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北非諜影--Casablanca

卡萨布兰卡/北非谍影(港)/卡萨布兰卡

8.5 / 606,485人    102分鐘

導演: 麥考寇帝斯
演員: 亨佛萊鮑嘉 英格麗褒曼 保羅亨雷 克勞德雷恩斯 康拉德維德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週六我要休息

2008-05-19 15:02:00

卡薩布蘭卡:仍舊相信


從來沒有想到過會給《卡薩布蘭卡》寫觀影記。多年以前看的電影,這些天拿回來重溫,誰知一氣又看了幾遍。

DVD在放映之前有一段Lauran Becall的介紹,以她的看法,《卡薩布蘭卡》如此吸引觀眾的主要原因還是它的羅曼斯(romance)。我這名觀眾當然不同意。難道《卡薩布蘭卡》就講了一個三角戀的故事?身為地下運動的領導人的丈夫(Victor)被殺後,妻子Ilsa遇到開酒吧的Rick便墮入愛河。Ilsa臨時放了Rick的鴿子,沒與他一同逃離巴黎,深受傷害的Rick忽然變成了一名所謂的「徹底的利己主義者」,同時放棄了他從前的拯救世界的理想。在卡薩布蘭卡二人相遇,憤世嫉俗的Rick竟然根本不願意聽Ilsa的任何解釋,直到Ilsa拔出搶,落下淚。莫非這是個很高明的三角戀故事?

而影片的情節呢?電影從頭至尾以那兩張德國將軍簽發的通行令為主線,把各色人物串起;只要拿到了那兩張通行令,就可以離開卡薩布蘭卡,飛往美洲大陸,自由世界。可是,人家德軍都來了幾個重要人物, 其目的就是為了阻止地下運動的領導人離開卡薩布蘭卡,難道區區兩張紙就可以讓他們夫婦二人乘著飛機遠走高飛?更何況,那兩張通行令被盜是盡人皆知,德軍只需取消通行令的合法性,通行令馬上變為廢紙兩張。正如某些影評所說,通行令的作用被扯到了最大的極限,而故事邏輯的合理性也被抻到了最大的極限。莫非這個故事,的確真的很高明?

還有評論提到《卡薩布蘭卡》的政治宣傳性較強。二戰時期有宣傳效果的影片不少,比如懷勒的「Mrs Miniver」,或者比如「坎特伯雷的故事」其宣傳目的和手段都比《卡薩布蘭卡》至少要露骨不少。(當然,這也不妨礙我對於這些影片的喜愛。)相比之下,《卡薩布蘭卡》至少要更為含蓄。

既是關於三角戀情,那就從還是從Rick,Ilsa,Victor說起吧。

看似極端只利己主義的Rick,自稱從不會為別人「伸出自己的脖子」(stick out my neck)的Rick,端著槍逼著Renault上尉安排好Victor和Ilsa離開卡薩布蘭卡的飛機;德國軍官趕來阻止飛機起飛,他也毫不猶豫的給了德國人一槍;至於這一槍的後果,他顯然非常明了。

以雷諾上尉的話來講:Rick的感性藏在他的冰冷的外殼之下,而這個外殼是在他受到感情的傷害之後為自己形成的保護,也許是他為正義奮鬥的理想被擊碎的結果;於是Rick躲在其中,冷眼旁觀。不過,那個真正的Rick會聽從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而最終重回「戰場」。

Victor與Rick不同。Rick是一名戰士,Victor既是一名戰士也是一位領袖。他具有領袖的氣質,勇氣和能力,這從酒吧里馬賽曲擊敗德軍合唱的一場戲就能看出。此時酒吧所有的客人憤怒但是只是沉默,Victor走出來領大家一起合唱馬賽曲,此正是一名領袖的力量。Rick非常明白Victor在戰鬥中的作用,他們三個人的最終選擇,是由Rick決定。

對於Ilsa來說,不論她選擇與丈夫一同離開還是與Rick一起留下,對她來說都是背叛。而對於Rick而言,他幫助Ilsa與Victor離開卡薩布蘭卡的行動,不僅僅意味著他放棄了自己的所愛的女人,更意味著他有可能,並且願意為更重要的事情奉獻自己的生命。他們三個人的最終選擇,正如Rick最後對Ilsa所說:

「But it doesn』t take much to see that the problems of three little people don』t amount to a hill of beans in this crazy world.」

若用比較不招待見的話來說,Rick與Ilsa在最後的時刻捨棄了小我,三個人的愛情在戰爭與正義的大背景下已顯得微不足道。如果你仔細觀影,當Ilsa與Victor一起走向飛機的時候,眼中雖帶著淚,神情卻堅定,她已經明白了自己應該如此,並且為什麼應該如此。

他們擁有的又豈止是羅曼斯?觀影看到的難道又僅僅是他們的愛情?打動觀眾的難道真的僅僅是羅曼斯?

