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艾德私人頻道--ED TV

艾德私人频道/巨星秘闻/EdTV

6.1 / 38,303人    122分鐘

導演: 朗霍華
編劇: Emile Gaudreault Sylvie Bouchard
演員: 馬修麥康納 珍娜艾芙曼 伍迪哈里遜 莎莉柯克蘭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Dead楊

2008-07-07 08:30:25

我們一直在看著你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會有鏡頭如影隨形,不管你在吃飯,工作,睡覺,甚至上廁所都會有人通過電視觀看,你成為了公眾的焦點,全世界人們都在對你的生活品頭論足,你失去了最基本的隱私,但你成為了明星,獲得的金錢,愛情,那時你會怎樣,是苦惱,喜悅還是憤怒?在電影《艾德私人頻道》中,導演羅恩•霍華德給了我們這樣一個命題。

故事的主人公艾德是一個普通人。然而有一天,NWBC廣播公司真實頻道的節目監督辛西婭找到了艾德,邀請他參加一個節目,專門為他開闢一個頻道,24小時實況拍攝他的生活,將他的每時每刻毫無剪輯的展現在觀眾面前。艾德在高額演出費的誘惑下毫不猶豫的簽下了合同,於是一天醒來,艾德睜開眼發現鏡頭正面對著自己,自己睡醒時的醜態在觀眾面前一覽無遺,艾德私人頻道正式開播。

節目的第一天,艾德和周圍的人面對鏡頭顯出十分好奇,艾德在鏡頭前吃飯,展出他的收藏品,介紹他如何剪指甲,上廁所,甚至在電視機前觀摩自己的屁股,這樣的節目顯然難以引起觀眾的興趣,引來一陣惡評,可憐的收視率更是使監督辛西婭十分難堪,但是誰也難以預料以後會發生什麼,在辛西婭的再三要求下,節目得已繼續播映。

在第三天,故事發生了轉折,艾德去探望他的哥哥雷,卻意外的發現雷在背著女友莎莉和別的女人偷情,這景像都被跟著艾德的攝影機記錄了下來,莎莉通過電視看到了一切,打電話像雷大發脾氣,雷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懇求艾德替他向莎莉道歉,艾德找到莎莉,莎莉向艾德大訴苦水,說到最後兩人情緒激動,互吐衷腸表達了長久以來對對方的好感,兩人抱在一起接吻,這樣的場景依舊被攝影機記錄了下來,坐在電視機前的觀眾看到了這些,突忽其來的三角戀情吊起了他們的胃口,收視率一夜間得到飆升。艾德一夜成名,無論走在哪裡都受到擁簇,影迷找他簽名合影,從前冷落他的人對他格外熱情,他和莎莉也順理成章的成為了情侶,在鏡頭前看兩人約會成為了觀眾茶餘飯後的甜點。

艾德享受到了成名的快感,在鏡頭前越加自然,而莎莉卻因為無處不在的攝影機感到苦惱,觀眾也開始對莎莉感到厭倦,對莎莉打髮指責,關於莎莉是否配得上的艾德的民意調查甚至上了今日美國的頭條,在鏡頭面前莎莉失去了隱私,在輿論面前莎莉喪失了尊重,這樣的處境使她瀕臨崩潰。她要求暫時遠離艾德,艾德再三懇求莎莉留下,莎莉決定順從艾德,選擇默默忍受。但在一次約會中,艾德和莎莉逃離攝影機的跟隨,躲到一輛汽車裡纏綿,但追蹤而來的攝影機把這一切都拍了下來,莎莉的裸體通過電視展現在所有人眼前,這樣的打擊最終使莎莉離開了艾德,去了另外的城市。

與此同時,艾德的生父找到了艾德,要求艾德在電視上為他找到一份工作。原來多年前艾德的父親喜歡上別的女人離家出走,對此艾德一直耿耿於懷,但實際情況卻不是艾德的母親告訴他的那樣,他生父告訴他是她母親有了新的情人,將他趕出了家門。家裡的醜聞在電視上曝光,成了觀眾的談資,艾德一家陷入了窘境。艾德母親為了表示歉意與前夫私會,卻導致前夫心臟病突發逝世,艾德意識到一切都是由於他造成的,更加苦惱。

