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越過死亡線--Dead Man Walking

死囚漫步/死囚168小时(港)/越过死亡线(台)

7.5 / 101,846人    122分鐘

導演: 提姆羅賓斯
編劇: Helen Prejean
演員: 蘇珊莎蘭登 西恩潘 Robert Prosky Raymond J. Barry 李爾米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思考的貓

2008-06-13 15:32:44

惡行發生後,我們該如何對待?


    試想下,一天,某門戶網站社會版出現這樣的新聞,一對青年男女在樹林裡面約會,突然,兩個不良青年,殘暴的毆打男青年將其槍擊致死,又輪姦女青年,接著揮刀狂刺二十多刀,你會如何反應,我想留言一定是「禽獸」,「千刀萬剮」之類。確實,面對惡性的犯罪,我們總是一陣驚愕後一陣憤怒,而在電影《死囚漫步》中,兩位作惡的青年確實受到了法律的審判,其中一位還將面臨死刑,這本是又一次例行的對犯罪的懲處行為,直到修女海倫的出現,讓我們從更多角度看到了一起惡性案件之後的不同人的苦與痛,罪與罰。
    修女海倫本是位在黑人社區行善的善良女人,直到一天,收到了犯下上面提到的罪行的行兇者之一的馬修龐斯勒的來信,決定去探望這位等待隨時可能降臨的死刑的犯人。我們看到,從海倫一開始她的這次探視,就面對了巨大的壓力。作為一個犯了惡性案件的犯人,馬修雖然仍然在法律程序上受到一定程度的尊重和保護,但是實際上,他已經被社會主流所拋棄,在人們眼中他已經與「禽獸」劃上等號,他罪大惡極,他死有餘辜,所以,甚至一位神父根本無法理解海倫為什麼要探視這位惡人,提醒她要「小心被利用」,在他看來,這樣的人惡性難改,不值得被拯救。
    馬修向海倫陳述自己的「冤情」起初讓本片看似有了一絲轉折,似乎這將是又一個冤案的故事,此後將有仗義的律師直言,將有法庭上的精彩辯論,最後以正義律師一番慷慨陳辭和冤犯的平反昭雪而結束。但是,本片的內涵和不同就在於,它不是著力於煽情的故事,本片甚至庭審的鏡頭都非常之少,它更多是由海倫作為一個「導遊」,從她的目光我們去探詢不同人的心靈。作為製造罪行的馬修,起初他的冤情聲辯讓人對他有絲憐憫,但是隨著劇情的深入,我們知道,那更多是他的狡辯,或者說眼看死期迫近的求生本能的最後一搏。他並沒有親手殺死那對情侶,但是他參與了輪姦,他眼睜睜的看著同伴殘忍的殺害他人,他是幫兇,他並不是「無辜」的,他是有罪的。我們看到,馬修本身是個帶著極端思想的人,是個種族主義者,有暴力傾向,同時有著脆弱而敏感的內心,儘管試圖在外表死撐堅強,想表現的輕鬆和坦然。但是,值得思索的是,為什麼馬修被判死刑,而另一位罪犯卻免除一死?這個角度看,馬修卻有「冤情」,正如他的辯護律師所說:「富家子弟從未被判死刑」,或許他有多一點的錢在當時請更好的律師也可以免於一死,但是很遺憾,他當時只有個政府指定的稅務律師來辯護,甚至當時的審判中該律師幾乎無作為。這正是值得思索的地方,一種程序合理化表象下的不合理,一種無形的歧視和差別,一種制度漏洞下的個體悲劇。而本片作為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也很現實的展示了,面對一種制度和社會環境缺陷下的個人努力的無力感,最終,馬修被行刑。
