朱利安山德斯 尼可拉斯凱吉 薇拉莉‧葛琳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人生╮(╯_╰)╭才讀書

2008-08-21 00:19:51

愛可以表示為萬物,同時也意味著虛無


布盧姆說,試圖解釋愛是一種徒勞的舉動,愛可以表示為萬物,同時也意味著虛無。很久沒有看到這樣透徹、清晰而淋漓盡致的話了,就如五雷轟頂,一下子醍醐灌頂,什麼都明白了。

這個世界上有那種文學經典中所不懈宣揚的愛嗎?或者正因為愛之實在性的缺失,文學和電影,才不斷製造關於愛的神話。在進入對《遠離賭城》的自我解讀之前,似乎有必要言說一下何為愛,其表現形式如何,它是怎麼產生,又是如何消失的?

生物學家把一個男人對一個特定女人,而不是另一個女人的愛,解釋為某種生物化學機制的自然反應;道德家認為愛等同於義務、倫理和責任。但不管怎麼說,愛都是一種理想,是一種古老的心理現實,而不是社會實存。愛不具有自主性,無法獨自發揮、成就和傳承,不能像繼承文化與傳統那樣承繼。事實上,對於愛,我傾向於認為:

第一、愛是一種心理現實,不是實在。
因為靈魂的空缺和宇宙的空洞,因為沒有任何永恆性和意義,愛就變得神聖和偉大。宗教、道德體系與哲學文化,不過是對男女一己之愛的理論化和系統化。

第二、愛不具有唯一性,而以時間性為內在本質。
沒有一個男人,或者一個女人,能從內在性深處,專注而熱烈持久的愛上另一個人。人常說,愛為什麼會消失呢?相愛的人,為什麼最終會變心呢?這是因為,人都在不斷成長和變化,在達到變化的最終形式——死亡之前,人的心理與思想都在不斷的流逝,隨著時間的移動而發散、發酵和整合著。發生在時間之內的愛,自然隨著時間而變化,所以,背叛、變心等等,皆是很自然的事情。當然,問題是,人和動物界不同,人需要秩序,而愛,似乎難以被其規範,然後人就發明了道德、理性與體制。人的偉大和渺小,都在於人有理性,而不是因為有愛。解釋在缺乏愛的前提下,婚姻得以穩固持久的原因,就要在理性與秩序中去尋求。愛的偉大,有時不過是道德偉大,以及理性強迫發達的代用語。
即便從世俗的男女之愛的維度看,那種唯一性也是虛假的。有的女人一輩子愛著一個男人,有的女人只能一次愛一個男人,有的如段正淳般天生多情,可以同時愛幾個人。在這些梁祝般神話的機制中起作用的,並不是心靈的本能與天性之愛,而是一些自以為是的執著,條件的受限以及可能性的夭折。一個男人以為他就愛這一個,只愛這一個,只是因為,他的條件、存在和在宇宙中的位置,只夠愛這一個,也是因為,另外的偶然性與可能性還沒有到來。而它們一旦到來,背叛就開始上路。這就是愛情的第三個特點:
第三、愛是一種時刻處於變化之中的,從不能完全展開的可能性。
在此層面,可以解釋,愛情的背叛與分手是一種必然。

第四,愛不具有純粹的本性,就其歷史與現實而言,愛是一種秩序。
人可以沒有愛而活著,但是只有愛,人無論如何是活不下去的。愛必須被納入秩序,因為愛就是一種秩序:一種凌駕於物化秩序之上的集體性深在人性秩序。這種秩序不但美化人生與社會,還通過安慰體制使得暴力機制、社會秩序與文化等級次序變得可以容忍。它具有合理化現存的功效,緩解革命與改良的作用。當一個人以各種各樣的殘忍來戕害另外的人時,最常用的藉口就是愛。每一個人,每一天,都把愛掛在嘴邊,以各種各樣、變幻莫測的愛的名義,進行溝通,相處和分離。作為一種潛在秩序,愛具有夢想性、調和性與美學化的現實特徵。儘管實際上沒有人敢肯定他在愛,有沒有愛,但所有人都以為自己結婚是為了愛,離婚的源於沒有愛。國家、權力和政府也在更合理化的層次上這樣對待它的大眾。愛一方面是傳統、文化與習俗製造的夢幻,一方面只是一種性衝動的昇華。愛可以使性變得合法而偉大,沒有愛,性即便被納入婚姻的合理化之中,也變得猥褻和低下。這就說到愛的第五個特徵:

第五,愛是對人性卑劣的蓄意昇華,是對人性的辯解和裝飾,也是對抗「黑暗的心」的准宗教。
在更嚴肅的意義上,愛還是對抗虛無的力量。所有的宗教與文化,都提倡愛,解釋愛和實踐愛,把其作為「天路歷程」,作為救贖和通達永恆的道路。在世俗的層面上,愛通過倫理變成倫理本身的體系與秩序,使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利益之外更富有人情。愛使忍耐變的合理,使世界值得人一再的居住,使生命本身充滿了無畏與崇高。愛終究是為了克服,而不是面對恐懼,所以,愛從來不曾深入到一個人的深淵,進入存在的終極性,以致其和死亡相遇。

