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致命突擊隊--The Devil's Own

与魔鬼同行/魔鬼同行(港)/致命突击队

6.2 / 71,608人    111分鐘

導演: 艾倫帕庫拉
編劇: 凱文賈瑞 David Aaron Cohen
演員: 哈里遜福特 布萊德彼特 瑪格莉特柯林 魯賓布萊茲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宋淼

2008-05-05 08:17:35

並非過度闡釋的闡釋


文華中心電影海報上寫著《與魔鬼同行》,演員卻是皮特和福特,也沒有說大名鼎鼎的導演李安,當時就覺得奇怪,還是忍不住和朋友一起去看了。結果,是我搞錯了,這部電影雖然和戰爭有關,卻不是南北戰爭,而是北愛爾蘭戰爭,和李安完全沒有關係,和史詩沒有關係,和大場面沒有關係。總之,是不能看半部電影的習慣叫我坐下來看完這部電影的。

看到皮特到美國的時候,我們確認這部電影和李安沒有關係,W就跟我玩猜結果的遊戲。我猜的結果是,皮特會死,他可能成功回到愛爾蘭,也可能沒有回去,但是他必須死,而福特扮演的警察卻不會死。雖然對好萊塢爛片有心理準備,W也提醒我香港那些大明星也曾經接過多少爛片,但這部電影從敘事節奏、故事結構、人物塑造、人物關係描述、運鏡、色彩,幾乎沒有一樣拿的出手,不過,文化中心的一幫小子為什麼在這個時候選擇這樣一部電影給我們看,我忽然受過度闡釋的職業誘惑,忍不住的把它從一部爛片中解脫出來,藉此安慰自己被浪費的兩個小時,也藉此將自己從那些一起看電影的人中間區別出來。

1.北愛和藏獨。

北愛問題到底屬於英國問題還是英國和愛爾蘭問題?這個問題站在英國、北愛、美國,一定會有不同的答案。就電影本身來看,皮特所代表的北愛行動,或者是極端的,應該被否定的,但是他的動因確實值得同情的,即便是無可奈何的同情。因此,第一個層面上,作為歷史問題的北愛衝突,是被美國看到的,是真實的,並且值得同情的。北愛問題顯然並非伊拉克問題,美國在北愛既沒有石油利益,也因為歷史的糾結不能有明確的結論,因此,作為一個國家的美國,會在和英國的交涉中同意英國來的特使緝拿皮特,並且任其處置,哪怕是消滅他。也就是說,第二個層面上,美國是理性的,中立的,以自我為中心的,無可奈可的。設若美國完全是中立,那麼我們就不大會看到後來皮特的行為,他也就會被編劇輕易的送給英國特派人員,那麼,編劇,作為美國立場代表的編劇,為什麼要讓皮特扮演一個類似孤膽英雄那樣的角色,甚至不惜破壞美國警察的形象?所以,第三個層面上,美國對北愛是同情的,甚至是縱容的。毫無疑問,縱容是有限度的,在政治正確和政治錯誤之間,美國也別無選擇的會在最後、最緊要的關頭選擇政治正確,頂多再附送一眼深情的回眸。第四個層面上,我們看到作為北愛危險人物,皮特所受的追擊由福特來執行,而福特的三重身份(愛爾蘭人、警察、因為皮特家庭受到危險的一般人)大大淡化了美國的態度;而皮特的失敗更多的原因則應該歸結於北愛自身的脆弱。

從《與魔鬼同行》一片,我們看到的是美國對待北愛和英國之間衝突的態度,或者原本可能的精彩的劇情,被政治正確先天的閹割掉了。那麼,從這部電影中,北愛和英國人的態度能否得到反映?皮特代表的北愛對福特講述了自己小時候的故事,慘烈的記憶,是一切看似不合理的現實的抗爭都變得合情合理,因此,即便同樣作為愛爾蘭人,福特和愛著皮特的女孩都給了皮特可能的新生活的選擇,皮特卻別無選擇的踏上回家的航船。就像馬爾克斯的《小酒館》中因為命運的力量而不得不站起身走出門去面對失望的人一樣,戰鬥,一直到死去,是皮特的宿命。有意思的是,雖然導演為了政治正確不惜犧牲掉作為娛樂和藝術的電影本身的精彩,但電影中英國人聲音的缺失,卻無意中暴露了美國人看似中立的政治正確的虛偽性。電影中英國人除了作為皮特在戰爭中的對手之外,作為電影的主要發生地,出現在電影的英國人只有英國特派人員一個人,其強硬的姿態,使美國和北愛站在一起,成為美國潛意識裡反對的對象,更不用說電影對北愛戰爭起源的解釋。這樣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皮特被塑造成傳奇電影中的孤膽英雄,而最後的失敗,有著強烈的輓歌色彩(電影最後,鏡頭從福特和皮特所在船上向後,逐漸變成遠景,畫面中福特駕駛輪船在海面上劃出一個美麗的弧線)。

