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大象 [2003]--Elephant [2003]

大象/大象

7.1 / 97,310人    81分鐘

導演: 葛斯范桑
編劇: 葛斯范桑
演員: Alex Frost Eric Deulen John Robinson Elias McConnell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不吭聲

2008-06-27 19:08:02

(舊文 BT 慎入)七種武器之校園風雲榜


    

一、破題 風雲榜的緣起

    今年,校園暴力頻頻發生,不乏死傷慘重的,很是讓我們驚心動魄了幾回。關於校園暴力的文化批判、教育批判,早就有很多人做了,就不浪費口水附議了。本文試圖對今年以及往年校園暴力事件中出現的各種各樣的武器進行一個大概的匯總分析,按照這些武器的普及性、危害性等方面的特質,作一個排行,目的是為廣大學子提供一個參考,認識這些武器的兇險,提高警惕,小心防範,從而保全性命,在漫長的求學生涯里得以倖存,順利畢業,與世界人民一起,共創河蟹世界。

二、承題 第七名:AK-47

    沒有錯,就是AK-47。

    有的人可能會求助百度,找到這樣的資料來說服我:「AK47型突擊步槍,是由前蘇聯槍械師卡拉斯尼夫設計的。AK47的含義是這樣的:A代表自動槍,k是卡拉斯尼夫名字的第一個字母,47代表1947年定型。AK47有兩種型號:摺疊槍托型和固定槍托型。發射前蘇聯7.62毫米M43中型槍彈,可進行單、連發射擊。該槍結構簡單、火力猛、勤務性好、故障少、堅實耐用,非常適宜士兵乘車作戰。在風沙、泥水等惡劣環境下,仍能正常射擊,是世界上最著名、流傳最廣的武器,也是世界六大名槍之一。」----雖然智商不足八十,但百度我也會用,這個資料早掌握了。還是看看這種武器在校園暴力事件中的戰績先,「2006年10月9日,在美國密蘇里州喬普林中學,一名13歲中學生突然用AK-47衝鋒鎗指著校長和同學,還朝著天花板開了一槍,幸而衝鋒鎗卡殼了,最後繳槍投降,沒有人在這起事件中受傷。」。一場別開生面的「AK-47走進校園活動」,就這樣不了了之。

    雖然具備性能好、易操作、殺傷力大、殺傷面廣等優良特性,但在校園作戰任務中,AK-47有幾個明顯的缺點,一是售價約400美元,價格較貴,一般學生買不起。二是目標比較大,不便攜帶進入校園,如果把它拆解再組裝,又需要比較精熟的槍械知識,這對一個學生來說還是有難度的。三是在禁槍國家,很難獲得,普及面很是不廣,它的危害是區域性的。在我國,至今沒有AK-47在校園出現,除非是軍校。在戰場上的成績另當別論,不過在校園暴力中,由於以上幾個方面的限制,這步槍之王,只好鬱悶的排在末尾。

三、起講 第六名:手槍

    2007年4月16日,韓籍青年趙承熙在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製造了美國曆史上最嚴重的校園槍擊案後飲彈自盡。在這起校園暴力事件中,趙承熙使用的是兩把手槍,共擊殺32人,包括他自己就是33人。手槍在這個重大事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殺傷人數驚人。

    相對AK-47,手槍在校園戰鬥里更勝一籌,一是售價更便宜,二是便於攜帶,隨便往褲腰一插,就可以大搖大擺的進入學校。不過,雖然和AK一樣殺傷力大、殺傷面廣,但也有明顯的不足,一是和AK一樣,普及面不廣,在禁槍國家很難搞到,危害同樣是區域性的。二是很容易碰到同樣帶槍上學的同學,如果兩個人都同時想要製造校園血案,會發生檔期撞車,容易引發不正當競爭,比如會出現一個同學把另一個幹掉,然後再大殺一通,獨佔青史留名的篇幅的情況。三是和AK一樣,手槍需要子彈,子彈打光了,差不多就相當於廢鐵了。

