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一路玩到掛--The Bucket List

遗愿清单/玩转身前事(港)/一路玩到挂(台)

7.4 / 260,029人    97分鐘

導演: 羅伯萊納
編劇: 賈斯汀查克漢
演員: 傑克尼柯遜 摩根佛里曼 席恩海斯 Beverly Todd 羅博·莫洛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Hermione

2008-06-17 01:29:43

遺願清單


「如果生命只剩下三個月,你打算幹什嗎?」——答案繽彩紛呈:「我要花光所有的錢,免得死不瞑目!」「我要跟最愛的人在一起,靜看潮起潮落。」「辭職,冶遊。」「不打算幹什麼,跟現在一樣過,奮鬥到死」……說實在的,我佩服最後這位朋友的勇氣,因為他對生活如此滿足,對理想那樣執著,乃至於死亡都無法令其卻步。

影片提出一個數據:96%的人不想知道自己的死期,只有4%的人除外。我認為這個數字不大準確。據我所知,老一輩人都希望早點知道,可以妥善安排後事。而同齡人希望早點知道,可以從忙碌的現狀中及時抽身,享受最後的生活。 「遺願清單」 不是遺囑,僅僅是給自己一個交代。它幾乎是每個人曾經想過的事兒,述說著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話題。

不是每個人收到死神判決書之後都像愛德華和卡特那樣灑脫。他們放棄繼續就醫,拒絕在點滴瓶下度過最後歲月,選擇結伴週遊世界。「遺願清單」最開始是卡特寫的,在愛德華不斷提醒下添加,這張皺皺巴巴的淺黃色信紙竟成了兩人的共同遺願。

傑克·尼科爾森飾演的愛德華是經營連鎖醫院的壞脾氣的有錢老頭;摩根·弗里曼出演汽車修理工卡特。因為愛德華「一間房兩張床」的經營理念,兩個身患絕症的人住到一起。 共同經歷手術、化療、嘔吐等等痛苦之後,雙方成為朋友。

死神面前人人平等。愛德華突然覺得賺錢毫無意義,每天討論買個醫院,增加多數利潤都是數字。他有四個前妻和一個恨他的女兒,如今孑然一身。卡特的理想是教書,為了撫養兒女,竟修了45年汽車。他有些委屈,粗暴地拒絕妻子繼續就醫的請求,堅定地跟愛德華離開。

「遺願清單」上很多條其實挺容易完成的,譬如看到最美麗的風景、開快車、親吻世界上最美麗的女孩等等,有錢有閒即可。於是我們看到了埃及金字塔、義大利、法國、香港、泰國那些經典的畫面。難得的是兩個老人放下心頭的包袱,敞開心胸擁抱美麗的人生。在碧波如鏡的泰姬陵,他倆安詳地探討下葬的問題,充滿睿智,不乏淒涼。

當然也有難度,譬如去到喜馬拉雅山的時候已經封山,需等到次年開春。而他倆缺的恰恰是時間。 還有卡特的「幫助一個陌生人」,也因手段生硬而使愛德華髮怒。兩人同行三個月,突然有一天,卡特想回家。那夜,他重新回到親人歡聚的溫暖,愛德華在冷清的廚房吃速食匹薩。

卡特死後,愛德華髮現自己最想要的是女兒的原諒,於是他完成了「親吻最美麗的女孩」這條願望,那是他美麗的孫女兒。之後,他選擇火葬,骨灰埋在喜馬拉雅山頂。卡特早已守候在那裡了。那是他倆最後的願望。

故事挺簡單的,橋段也無甚新意。對於結局可以猜到的電影向來沒有太多興趣,但首次領略傑克·尼科爾森的風采,他的分寸感令人折服。摩根·弗里曼當然合適這個角色,窮而不睏。只不過,我對他已經審美疲勞,從《肖申克的救贖》起,他就這副清貧睿智的模樣,始終超越不了《火線追緝令》的複雜,即使最新的《失蹤寶貝》也沒有耳目一新。希望他改改戲路,演些真正的壞人。

我們希望在人生的盡頭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在有限的時間內了卻未竟的心願。儘管依依不捨,也能含笑而去。「遺願清單」可以很自私,我喜歡自私的題材,它代表個性。死都不能改變活法,實在可憐。00說:「我希望在死前半年再看一次這個電影,如果還記得的話。」我會提醒他的。

把每天都當作最後一天來過,說不定人生會有很大不同。但是,渴望激情的勇氣不是每人都有。或者,我們可以試試寫下一份清單,看看可以改變什麼。

2008年6月16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