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剃刀邊緣--Dressed To Kill

剃刀边缘/着装杀人

7.1 / 28,654人    105分鐘 | USA:104分鐘 (R-rated version)

導演: 布萊恩狄帕瑪
編劇: 布萊恩狄帕瑪
演員: 米高肯恩 安姬逖金遜 南茜艾倫 凱斯高登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451½°F™

2008-05-24 20:41:33

三處細節


從結構上看,《剃刀邊緣》中的情節發展、懸念的設置、戲劇表現力和氛圍營造無一不使人聯想希氏的《精神病患者》。其中頗值得玩味的地方有幾處:
第一、是女主角(此女在十幾分鐘就翹掉,因此「主角」之稱有名無實,頗似《精神病》,不過比珍妮特·李更加冤枉,長得也不漂亮)在博物館中邂逅偷情對象的那場戲。一開始,女人獨自坐在椅子上,一個陌生男人突然坐到了她旁邊,兩人對視一眼後女人匆匆離去,但兩人眼神之間傳達出的隱秘慾望已然暗示了事情的必然發展。女人臨走時將一直手套忘在椅子上,男人拾起後開始追她。以此微小的細節作為起點,兩人開始了在博物館中的穿梭追逐。伴隨著兩人遊走於一個又一個的展廳,緩慢的鏡頭移動、曖昧的音樂,一種強烈的情慾氣息流趟在兩人的尋找追逐中,同時又將女人內心的徬徨迷茫以及不可抑制的慾望之火傳達的淋漓盡致。整場戲以女人在椅子上記錄開始,直至兩人上車時做愛結束,前後約7、8分鐘的戲全無一句對白,帕爾馬完全倚仗視聽語言,深入透徹地挖掘了人物的內心世界並加強了全片的肉慾氣息。
第二、整個影片共有5場殺人戲(開場浴室殺人,電梯殺人、心理醫生試圖殺妓女、第二場浴室殺人和最後的精神病殺人),每一場都有十足的戲劇張力,其驚悚程度也可見一斑,雖然真正的謀殺只有兩場,但是在過程中卻沒有人意識到這點,其中最深印象的當屬電梯謀殺與精神病院謀殺。在電梯謀殺場景中,最大的特點是特寫鏡頭展現的女主角的眼睛,因為當鏡頭向著人物眼球推進、景物就會越小,讓觀眾通過主人公的第一主觀感受來營造對觀眾心靈的壓迫感和衝擊力。精神病院殺人的橋段中,給人印象最深的當然就是通過緩緩上升的俯拍鏡頭、觀眾看到樓上是一群精神病人的猙獰喊叫,下面是正發生一起駭人聽聞的謀殺案,但是鏡頭的運用卻讓觀眾置於那些精神病人同樣的地位,滲透出一種神秘詭異的氣氛。
第三、整部影片最出色的橋段是當心理醫生與妓女同時介入案情後,帕爾馬用一個分屏鏡頭將兩個人一段普通的夜晚生活場景同時展現:心理醫生在給疑犯打電話留言;目擊證人妓女正在電話中談生意;窗外的兇手時時窺視著她的一舉一動。這個看似普通交代劇情的鏡頭實際上噱頭十足,使得觀眾覺得其意義僅僅暗示了人物之間複雜的關係。但實際上卻是帕爾馬為了迷惑觀眾而設置戲劇懸念。因為在這個鏡頭中,殺人兇手、妓女與心理醫生同時出現,展示了一個三角形關係(兇手殺妓女、醫生找兇手、妓女找醫生);又因為是分屏鏡頭同時展示,觀眾理所當然認為這是完全不同的三個人,絕不會想到其中一位可以化作兩個人出現。這個鏡頭在某種意義上諷刺嘲笑了觀眾的傳統觀念,從而突破了傳統懸疑片的邏輯發展。所以當最後真相大白時,才能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帕爾馬運用這個分屏鏡頭來暗示一個人的兩種內心傾向,不僅是對《精神病》中的分裂人格的模仿和發展,也是最能表現其個人電影風格的精彩一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