四、入題 第五名:軍刺

    看過王朔的殘酷青春系列小說之一《動物兇猛》,也看過小說改編的經典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裡面那些痞子學生的生活主題,就是暴力與性。他們使用的鬥毆武器為自行車鏈條、菜刀、軍刺、自製火槍,其中最牛逼的自然是軍刺。軍刺是軍隊制式武器,專門用來殺人的,其餘的都是平民武器,不如軍刺的殺氣騰騰。影片中那次盧溝橋下的大規模的械鬥,最終沒有爆發,被一個叫做小壞蛋的人擺平了。在這次對峙中,軍刺沒有派上用場,沒有造成大規模人員傷亡,沒有什麼成果,似乎排名不應在手槍之上。不過,影片交代了那個小壞蛋的下場,他是被那些想搶班奪權的更小的混混學生仔捅死了,被什麼捅死的,答曰:軍刺。連大哥都宰了,那麼殺死一些小嘍囉更是不在話下。軍刺的威力是顯赫的。

    和手槍相比,軍刺更適合校園鬥毆,一是軍刺的普及性比手槍要廣。二是軍刺的售價也低於手槍。三是在禁槍的國家,學生要搞到軍刺也不是難於上青天。四是軍刺不像槍械那樣要填裝子彈,不必擔心子彈打光,只要還有力氣,幾乎可以無窮盡的使用。但是,軍刺也有明顯的缺點,一是有些國家不但禁槍,還進行刀具管制,在這些國家攜帶軍刺是要被警察叔叔盤問並收繳武器的;二是由於刀身的的特別,迥異於一般刀具,大家都會高度戒備,讓發難的人難以得手。三是需要近距離實施刺殺,如果這位殺手遇到的是長跑和短跑健將,那他就夠不著目標。四是有可能遇到練習過空手入白刃的同學,被奪去武器,反被追殺。

    題外話。前不久,北京一個中學的暴力視訊傳播到網路上,二十幾個小痞子學生在廁所欺侮一個同學取樂,長達九分鐘。比起那些書包裡面放軍刺的上一代來,他們的確是差遠了,那些上一代是大院的孩子,是那個年代的特權階層,要弄個軍刺容易得很。到了現在,由於社會的巨大變革,北京痞子學生在武器上斷代了,軍刺,那是夢想裡的武器,在這個視訊里,那些小混混居然淪落到要用木棒打人,那位被打的高大學生居然還是走著離開的,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一蟹不如一蟹,不過,這也證明,我們這個時代的確是比文革時期河蟹多了。

五、起股 第四名:西瓜刀

    說明一下,在這裡西瓜刀這個概念的外延包括了菜刀、砍刀、正宗西瓜刀等等。又是視訊,又是學校,一個紅衣男子和一個同伴到某個學校去尋釁滋事,他的同伴被打倒,躺在地上,紅衣男子持西瓜刀獨對二三十人,氣焰十分囂張,那個學校的學生也不是吃素的,一擁而上把他砍死了。

    西瓜刀,一個學校,做到人手一把也不是難事。因為過於大眾化,所以沒有多少人會在意西瓜刀,也不會有很大的警惕心。這個武器也很容易攜帶,一般看到一個同學拿著「一根」報紙進學校,多半是裡面藏著西瓜刀。相比軍刺,西瓜刀等民用刀更容易獲得,更是便宜,普及面更廣大,可以說是世界性的,帶來的危險顯然也比軍刺更大。

六、中股 第三名:板磚

    讀初中的時候,一次晚自習放學,我走在人群里,忽然聽到空氣中嗖的一聲,一看是半塊板磚飛向一個同班同學,那同學腳力爆發,躲開了,迅速逃逸,後面兩個同班的混混同學緊追不捨,後來打聽原來是兩個混混同學向那位新轉學來的同學收取保護費不得所以要教訓教訓他。後來看報紙,也看到一些學校板磚鬥毆的新聞,其中有一條說,一個學生後腦勺挨了一板磚,起初沒事,後來覺得頭痛去睡覺,不料一下睡死掉了,原來是被拍成了腦震盪。

    由於隨地可拾,板磚的普及性又在西瓜刀之上,由於能造成腦震盪等致命的傷害,其兇險程度並不比西瓜刀小。由於不需要像西瓜刀一樣拎在手上,只要俯身一拾就可以攻擊,板磚比西瓜刀更防不勝防,其危害也勝過了西瓜刀。