說過了三個主要人物,再說一名我喜歡的人物----雷諾上尉。

這是一名老狐狸,政治上,他八面玲瓏,他說自個兒是牆頭草( I am blown in the wind);作為警長,他收受賄賂,高價出售簽證斂財;對於女人,雷諾上尉的標準更為寬鬆(democratic),若是能與她發展點小小的羅曼斯,他是會信守承諾給她發放簽證的。不過這名老狐狸,在最後與Rick 「配合「放走了地下運動領導人,並放過了殺死德軍軍官的Rick。當老狐狸說出那句「Round up the usual suspects」,據說在美國影院放映的時候,觀眾哈哈大笑。大概是笑狐狸皮下原來是一顆人類的心。老狐狸的一貫表現與他最後關頭的人品爆發形成對比,抑之再揚之,更顯珍貴。

而對於Rick。Rick擁有過愛情,又失去了愛情,被愛情所傷,卻執著地在卡薩布蘭卡等待自己的愛人 (「 I am looking for water」);等來了愛人,卻冒著生命危險將愛人與「情敵」送上飛機。影片對Rick一抑再抑,直到最後Rick的捨棄,才將Rick的光芒釋放。

Humphrey Bogart正好適合Rick這個人物。Bogart絕對不是英俊小生,反而外形偏粗糙。他的說法方式也非常特殊,嘴唇張合不大,似乎咬著舌頭講話,語速偏快,語氣總是那麼平靜紋絲不動,換言之,他說話的方式很「酷」。雖然有著那麼冷且酷的外表,觀眾(至少我)卻在Rick初初出場就如同Renault上尉一般看到了Rick 冷冷的面孔之下的一顆渴水的心。人物外形與內心的對比,凸現了人物自身的魅力,也可以說,這是一種美。

不過這只是其對比之一。Bogart的外形與英格麗.褒曼的外形也形成奇妙的反襯。在我心中,褒曼是最美的西方女演員。其實細看她的五官,似乎並不是毫無瑕疵。比方說,她的鼻子似乎過尖,稍稍往前突了一點。而她笑起來的時候,嘴角稍稍有一點點歪,反而添了一份俏皮。臉稍稍偏短,年輕的時候還有點嬰兒肥。下唇豐厚,由此中和了她的眉眼的端莊氣質。她的面貌融合著端莊溫柔天真與一絲靈氣。

在《卡薩布蘭卡》中,對於英格麗.褒曼用光極為用心。當給人物特寫的時候,一般給褒曼三分之二側臉或者全側臉的角度(據說這是她最美的角度);眼部給光,讓褒曼的眼睛閃閃亮,尤其是當她眼裡有淚的時候,動人極了;從後方打光,讓褒曼的頭髮鑲著一道光暈。你去看她在卡薩布蘭卡酒吧與Rick在「As time goes by」歌聲中相遇的那一個抬頭,2/3側臉,眼中帶著淚光,美極了。

褒曼的柔美端莊與Bogart的粗糙冷酷形成奇特的對比,這樣的對比------ 也很美。

而片中還有其他的人呢,雖然筆墨寥寥,形象卻鮮明。胖胖的男服務生生是地下組織的成員,看到Rick的善舉,高興得要請自個兒的老闆和咖啡;薩沙來自蘇聯,他聽說了Rick的好心,跑出櫃檯狠狠地親了自個兒老闆兩口;就連yvonne,雖然吊上了德國軍官的膀子,唱馬賽曲的時候,眼淚也流的嘩嘩的。

電影,講故事;故事,關於人;戰爭,最終成為了背景;《卡薩布蘭卡》是一枚珍珠,折射出人性的光輝,穿透時空;六十多年後,在地球某個角落的平凡的人,觀影之後,仍舊被深深打動。

用Roger Ebert的話來說,《卡薩布蘭卡》是一部為那些相信人性善良的人們拍攝的電影。(Casablanca is about 「 humans who believes the good of human races.」)

卡薩布蘭卡,正是這樣一枚珍珠。

我不明白為什麼上週一會忽然找來這部電影重溫,當一切戰爭的背景換成了災難,當在此背景下,再一次相信了人性的光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