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esame

2008-07-07 17:37:45

怨念:妙齡少婦擬吃大餐,擇片不慎被打點滴


今天晚上花了150分鐘,看完了2001星際漫遊。看得很累。我一邊看,一邊按奈住想要掃雷的慾望。
節奏實在是太慢,拍航空器的鏡頭裡居然能奏完整整一首藍色多瑙河,感覺就像看寫景散文似的,我當時就要崩潰了。
只有在看到超級電腦Hal的時候,才感覺到一些戲劇張力。
航空員第一次出艙維修,我就想:哇,要是一失足,成為一具永恆飄蕩著的宇宙浮屍,那實在是太慘了。沒想到後來還真有了這麼一具浮屍。
我原以為這個電影要講的是「進化三部曲」,即從形而下的生命體,到形而上的生命體,再到形而上的機器,也就是機器的自我意識的覺醒(電影中曾暗示說:至於Hal到底有沒有自我意識,沒有人知道)。而Hal也正如我所想的開始濫殺無辜——它殺死的休眠者對它完成木星任務並無妨害,這是典型的自我意識覺醒以後的反抗行為。
然而最後半個小時的劇情轉化讓我幾近腦殘。首先是大段的致幻劑後的幻覺畫面,看得人眼暈目眩,要是當時有人過來看我的螢幕,準以為我新下了media player的視覺效果。視覺效果一個連著一個,看得我清醒了過來,還有時間去想:這是幹什嗎?宇宙大爆炸了?太空人掉到黑洞了?掉到蟲洞了?這些念頭循環了五六遍後,我終於發現太空人進了一間洛可可白色房間,正在納悶,發現另一個吃飯的老人也是他;正在納悶,又發現躺在床上垂垂老矣的人又是他;正在納悶,就發現他新生了(這是薛丁格貓貓嗎?)。而這個新生,又似乎成了宇宙或者一個星球的誕生……結合木星的那第四塊大黑碑,我得出結論,這是「進化四部曲」:形而上的宇宙誕生了!(歡呼,撒花~)
不過這部電影還是很令人印象深刻的。首先是特技真的很精彩,考慮到1968年還沒什麼電腦特技,要把航空器、太空站拍得那麼逼真,那麼完美真的很難。其次是科幻真的很硬,作為一個40年後的觀眾,我感覺自己在看一部描寫現代太空人生活的紀錄片,無論是那種失重感,那些食物,那些運動,還是那些無聲的畫面,都太逼真。最後,那段疑似宇宙大爆炸的畫面真的很炫,我懷疑這是導演的親身經歷。
話說這部電影表達的哲學觀宇宙觀,遠遠地領先於(他的和我們的)時代,因此是難得的佳片。但是我對這種哲學命題不感興趣,更不喜歡把一個猜測性的命題絕對化——似乎是在扮演上帝的角色。作為一個省下時間來準備輕輕鬆鬆吃一頓美餐、卻不幸誤入小診所被打點滴的人來說,我更喜歡能把故事講好的導演。
PS. Wall.E裡的兩段配樂(藍色多瑙河和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以及酷似9000的機器指揮官,都是在向2001爺爺致敬。但Wall.E實在是太偽科幻,只能當作末世童話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