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陸阿采與黃飛鴻--Challenge of the Masters

陆阿采与黄飞鸿/ChallengeoftheMasters/陆阿采与黄飞鸿

6.6 / 833人    Hong Kong:95分鐘

導演: 劉家輝
編劇: 倪匡
演員: 劉家輝 陳觀泰 汪禹 李麗麗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半輩子

2008-07-16 02:51:12

陸阿采與黃飛鴻,隨便說說


1、片子上映於1976年,當時的邵氏,外部環境是嘉禾的衝擊和電視業的興起,而在內部,以導演為首的權力派系也產生了微妙的變化,昔日打造香港影壇霸主地位的「外江佬」們已然是強弩之末,而「本地人」楚原和劉家良則顯得更具潛力,他們區別於「外江佬」們普遍的北派文化,在電影中大量注入香港本地的特色,無論是楚原緊扣時代的時裝劇,或者劉家良的粵地民俗功夫片,都極具號召力。

2、劉家良曾是邵氏最具實力的「外江佬」張徹的御用武術指導,自長城轉投邵氏起,即與唐佳合作,共同輔助張徹。直到1975年,不甘只做武指的他才拍出了導演處女作民俗功夫片《神打》,結果票房火爆,由是次年再出《陸阿采與黃飛鴻》,之後,即是《中華丈夫》、《爛頭何》,以及眾所周知的《少林三十六房》等片了。

3、劉家良自持名門正派,非常重視師承關係,所以影片題材常是粵地民間傳奇人物中的廣東十虎,以及他們的師傳由頭:南少林寺。本片中的師承大致是南少林的至善大師-陸阿采(與方世玉、洪熙官等人是師兄弟)-黃麒英和黃飛鴻。

4、劉師傅的功夫片有兩個突出的特色,一個是以武做戲,展現「拳腳小功夫,容人大丈夫」樸素的武德思想,武德高於武藝,是劉家良武師影片一以貫之的核心思想;另個特色即是在片中加入粵地民俗展示,例如本片中的舞獅、搶花炮等等,加之人物多是粵地傳奇故事中取材,所以香港觀眾看來熟們親切。

5、同是邵氏南派電影的代表人物,在佈景上,劉家良和楚原是片場制下棚內佈景的兩個極端,楚原非常重視佈景,發揮棚內佈景的容易改造的優勢,盡力做到精緻。而劉家良則極不重視佈景,他的影片,甚至不用後景,比方在常出現在影片開始的展示式演練或者打鬥中,後景直接一塊兒黑幕了事,得過且過。

棚內拍攝,已然是節省資金的做法了,佈景上再應付了事,影片的質素可見一斑,只是劉師傅講究真功夫,且所拍故事都是粵地觀眾喜聞樂見的傳奇故事,所以反倒大受歡迎。鑒於劉師傅的片子本小利大,邵老闆樂得教劉家良由武指改作導演,後來到80年代,邵氏減產直至停產,到最後能開新片的大牌導演,只有劉家良一個,足見邵氏高層於劉的器重。

6、本片的片頭音樂即是將軍令,陳觀泰飾演的陸阿采和劉家輝飾演的黃飛鴻各自耍一套拳,親自示範身後白幕所謂「剛柔逼直分定寸,提留運制訂乾坤」的武術要訣。後來徐克拍黃飛鴻,找來黃霑重新編曲填詞,將軍令的曲調和「男兒當自強」的歌詞成為了華語電影史上不滅的經典。

7、劉師傅長於人數較少,拆解複雜的打鬥設計,因為演員是有身手的自家子弟,所以拍法多是長鏡頭的展示式,而人數較多的群戰,則往往因為拍攝技巧的乏力而顯得混亂、無序,例如本片片首尾兩場搶花炮,拍的雜亂無章,實在不敢恭維。

8、片中有兩段比較集中的打鬥,一個是劉家良與劉家榮兩兄弟的長戰,一使梅花槍,一使劈掛單刀,長短兵相間,打起來好看極了,後來棄兵再戰,劉家榮的氣功敵不過劉家良在鞋尖加了鐵殼的穿心腿,嘔血而亡。另個是終結大戰,劉家良與劉家輝,一使梅花槍,一使五郎八卦棍,後棄兵,劉家輝以武德降服劉家良。兩段打鬥是本片精華,其次是劉家輝刻苦學武的訓練片段可看,其餘部份無非是硬度橋、找戲做,不看也罷。

9、看邵氏片,常在不意間看到後來的大影星跑龍套的青澀模樣,比方本片中黃飛鴻的一位師弟,矮矮胖胖,沒有一句台詞,沒有一個特寫,抽不冷子才看到,咦?這不是曾志偉嗎?哈哈,看圖:

左二,截圖

看不清楚?再截圖

10、「為人不可有傷人之意,但是不能沒有萬事不畏之勇」。「功夫不是三兩年就學會的,練了兩年,可能覺得自己還不錯,可是練了二十年,就會覺得自己還差得遠」。「你不但學武功沒有僥倖的心理,而且能為別人著想,這就是武德,比你在武功上的進步更可貴,用武功將一個人打倒,只不過是打倒對方的身體,可是你能為別人著想,公正,明理,你就能真正的制服對方的心,那才是真正學武功的真諦」。「多寬恕,少逞強」。

藉由陸阿采教導黃飛鴻,劉家良集中表達了自己的武德思想,在此之前之後的武師功夫片,基本上都在這個主題上做戲,所以劉家良導演的影片,常是大家好的團圓結局,並不似其他功夫片的宣洩復仇結局,這是劉家良功夫片的再一個特色。

11、最後是劉師傅的一個私好,即是在自己導演的影片中,常愛飾演反派,倒是趣聞一則。

死跑龍套的曾志偉,請看這裡http://www.douban.com/note/16590565/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