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慾望城市 --Sex and the City:The Movie

欲望都市/色欲都市(港)/欲望城市(台)

5.7 / 127,667人    145分鐘 | 151分鐘 (extended cut)

導演: 麥可派屈克金恩
編劇: 麥可派屈克金恩 Candace Bushnell
演員: 莎拉潔西卡帕克 金凱特羅 辛西亞尼克森 克絲汀戴維絲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eine

2008-08-06 07:31:09

HELLO AND GOODBYE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4年後,當我也不再是個單純的孩子,還是要感謝你們,教會我責任,教會我相信,教會我愛情的兩面乃至教會我怎樣面對生活。
所以在片頭音樂響起的時候說,HELLO。
在字幕升起的時候說,GOODBYE。

如果你是一個對Sex and the City沒有一點認識的人,這部電影應該要劃為爛片吧。
情節毫無邏輯,需要大量對劇集的知識和前情提要才可以明白人物關係。總之,這不是排給一個沒有看過SATC的人看的。
你教一個外人怎麼去理解BIG的臨陣脫逃,怎麼去理解史蒂夫的背叛,又怎麼去理解Samantha,在擁有了那樣體貼美貌健碩多金的男友後,還是選擇了自由。
好吧,其實作為Sex and the City的FANS,很多情節我也覺得很扯。
作為電視劇的Sex and the City是優秀的,作為電影的Sex and the City是平庸的。
那又怎麼樣?關鍵是,她們,讓我等了4年的她們,回來了。
所以無論演的再爛,拍得再差,情節再扯,我也還是堅持看完。
兩個小時的電影有太多東西編輯說不清,導演也沒理輕。
總的來說,就是主次重點不明。
4個女人的故事,主線還是Carrie和BIG的愛情。

我一直認為,女人必須穿最美的衣服才可以結婚,所以看到那套VW的婚紗,也頓時眩暈了一小下(不過婚禮時候頭上藍色的羽毛有點怪異)。
四十歲的時候才遭遇逃婚的打擊是不是有點晚了?可惜Carrie到了40歲,還是被逃婚砸得措手不及。
在你以為一切都已經看淡不必在意的時候,但還是有那麼多的東西,是自己都看不見的軟肋,直到自己出其不意地被它擊倒。
只是,誰在40歲的時候,還有勇氣說愛。
誰能世俗到最頂點,物質到最高端,卻還有勇氣談感情。
片子一直強調,只有在NEW YORK CITY,只有在MANHATEM,這樣的對立的情感才有和諧的可能。
好吧,對於Carrie這個人物,我一直存有偏見。
我不喜歡不喜歡不喜歡不喜歡不喜歡不喜歡不喜歡不喜歡她。
她第一次背叛ADAM的時候不喜歡她,她和BIG糾纏不清的時候不喜歡她,她吃ADAM回頭草的時候不喜歡她,她又一次拒絕ADAM的時候不喜歡她,直到她總是沒辦法和一個男伴繼續的時候,我都帶有一絲快意。
但看到她趴在墨西哥的五星級飯店,對Charlotte說,PLEASE SHUT THE WINDOWS, ALL OF THEM.的時候,還是有一點點的心軟。
回到紐約,安排LOIS這個萬能助理其實是個俗套,但臨近聖誕互贈禮物的橋段還是有小小的驚喜。
來自路易西安納州的路易斯,是一個相信愛情的女孩,她給混亂不堪的Carrie帶來秩序和重拾愛情的信心。
於是因為LOIS,她才回到和BIG共築的愛巢,在那個他為她建的BIG BIG BIG CLOSET裡面,看到這個糾糾纏纏10年的男人。
這一刻,他把寶藍色的高跟鞋遞到她手裡。我突然好像看見10年前,他坐在加長跑車裡,挑眉說的那句:【「Abso-fucking-lutely.」 】

接著說另一個不喜歡的角色Charlotte。我承認我對她的不喜歡來自於對童話的嫉妒。
小時候我一直希望成長為一個花瓶型的公主,但一直不能如願。
在上小學的時候我成績太好,不具備花瓶的「無腦」要素。雖然大部份男生都喜歡成績好眼睛大的女生,但怎奈班上總有成績比我更好眼睛比我更大的女生,我成不了花瓶,也沒成為「女神」。
中學的時候終於開始成績不好了,我滿心歡喜地準備做「花瓶」,結果青春期冒了一臉包,居然壁花都當不上了。
上了大學我開始有了匪氣,開始走粗魯路線,在此不表。
而Charlotte就是那種,女生嫉妒,男生喜愛的「花瓶」型角色。
她長相可愛,氣質清純,頭腦簡單但卻擁有他們中算是最順利的愛情。
她的模式,其實是在國內最常見的婚姻模式。
家世背景門當戶對的第一個丈夫不舉,好容易克服了問題卻有個難纏的老媽,還由於兩人在孩子的問題上的分歧最後分道揚鑣。
EX留給她大房子,打官司的離婚律師愛上了女神一般的Charlotte。於是還沒來得及走出婚姻失敗的傷痛,又一段戀情就把她挽救。
不過在中國,信仰的問題應該沒那麼重要。
其實這樣的勇氣值得敬佩,為了愛的人義無反顧的放棄自己的信仰。所以她的故事完美的讓人不滿。編劇只好分給她殘缺,讓她沒有孩子。
Charlotte的劇情,在電視和電影裡都不豐滿,電影裡為了讓她這一線不至於太弱,只好讓童話再一次降臨,她奇蹟般地懷孕了。
說實話,這個情節又很扯。拜託,這又不是狗血偶像劇,我們可以接受她終身沒有自己的孩子這個事實啊。小Lily很可愛的。
又想起《CINEMA PARADISE》的那句台詞:「生活不像電影,生活比電影苦。」
所以Charlotte才如此令人嫉妒吧,即使她也難過過,即使她也受到過折磨,可是最終她還是生活在童話裡,像她一直相信的那樣。
【I FEEL LOVE EVERYDAY.】

