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Julien

2008-05-18 08:31:17

庫布里克+阿西莫夫=?


這部電影可以看作庫布里克和科幻大師阿瑟·克拉克智慧的結晶。看完了電影,突然想到如果庫布里克和另一位大師阿西莫夫合作會有怎樣的成果。當然,這三位大師都已經先後離我們而去,我的這個疑問也只能永遠的處於自娛自樂的狀態。

本身把科幻小說改編成科幻電影就是危險的事情。太多的例子告訴我們好的科幻小說不一定是好的電影劇本(例如沙丘系列),而好的科幻電影劇本很有可能是蹩腳的科幻小說(例如星戰系列)。

最主要的原因是電影和小說的表現手法不同。小說的文字有很大的概括性,收放自如,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像空間去填補不那麼重要的細節。而電影的每一個鏡頭都必須包含豐富的資訊(完整的圖像和聲音),這就對用電影手法表現科幻小說裡的現實中不存在事物提出了非常苛刻的要求,而這些想像之物無疑將是科幻電影中的大部份內容。例如小說中可以幾筆帶過的飛船,電影裡就必須用模型或者動畫製作出一個完整的形象。儘管阿西莫夫作為出版過科普讀物的大師,其作品中的「硬」成份毋庸置疑,但要還原出其小說中的每個細節,也絕對是件難事。相比較克拉克的作品,阿西莫夫的小說儘管其中太空場景可能會少些,但是一個由無數行星構成的未來宇宙帝國的背景恐怕能讓任何一個導演發狂(考慮一下各個版本的《沙丘》),更不要說《神們自己》這樣完全脫離目前現實的了。當然考慮到庫布里克的一貫作風和在拍攝本片時所作的充分準備,倒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很好的表現阿西莫夫小說中的科幻細節。

其實說科幻小說不能很好的搬上螢幕倒也有點武斷。另一位大師海因萊因的作品《星船戰將》就被范霍文很好的搬上了螢幕。儘管很多海因萊因的死忠認為為了取悅於電影評級委員會,這部電影是部閹割版。阿西莫夫的作品《我·機器人》也已經搬上了螢幕,但這部《機械公敵》正如其中文名一樣,主要是部動作片而非科幻片。作為一部電影,觀眾要求緊張的情節,絢麗的特技,精彩的打鬥和大皆大歡喜的結局。沒有對於大眾風尚即時的巧妙捕捉,相對沉悶的文藝片也難免慘敗的票房。簡言之,電影是要觀眾在漆黑的影院裡睜大眼睛去看,而不是時不時停下來去思考。這樣場面宏大但是節奏相對較慢的科幻小說就很危險。這一部《2001漫遊太空》幾乎就在挑戰觀眾的底線。如果沒有片中交響樂同宇宙蒼穹的天才型結合,如果第一部份舞台劇式的風格化表達沒有絕對精準的把握,那單憑著5分鐘的黑屏,20分鐘的時候才有第一句對白,這部片子可能就會是60年代的大濫片《地球戰場》。而阿西莫夫的小說甚至比克拉克的漫遊太空系列更加宏觀。如何把豐富的情節放進180分鐘以內,如何詳略得當的安排劇情,也是一大挑戰。考慮到庫布里克的大作《全金屬外殼》,我到相信這個於他而言不是什麼難事。

克拉克曾經說過,任何超過人類認識的科學將和宗教無異,這個觀點和阿西莫夫在基地系列裡的看法不謀而合。對於未知世界的探索,對於超出人類控制範圍的恐懼,對於極限的一次次嘗試,永遠都是科幻作家的主題。但是一個關鍵的問題是,對於人類社會的未來究竟應該抱著怎樣的態度。雖然阿西莫夫的小說中也提到了專指和壓迫,提到了超出人類控制能力的新科技所帶來的潛在的危險,但他總體上是樂觀的,他的樂觀建立在對於人性本質的認可。科學的發展和人類自身的提高是不平衡的,但最終的方向是一致的。而對於庫布里克,卻很難得出相同的結論。在本片第一部份里猿人充滿恐懼的去觸摸未知的黑石,400萬年過去,穿著太空衣的人類科學家懷著同樣的心情去觸摸那塊石頭。黑石為猿人帶來了「天啟」,立即隨之而來的確實殺戮,也許這就是人性嗎?400萬年後的科學家用在黑石前留影這樣無異於「某某到此一遊」的行為顯示自己的物質和傲慢。太空人同電腦下棋時,輕易的認輸放棄(這一點感謝前輩的影評)。地面人員欺騙木星任務太空人,為電腦預植了自相矛盾的程序。木星飛船太空人打算瞞著電腦自行其是。這些一切都大大地暴露了人性的卑微,最終結合成庫布里克對於人性的看法——那就是絕望。也許這才是庫布里克和阿西莫夫合作的最大障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