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羅馬尋夢圓--Elsa & Fred

爱尔莎和弗雷德/罗马寻梦圆(台)/艾尔莎与弗雷德

7.5 / 3,564人    108分鐘

導演: 馬可斯卡尼費利
編劇: 馬可斯卡尼費利
演員: 馬努耶亞歷山卓 奇娜索瑞拉 布蘭卡波提羅 Jose Angel Egido 歐瑪穆諾茲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老三飛了

2008-07-14 01:43:21

〈愛爾莎和弗雷德》、《神聖的家庭》、尼采、悲劇以及其他


沒遲到也沒早退,看了整個影展最後兩場電影《愛爾莎和弗雷德》、《神聖的家庭》,是風格迥異兩個片子。
《愛爾莎和弗雷德》像是一部格林童話,從片名就可見一般。以下是劇情,來自新浪:
獨居老婦人愛爾莎隔壁搬來了一位剛喪偶的新鄰居阿爾弗雷德。雖然生活背景、環境、性格完全不同,但這兩位獨居的老人被彼此吸引了,他們相愛了。阿爾弗雷德也成功地走出了喪妻的陰影。但事實上,開朗的愛爾莎身患重病,而她過去對阿爾弗雷德所說的一切也大都是謊言。知道了真相的阿爾弗雷德卻決定幫愛爾莎一圓她未了的心願,他帶著愛爾莎來到了她夢寐以求的羅馬……
我加一句,後來愛爾莎死了,弗雷德活著。
尼采在《悲劇的誕生》闡述了一個觀點大概是這樣的:當一個人以審美的、藝術的眼光看待生存的荒謬時,這種悲劇便不再歸到個人身上而帶有普遍意義了。
雖然是一部格林童話,但《愛》卻是一出普遍意義的悲劇。導演安排了很多衝突,當然熟悉商業故事片模式的觀眾是不會為倒霉的角色擔心的,因為他們知道所有故事其實都濫觴於《西遊記》。觀眾也吃得慣粗糧,片子裡的幾個包袱一個也沒走空,現場不時的發出笑聲。一部用來充飢的電影,沒什麼嚼頭。大概告訴我們幸福是假的,造化本就是弄人的。
尼采還說了,每部真正的悲劇都用一種形而上的慰藉來解說我們:不管現象如何變化,事物基礎之中的生命仍是堅不可摧和充滿歡樂的。所以看完了《愛》,基本上是快樂的。
看了《神聖的家庭》更有助於尼采的觀點。
相對於第一部電影我只能就故事說些什麼,《神聖的家庭》我還是能說些別的。
《神聖的家庭》講述了一位被邀請共進晚餐客人把一個家庭的復活節假日搞得亂七八糟的故事。復活節前夕,各大學相繼放假,大學一年級新生馬克回家探親;馬克的爸爸媽媽更是非常興奮因為兒子帶了他的新女朋友蘇菲一起回來。另外馬克的朋友瑞塔,培都和奧都也到馬克家參加慶祝活動。當爸爸媽媽見到蘇菲的進候,他們非常高興蘇菲是那麼的美麗迷人,可同時他們又感到一絲不安。因為蘇菲有著天生的性感而且她還有一個愛追問陌生人非常私人的問題的習慣。當馬克媽媽因事離開後,蘇菲把注意力轉向了馬克的爸爸。她找藉口離開了馬克和他的朋友們後回到屋裡,並試圖誘惑馬克的爸爸。這時正好馬克進屋看到了一切,他非常生氣並密謀暗中報復……
上面那段依然來自新浪
導演一直在用特寫鏡頭,使整個片子裡充斥的是一張張臉,然後不用鏡頭切換,而是從一張臉直接晃到另一張臉。這是這部片子看上去像一部家庭DV作品。我們知道攝影師就在那裡。尤其是拍夜晚的時候,總有一束來自外部的極其不真實的光照在那裡,這特別類似《關於莉莉周的一切》裡面拍攝夜晚的部份(就是孩子騎車,和一群孩子欺負一個孩子時的那束光),其實整個電影就像是糙版的《關於莉莉周的一切》。但是畫面是醜的,像現實一樣醜。最後馬克絕望了,他看到了之前看不到的兔子。我查了一些關於復活節的資料,在一些地區,兔子是復活節的吉祥物,因為傳說兔子可以引導人們。這是一部智利的影片,整個故事發生在一個島上,而智利有一座復活節島。
《神聖的家庭》裡有毒品,同性愛,亂倫,幻覺,信仰,善與惡,片子有很多線索,在和不同的東西暗合。真實得赤裸裸的,最後被它俘獲,久久都走不出導演營造的氛圍。
昨天本來也寫了將近2000,但是上傳的時候不見了,今天再尋原來的思路發現說出的都不是我要說的。亂七八糟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