    海倫的更大困境在於,她還試圖去安撫這起案件中的受害者家庭,試圖在加害人和受害者的心靈安撫中找到一條折衷的路線,這是一種理想主義的努力,卻註定分外艱難。當海倫與受害者家人面對時,就受到了質問,「修女,我是天主教徒,為什麼你可以坐到龐斯勒的身邊,卻不來找我們談談,了解我們的感受?」,「為什麼你(作為一個修女)會為罪犯擔憂,而沒有考慮到或許我們需要你?」。面對這樣的質疑,海倫是痛苦的,疑惑的,特別在她發現馬修的種族主義等特徵後更是內心處於自己為「幫助這樣一個人」是對還是錯的困惑中。但是她還是勇敢的走入了受害者的家庭,傾聽他們的感受,卻被誤會是改變了態度,轉而支持受害者一方,當受害者家庭發現不是這樣時,海倫又受到更大的責難。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即對於很多問題,我們總是堅決的對立的看,總是帶著「兩分法」的目光,非黑即白,非善即惡,不是你受懲罰就是我受痛苦。馬修因為一起嚴重的罪行,實際上已經被大多數人剝奪一切權利,他不配活著,他不配與人溝通,他不配受到律師的辯護,任何幫助他的人都要嘛是「助紂為虐」,要嘛是「被利用」,或者腦子短路,他們被劃到與馬修一個陣線,所以也受到了憤怒的大眾的質疑和鄙視。如果我們發現是一起明顯的冤案,我們會呼喚程序正義,呼喚有人幫助他,但是一旦發現對方罪大惡極,就歇斯底里喊打喊殺,哪怕對方根據程序進行合理的抗辯,我們也失去了耐心,這個時候,大眾的心理往往是,去他媽的什麼法律程序,早些把這混蛋判死刑,好平民憤。所以,我憎恨一場罪行中的行為,我理解受害者家庭的憤怒,我也欽佩海倫修女這樣的人在大眾的憤怒中,在情緒化的社會環境中堅持一些底線,做她們的努力。海倫也譴責馬修的罪行,反駁馬修的狡辯,同時,她也安撫馬修的心靈,讓他反思自己的罪行,儘可能平靜的走上黃泉路。
    片中還涉及了死刑問題的討論,從我個人來講,不是太相信死刑能夠起到預防和警戒犯罪的目的,如果這樣,中國很多重刑主義的時代簡直應該太平盛世了。我認為死刑主要還是一種國家強制力下,法律約束下的「復仇」行為,使的死者家屬心理得到安慰,使的大眾的情緒得以發洩,即平民憤的效果。所以,死刑的方式和大眾對於死刑的態度是會隨著社會變化而改變的,片中已經反映了死刑存廢的爭論,當然,死刑廢除論者處於下風,特別在一起惡性案件的背景下。但是,我想,由於死刑具有不可挽回性,所以程序儘可能合理,慎重應該是底線,就如片中的馬修儘管受到萬眾唾棄,但是仍然有人堅持著讓他在儘可能合理的程序下抗辯,而馬修被注射致死也反映著死刑方式的改變。
    如果有人問我,如果你受到了違法和犯罪行為的侵害,會很冷靜的看待行兇者嗎?會不急於讓他受到懲罰嗎?我會說,是的,別說嚴重的犯罪行為,哪怕一個人揍了我一頓,我也會憤恨的詛咒他死,也可能找人報復;如果有人騙了我幾百塊錢,我也會憤怒的希望那人被「抄家」,貧困潦倒。但是,正是由於個人對於違法犯罪行為的回應容易極端化,情緒化,而且不可掌控,隨意性大,所以,我們才需要法律的約束,才需要秩序的建立,否則,私刑滿天飛的社會我認為將更加可怕。而海倫等人的可貴就在這裡,她們在大眾的憤怒中去探詢被忽視的角落,孤獨但是堅定的去呼籲寬恕和和解,所以,片子末尾,我們看到,起初對她不滿的一位受害者家屬也有了一絲觸動,儘管只是微微的觸動,但是足以令海倫們寬慰,她們做的正是讓大家在情緒達到一個方向的極端時,有點觸動,有點思索,這是艱難而渺小的努力,卻值得我致以深深的尊重。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57534e1045ab60f9c2ce79f3.html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