SATC裡面,最愛的兩個人是Miranda和Samantha。她們都夠強勢,都獨立,夠冷靜,夠客觀。
區別在於,Miranda的內心還是一個小女人,她太在乎別人的眼光和自己的責任,所以才被生活生生地壓扁,落得自己和愛人兩人的痛苦。
Samantha更尊重的是自己的內心,她也有責任感,不然不會在HORNY到極致的時候用狂吃來逼迫自己忘記而不是堂而皇之的出軌。
這就是我愛的女人,堅強,柔韌,獨立,驕傲,卻又堅持著自己的原則。
片子裡我最感動的細節,是Miranda喝完一杯CAPPUCCINO,上唇留下一圈白色泡沫,史蒂夫提醒她擦掉,她卻彆扭的責怪他的好意。
有時候就是這樣,你明知道對方沒有惡意,卻把自己的壓力劃化為憤怒轉移掉。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憤怒的源頭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的心。
可是史蒂夫卻沒有生氣,自己也弄上一圈「鬍子」,說:【「Now I am like you.」】
所以他還是愛她的。即使這種愛有一種小男人愛大女人的撒嬌,或是一種對比自己更強大人格的依賴和崇拜,他還是如此愛她的。
某天,和人聊天時候說到肉體出軌的問題,對方答曰:「男人所謂生理需要的出軌都是鬼扯,一切都是可以克制的,不要相信。那些都是謊話和藉口。」
此人性別為男。
所以我想,編劇為什麼要安排史蒂夫出軌呢?
好吧,只是為了讓我親愛的Miranda性格可以如她內心一般柔軟下來。她其實完全沒那麼堅強的,從她那次摔倒在家扭到頸椎的時候我就看出來。
她在乎的東西太多,愛情,親情,友情,家庭,什麼都放不下。
對於她我有太多私人的情感,希望她好,希望她快樂。
就像演員NIXON,她最終選擇了做拉拉,也希望她能快樂就好。

Samantha一直是我鍾愛的另一個角色,她大膽,火辣,有目的,有追求。
還有,她的史密斯真是HOT! HOT! HOT! HOT! HOT! HOT! HOT! HOT! HOT!
四年過去了還是HOT! HOT! HOT! HOT! HOT! HOT! HOT! HOT! HOT! HOT!
花痴完畢。
其實她一直很渴望鄰居的情節又有點不像她,如果是原來的她,一定不顧一切早就撲上去。對於她來說,一段穩定的RELATIONSHIP其實是道德觀和責任感的雙重體現。編劇用:「HE HELPED MY THROUGH CHEMO.」作為她的理由。
也許吧,也許不像記憶中那個女人,但當她終於離開了史密斯告訴他會有女人ENJOY他表達愛的方式的時候,還是有一點點的惋惜。
為什麼?
因為史密斯真是HOT! HOT! HOT! HOT! HOT! HOT! HOT! HOT! HOT!啊!
【FIFTIES AND FABULOUS.】

片子結尾處,當私人團聚,四個人的感情線都歸於圓滿。
Samantha50歲生日,她們又喝「COSMOPOLITAIN」為她慶生。
對話似乎是這樣:「好棒的酒。最近為什麼我們都不喝了呢?」「因為太多人喝了。」
人經常會這樣,當自己喜歡的東西變成大潮流的時候,會固執地否定掉它的價值,其實只是不願自己所愛被太多人分享。
可是正因為愛的人多,才說明你愛的是有價值的,美好的東西不是嗎?
Baby, this is 紐約 City, everything happens, and LOVE exists.

2003年,FRIENDS,我在看到最後一集的時候,差點就掉了眼淚。
2004年,Sex and the City在曼哈頓跟我說拜拜。
以後,CM,HOUSE, MONK, THE L WORD, DH, 4400, 追著這些劇的腳步。
對我來說,美劇5年。它們給我打開那扇窗,去了解我不熟悉的文化。也有俗套,有文化衝突,但有的時候,真的覺得自己可以理解他們的感覺。
即使這一切只是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