電視台為了增加節目看點,派一個模特女郎去勾引艾德,艾德知道真相後十分氣憤,他覺得自己成了電視台玩弄的商品。他要求退出,但卻受到電視台高額違約金的威脅。電視台派人24小時跟拍艾德的親人,艾德家的遭遇終於喚醒了觀眾的良知,紛紛開始聲援艾德。這時莎莉又回到了艾德身邊,艾德和家人開始謀劃以彼之道還之彼深,威脅要徵集電視台高層的的醜聞在電視上公開,最終迫使節目停播。

電影以好萊塢式的大團圓結局,但它給我們的思考卻並未結束,導演霍華德以一種誇張荒誕的敘事手法,展現了一個真人秀節目從創意到停播的全過程,博得觀眾笑聲的同時對當今真人秀節目進行了一次辛辣的諷刺。在這個娛樂至上的年代,人們在茶餘飯後百無聊賴之時,總是對各種花邊新聞小道消息抱有濃厚的興趣,從張家長李家短的鄰里瑣事到明星聞到各種事件的黑幕,越是私密越是感興趣,人們的隱私成為了一種供人談資的展覽品。我們不得不承認每個人都有偷窺欲,而真人秀節目正是把人作為一種展品經過包裝再剝離後將其隱秘的一面展現給觀眾,滿足人們的這種慾望。當我們在電視上看到別人出醜時我們幸災樂禍,當然我們不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邊,自己的隱私誰都不希望被人了解,但一旦自己的隱私被暴露在公眾的眼前時自己的反應會怎樣,這是我們值得反思的。讓我們看看電影中人物是如何反應的。

主人公艾德31歲仍然只是一個錄影帶出租店的小職員,人生一事無成,唯一的才能是跳小雞舞,他的人生似乎是毫無前途的,他去參加這個真人秀節目,是想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況。他最初是主動出賣自己隱私的,因此換來了榮譽,金錢和愛情。他得意洋洋,但隨著劇情的進展時出賣隱私的副作用逐漸體現,女友因為不堪別人的監視離他而去,家庭變故被曝光間接害死了他的親生父親,他的親人都由於他受到傷害,當艾德意識這一切都是由他帶來的,他的生活再也不能平靜,他要求退出,卻受到了電視台的威脅,此時他繼續出賣隱私是被迫的。他變得消極,悔恨。從某種意義上艾德成了電視台的幫兇,他受到良心上的譴責,是故事中最大的受害者。

艾德的女友莎莉最初是艾德哥哥的女友,當她在通過電視了解到雷和別的女人偷情後,心理受到打擊,這是她受到的第一次傷害。當觀眾對莎莉厭倦後對她大加指責,對她的批評鋪天蓋地,直到最後裸體在鏡頭前曝光,失去了隱私的莎莉為了保護最後的尊嚴選擇離開,從始至終她都是事件的受害者。

艾德的哥哥雷因為和別的女人偷情被曝光,被迫和女友分手,同時和弟弟結仇。但是沾弟弟的光,出書成名,他通過出賣弟弟和自己的隱私多少獲得了回報,但是隨後媒體對他的嘲諷也使他有些苦惱。

艾德的父母本來都有平靜的生活,但艾德成名後他的生父找到他,從前的家庭醜事在媒體曝光,艾德母親為了表達對前夫的歉意私下與其幽會,卻害死了前夫。隨後又受到攝影機24小時的跟蹤,正常的生活無法繼續。他們是連帶的受害者。

在影片中還有兩個人物是不容忽視的,全真頻道節目監督辛西婭和製片人懷柯。他們分別代表電視人的兩類。辛西婭是節目的策劃人,她發現了艾德,並不顧他人反對力挺艾德私人頻道,她的付出得到了回報,收視率的一路飆升使她在電視台的名聲大振。在節目上半段,辛西婭為了收視率可謂不擇手段,她先是支持艾德和莎莉約會,後又安排模特女郎插入勾引艾德,她對艾德行動提出暗示,她的所作所為只是為了滿足觀眾的熱情,製造焦點。但在節目的下半段,當她意識到出賣隱私給艾德一家帶來的傷害時,她開始良心發現,要求節目停播,和懷柯發生爭執,最後她向艾德揭發電視台高層的醜聞,幫助他戰勝了電視台。從這個過程中,辛西婭的職業道德戰勝了「收視率是一切」的教條,她依舊是一個合格的電視人。而電視台的製片人懷柯,在影片中則從始至終充當著反面角色。他最初反對艾德私人頻道,當收視率高漲時又支持節目,為了收視率他一再要求艾德將節目時間延長,對艾德家的家庭悲劇幸災樂禍,命人24小時跟蹤拍攝艾德的家人,已喪失了基本的職業道德,最後艾德在電視上揭發他的醜聞,他自己嘗到了隱私被出賣的惡果。