布盧姆說,愛可以表示為萬物,同時也意味著虛無。在我看來,這一命題應該是如此:愛就是萬物,也是虛無本身。只有空虛本身,才可能既是一切,又是虛無。雖然我們可以樂觀的用愛闡釋一切,卻並不代表一切存在里都飽含愛,這就像我們可以說愛意味著虛無,並不代表虛無不是愛一樣。唯一無孔不入的東西,就是空虛自身。對愛的理解,也應如是。

回到電影本身。
《遠離賭城》是一部沒有任何希望的電影,我把其理解為一部哲學般的虛無主義電影,雖然,其遠沒有達此深度。本的人生沒有希望,莎拉的也是,他們的露水般的愛,也是如此。一部異端灰色和陰暗的小人物電影,絕望與虛無的氣息直逼空洞的宇宙本身。而在這部電影裡,最典型的倒不是本的失敗,而是本的沉淪的自由性與徹底性。這種沉淪,連愛情都無法救贖和緩解。和這種虛無相關的,是莎拉對本徒勞的,虛無主義的愛。

如果有人把它看做是對美國夢的反諷,其實也未嘗不可。但這樣一來,一部人生的電影,就變成一部社會與權力電影。這不是我想要的。本之依賴酒精,正如莎拉之依賴愛。酒精與愛,都是加速死亡,而不是逃出死亡的東西。對本來說,他的墮落,在電影語境裡,具有無可爭議的合理性,甚至具有一種能得到眾神認可的真正人性的光芒。在這裡,道德、責任與愛都變得渺小和多餘。沉淪成為生命本身唯一的能量,唯一的道路,唯一的意義。在他自由的選擇沉淪的時候,他其實是在學著平靜的和死亡相遇、相知乃至相交。一種死亡的必然性從他骨子裡四溢出來,在無法改變的情況下,他接受這死亡的邀請。這也是一種人性的勇敢,沉淪成為生存本體,超越世俗規範與正常人性而變成正常人性本身。沒有人有資格指摘本的墮落,因為這沉淪,在內在性上,不是墮落,而是以極端個體的形式進入死亡坦途的唯一之路。這種道路的合理性與人性化,就像真正的自殺對自殺者的人性化,就像一個人為其理想去奮鬥和拚搏一樣勇敢和正常。

在這個世界上,夢想與現實,總是分道揚鑣。有人選擇做婊子,有人選擇無聊,有人愛上孤獨,有人喜歡一夜情,有人心甘情願的進入虛無的子宮。本的方式是虛無的方式,因為在他的生活與命運里,除了虛無,已經身無長物。這種積極的虛無主義態度與實踐,比之以浮士德開天闢地般的積極創造,也實不為過。

莎拉對本的愛,對莎拉來說是萬物,可是對本來說,卻是虛無。當他讓自己成為一個虛無主義者的時候,愛就不再能安慰他的絕望。這就是為什麼他們二人,最終也不能通過互相救贖走到一起,從絕望中擺脫的內在根由。實際上,對本的愛,只是莎拉沒有絕望到本的境界的一種表現。倘若她也位列虛無的仙班,她需要的就不是她對本的愛,而是本的酒精。本只是莎拉無聊與痛苦人生的救命稻草,她相信她可以藉此得救,成為一個幸福的常人。但是,她不知道的是,本已經無可救藥,也不想自己有藥可救。他只想這樣死去,別無所求。當莎拉明白本其實已經變成虛無本身時,她甚至也沒有絕望。她並不要求他愛她,她只是要求他能夠讓自己來愛他。但對於一個虛無主義者來說,不管是愛別人,或是接受別人的愛,在本質上,都已經變得多餘。

讓我感動的,除了本的虛無,就是莎拉的愛。幾乎是無條件的愛上這樣一個在短期內就會死亡的男人,而這個男人卻愛酒精勝於接受她的愛。她知道他一無所有,也不想再有,知道他是個虛無的酒鬼,知道他除了虛無,其實確實一無所有。而她就願意這樣愛著,並且不抱希望,不求回報。如此決絕,如此絕望與心碎,這樣的愛,不僅是對經典愛情的顛覆,也是一種深化。我一直覺得,莎拉之所以愛上本,其實一種必然,正如本愛上他那必然性的死亡。因為在莎拉的骨子與命運里,唯一的財富也是本已經沉浸其中的虛無。她愛的是本的虛無,因為她也在走向這種虛無。這種深在的認同與相惜,正是莎拉之愛的內在動力。在這裡,愛情的命題已經不再重要。愛不再是生活的一部份,而是存在與永恆的孩子。這種愛建基於對一種生命哲學的體悟,由此,莎拉之愛,就變成一種哲學之愛。她的愛本,只是認可本的生存樣式的佐證。所以,歸根結底,莎拉愛的,其實不過是一種生存哲學,一種存在與其樣式,一種死亡的方式和死亡本身。

愛,就這樣在電影裡被昇華了,以致於成為一種思想,一種生存。但悲劇依然是不能避免的,因為,愛在本和莎拉之間,不是對等的、平衡的:愛,對絕望的莎拉是萬物,可對虛無主義者本,只是虛無。而虛無與萬物,從來不能相容,就像冰與火。當然,有人可能會假設,假如莎拉也成為虛無主義者,那麼他們會不會由相愛而救贖彼此呢?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對於一個徹底的虛無主義者而言,他並不需要那種額外而多餘的虛無。虛無就是一切,一切都不再需要。

紅塵何處真知己,人生無聊才讀書
http://blog.sina.com.cn/renshengwuliaocaidushu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