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姬一鷗

2008-05-24 17:36:09

走向巔峰之前的Kieslowski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一直對Kieslowski的電影有著偏愛,前兩天房裡多了一台可以放錄像的電視,我就從圖書館借出了這部《Bez Konca》(英譯名:《No end》,中文或作《永無止息》。)

   律師Antek在一次車禍中喪生,遺孀Zyro活在丈夫的陰影之中。Antek生前曾為一個罷工的組織者辯護,組織者的家人希望Zyro提供Antek遺留下的案件資料。Zyro聽丈夫的同學、朋友講Antek過去了故事,和一個手的樣子像Antek的男人上床、在催眠師那裡尋求遺忘的辦法。在Zyro推薦的老律師幫罷工組織者打贏官司後的一個夜晚,Zyro在家中打開煤氣自殺。

   Antek說"I died(我死了)"拉開了電影的序幕,Antek輕輕呼喚「Zyro」則是最後一句台詞。死去的Antek不時在鏡頭中出現,默默看著人世的一切。這部電影不缺乏打動人心的細節:Zyro習慣性地在早上做好兩杯咖啡,突然意識到有一杯已經不會有人去喝,默默地把它倒掉;催眠師告訴Zyro,她已經把丈夫忘掉了,當晚,Zyro躺在寬大的雙人床上自慰,卻不由自主地喊出"Antek"的名字,有人說這個鏡頭反映了女主角身體的寂寞,我卻深深感到她精神的落寞。Kieslowski在敘述一個曾經滄海難為水的故事,生命已經逝去,精神的絲縷卻沒有斷。與之並行的是罷工的案子:老律師希望組織者按對自己有利的方式陳述,組織者卻堅持當初怎麼想的,在法庭上就怎麼說。「如果法律是反對正直的,那它是不道德的」,律師到底是應該像理想主義者一樣為正義而辯護,還是應該現實功利的幫被辯護者獲得利益的最大化。
   官司結束,Zyro自殺,兩條線索相繼終結,電影也就結束了。毫無疑問,這是一部Kieslowski式的電影,基式試圖把個體生活的艱難和社會倫理的困境同時呈現在觀眾的面前,後來的《十誡》(1988)、《兩生花》(1991)、《藍白紅三部曲》(1993-1994),都可以看到這樣一種嘗試的影子。有一些鏡頭在基式的作品反覆出現:比如人和狗的對視(《紅》),拋錨的汽車被拖走《兩生花》。這也是Kieslowski第一次和作曲家Preisner合作,後來的作品與這部電影的配樂風格一脈相承。

   這不是Kieslowski最好的作品,他正走在通向巔峰的路上。兩條線索的聯繫不夠自然,有些細節有雕鑿的痕跡。女主角被過去的陰影壓垮,有介紹說,她是去和丈夫團聚,可是即使真有另一個世界,過去婚姻的感覺也很難找回,逝去的東西不會再回來,悲傷才是永久的,否則這部片子就不叫《永無止息》了。可這樣的結局讓我覺得太過壓抑,一點希望都沒有留下。或許基式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在1993年拍了《藍》。同樣以一次車禍作為電影的開始,女主角Julie卻吐出了吞下的大把安眠藥。忘卻的嘗試失敗了,Julie決定承受生活仍給她的一切,在完成丈夫的遺作中開始新的生活。
   
  我接觸Kieslowski是因為讀劉小楓《沉重的肉身》,《藍》和《兩生花》我都在amazon上買了DVD收藏。劉小楓對情節的介紹有許多臆想的地方,這讓我很反感。怎樣評價是作者的自由,但不應該為了表達自己的觀點而在劇情敘述上做手腳。比如這部《No end》,劉小楓說:「Zyro想要擺脫這個纏繞著自己的幽靈,鼓足勇氣把自己的身體拋給一個個素昧平生的男人」,,事實上Zyro只和一個男人上過床,還為自己對死去丈夫的不忠感到內疚。此外網上也寫劇情的介紹也不乏脫訛之處。要了解Kieslowski,最好的辦法還是直接去找電影看。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