在影片中還有一個隱性的第二主角,就是那些坐在電視機前的每個觀眾,他們無時無刻得注視在艾德的生活,是他們決定了節目的走向,故事的發展,他們目睹了艾德出賣隱私所造成的悲歡離合。從某種意義上,那些觀眾才是故事的主角,是觀眾的趣味造就了艾德私人頻道的高收視率,也造就了艾德家的悲劇,電影中的其他角色不過是為觀眾服務。薩特曾說過,他人即是地獄。儘管是無意的,觀眾給艾德和他的親人造成了傷害。正是觀眾的口無遮掩使莎莉失去尊嚴,艾德失去了自由。觀眾只是為了娛樂,他們無須考慮言行的後果,電視台一心只為收視率,失去了職業道德,觀眾和電視台一起編製了一張網將艾德一家套牢。但觀眾使得行為是無惡意的,當他們意識到艾德一家受到的傷害後,從瘋狂中清醒,他們開始支持艾德,對電視台的行為加以譴責。

電影暗示的是公民隱私和大眾傳媒間的矛盾,這是在當今傳媒極速發展所造成一個普遍性的問題。什麼是隱私,有人曾定義隱私是指不願告人或不願公開的個人的事。但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有暴露欲,如果不是見不得人的事,我們有時甚至願意暴露自己的隱私。數字時代日記從紙上搬到了網上,於是有了Blog,大家坦然得暴露自己欣賞他人的隱私,娛樂自己也娛樂了大家,這時傳統中所謂隱私的事情已不能稱之為隱私。從木子美日記到芙蓉姐姐,許許多多包裝出來的緋聞,諸如此類的事情使大家樂此不彼,如果一個明星沒有緋聞,那反而是奇怪,我想那是他本人也不願接受的。隱私成為了一件商品,出賣隱私換取名譽,從前大眾鮮見的事情如今通過網路傳媒愈演愈烈,我們這些人只要樂意出賣隱私,都有可能像艾德一樣一夜成名,但成名的後果我們不得而知,網路傳媒成了大家飛黃騰達的催化劑。於是有人說,現在網路是草根時代,只要有勇氣張揚個性,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為英雄。

還有一些隱私是我們不願暴露的,那時媒體又處於一種怎樣的地位。我想起去年議論紛紛的女大學生陳易賣身救母事件。2005年9月15日天涯社區網發了一則女大學生賣身救母的事件引起了網友的關注,事件的主人公陳易是西南大學的一名學生,她母親身患重病,家庭條件無力承受高額醫療費,於是她發帖願意「賣身」為他人工作籌集醫療費,帖子發出後很短的時間內得到回應募集到了大量捐款,這時突然有人發帖自稱是陳易同學,說陳易的實際情況並不如她描述那樣,她在學校穿著時尚,花銷很大,母親也是公務員有醫保,隨後引起很大爭論,許多網友開始譴責陳易,有網友自費到重慶調查也證明了陳易的實際家庭情況確實和她描述的有偏差。事件最後在眾人的輿論下陳母不顧手術的高風險強行要求醫院進行手術,手術失敗逝世。在整個事件中陳易始終處於輿論焦點,有人說她詐騙,有人原諒她體諒她的孝心。一個女大學生好美愛打扮本無可非議,而陳母有病前的家庭狀況也是陳易有資本揮霍的。但陳母的病確實需要很大一筆錢,陳易的做法也許只是想減輕家裡的經濟負擔,她稍稍隱瞞家裡的實際經濟情況也只是想更能引起他人同情,但她沒有想到事件會發展到這種程度。家庭情況本是公民的隱私,當陳易的隱私被擺在公民面前,輿論矛頭指向了她,最後她成了一個徹底的受害者。這整個時間過程,媒體的大肆渲染加速了陳易家庭的的悲劇。

崔永元曾批評,收視率是萬惡之源。媒體為了收視率可以忽略職業道德,通過出賣他人隱私換取觀眾的注意。收視率的重要說到底是因為它能帶來經濟效應。但媒體不僅僅是為了盈利,它更承擔著更多的社會責任,有時它更是對這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起到導向作用。我們想像有一天一覺醒來,發現攝影機正在注視著自己,無論自己在哪裡都有無數雙眼睛在看著,電視台告訴你,我們一直在注視著你,你已經無路可逃,我們都成了艾德,恐怕我們到時我們都不會像觀眾那樣看著別人的隱私而嘻笑了。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