七、後股 第二名:鎯頭

    鎯頭之所以排名這麼靠前,要感謝一位姓馬的同學。2004年2月13日到2月15日,雲南大學學生馬加爵用鎯頭將四位同學相繼殺死,將屍體塞入衣櫃後逃往海南,後被抓獲,判了死刑。在這個事件里,鎯頭聲譽鵲起,還有人調侃要註冊一款「加爵」牌的。

    相對於板磚,鎯頭的的隱蔽性更好,因為它本來就是日常用品,大家都不會在意,但是一旦拿在起了殺心的人手上,這個日常工具就成了殺人利器。馬加爵用鎯頭幹掉四名同學,沒有一次失手,肯定和那幾位遇害的同學對鎯頭感覺麻木沒有警惕性有關。因為可以在日常工具和兇器之間進行轉換,偽裝效果一流,鎯頭獲得亞軍。

八、束股 第一名:鉛筆刀

    沒有錯,就是鉛筆刀。

讓我們回到美國。看過曾獲諾貝爾文學獎的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著作,《寵兒》《所羅門寶藏》等等,大都忘卻了,但對她的一個短篇卻印象深刻,《秀拉》講的是一個黑人小姑娘的故事,其中有一個情節在我忘性很大的頭腦里揮之不去,秀拉放學回家,遇到要羞辱她的一群白人孩子,她不慌不忙從書包里拿出鉛筆刀,把自己的手指放在畫板上使勁切了一刀,自然沒有人再擋路了。這種做法讓我覺得親切熟悉,這是很中國特色的戰鬥技巧,在書上看到,天津青皮孤身一人的時候,一旦面臨被圍毆的境地,一般會在自己臉上拉出幾道血口或者在自己大腿上紮一刀,先把自己弄得鮮血淋漓,企圖在氣勢上震懾對方使之不戰而退,這一招往往很管用,是混混們脫身的常用伎倆。在電影《霸王別姬》裡面,段小樓也用到了這一招,用茶壺把自己的頭開了瓢,營救出被眾嫖客圍堵的紅牌妓女。秀拉的做法,頗有點中國混混的無賴勁和狠勁。在這裡,鉛筆刀不只是拘囿於削鉛筆這樣的日常功能,還可以用以自殘,嚇退壞小子,維持自己的尊嚴。

    當然,僅僅是用於自殘,還不能使鉛筆刀奪冠。鏡頭切換到國內。這是中國廣西電白縣某初中,一個初中生手持一把綠色鉛筆刀,從勒索毒打他的6位同學的圍堵中突圍,殺2人,重傷4人,戰績輝煌。記得《這個殺手不太冷》裡面殺手里昂說,對於一個殺手來說狙擊步槍只是入門武器,而使用小刀完成殺人任務才是最高境界。那位廣西的初中生,顯然已經「悟到了」這樣的上乘境界,他用削鉛筆的工具削人也是得心應手,把六個小混混殺得死傷慘重。

    鉛筆刀,其普及程度絕對是世界性的,上到總統下到蒙童都可能擁有一把。在所有的學校里,大概沒有不用鉛筆刀的,這是太日常的東西,太普通的文具,沒有人會警惕,哪怕你整天拎著鉛筆刀在校園裡轉悠,都不會有警衛來煩你。可以說,在校園兇器裡面,這是殺機最為隱蔽的,最難以防範的,一旦它完成從文具到兇器的轉變,其危害就是世界性的。鉛筆刀,是當之無愧的七種武器之首。

九、大結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在校園暴力中,冷兵器才是王道,刀具勝過槍具,工具勝過刀具,文具勝過工具。在這些兵器里,文具因其世界的普及性和殺機的極端隱蔽性獨佔鰲頭。所以,我們最應該小心警惕的是鉛筆刀,而不是AK-47。

    可以想見,以後世界各國的學校,學生們都是這樣上學的:腰插長短兩支東洋刀,肩挎AK4-7,脖子上圍著雙截棍,書包里是手榴彈。什麼軍刺啊,西瓜刀啊,能帶上的都帶上。同學們玩的不是柯爾特就是馬卡洛夫,你要是帶一左輪,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至於那些家境良好的同學,扛著火箭筒、迫擊炮來上學,那是家常便飯。特別富有的,一般都是坐阿帕奇,直接空降到教學樓頂上。一天玩兩次大逃殺,第二天學校就全部是新面孔。校園裡,唯一禁止攜帶的,就是鉛筆刀。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