北愛問題對美國的意義和CNN對藏獨事件的評議有沒有某種關聯?倘若我們以溝通的目的去看待這個問題,從美國文化,乃至西方文化的角度出發,就會發現,在中國人心目中理所當然的問題,在美國人那裡很有可能大成問題。西藏自身的特殊性及中共所代表的中國政府在冷戰之後的西方文化圖景的形象的交疊形成的圖景,無疑要比英國和北愛衝突所可能形成的圖景更容易讓美國人產生傾向性的解讀。同情弱者是人的天性,在國家政治倫理中同樣發揮作用,倘若藏獨和中共同時發出聲音,我們沒有理由讓美國乃至西方同情中共的立場。從我們的角度看,CNN及其他西方文化對中國的態度是錯誤了,但是從他們的角度看,這樣的誤讀,乃至是故意的誤讀,又有其顯而易見的合理性。因此,如果參考《與魔鬼同行》,美國乃至西方文化對中國的誤讀需要糾正,需要時間,更需要我們的努力,特別是中共所代表的中國政府的不屑努力。

2.是誰殺死了皮特。

世界上最殘暴的兇手都沒有一個拙劣的編劇的殺人能力強大。在《與魔鬼同行》中,皮特是被殺死的?我從一開始就猜想皮特會死,因為他是以西方社會眼中的恐怖份子的形象出現的,不管他的立場和動因多麼令人同情,都不能說服美國社會對一個恐怖份子網開一面。等到皮特因為福特的朋友準備拔槍而殺死他的時候,我知道皮特在劫難逃,因為他殺死了代表正義力量的美國警察,雖然這個警察身上有那麼些缺點,但是,按照福特的話說:「他罪不致死」。可以說,這樣的一部政治正確的電影,皮特從一出場就註定了結局,編劇唯一能做的調和就是對皮特的死法地選擇。

看過電影的人大概都會對福特所代表的線索表示疑惑,這個愛爾蘭裔的警察代表著什麼?他的三重身份其實暗藏深意,只不過由於藏的太深,又沒有將這些衝突從外部表現出來,因此顯得費解。福特作為愛爾蘭裔美國警察,警察和愛爾蘭裔的身份使皮特順理成章的進入其家庭,但是,其更重要的功能在於他的第三個身份,即代表美國精神、美國文化的美國人。警察代表了美國的國家意志,而愛爾蘭裔是美國為北愛精心選擇的一個更具有同情心的立場,從而避免一般意義上的美國及美國人對大洋彼岸的英國和北愛衝突的陌生感。那麼,電影為什麼用大量的篇幅去描述福特的家庭生活及作為一個普通美國人的福特的煩惱?在這裡,家庭生活和福特的煩惱使北愛和英國衝突的硝煙遠去,我們看到的是和平的美國的日常生活,有快樂也有煩惱。正是作為平凡人的福特表達了編劇的態度。作為警察,福特不得不幹掉皮特;作為愛爾蘭裔,其和北愛的血緣關係,使其一切做法值得懷疑;而作為平凡美國人的福特,其對皮特的態度更接近美國的態度:福特之所以捲入這場鬥爭,完全是被動的,他討厭對平靜生活的打攪,因此他必須採取行動,他需要將皮特趕出他的生活。因此,警察幹掉了皮特,愛爾蘭裔同情了皮特,而美國人註定要將皮特趕出美國——我們甚至可以有些過度闡述的認為,皮特的死亡和最後輪船的回歸是兩者只能存在其一的,回歸美國大陸的輪船上停放的只能是死去的皮特,至少是被征服的皮特。現在再來看電影最後的畫面,其中的悠然和安靜甚至是有意味的:美國重新回到旁觀者的角度,生活重新回復到平靜中來,雖然其中也有可能有衝突,但那顯然和北愛衝突相比是天壤之別。

除此之外,我們還要注意電影中的另外一個別有深意的場面:槍對槍的戰爭。福特的朋友之所以將偷東西的小偷打死,按照電影的說法是因為朋友之前受到小偷的射擊,激怒之下,不顧小偷已經扔掉手槍的事實,將小偷從背後擊斃。我現在已不能確認當時的鏡頭有沒有故意表現出朋友是否看到扔槍的舉動。對於朋友來說,對小偷的槍的唯一的辦法就是先發制人,結果卻是濫用了這種征服恐懼的權力。雖然是朋友殺了人,卻對代表美國警察形象的福特產生了重大影響,使他在為朋友撒謊之後考慮退休,可以說,這是一種兩敗俱傷的結果。或者是為了解釋朋友這樣做的合理性,編劇專門安排了一場家庭糾紛。在這場家庭糾紛中,一名移民男子拿著槍對著妻女,而福特和他的爭執中,槍真的響了。我們可以設想,倘若福特的身手稍有遲鈍,很有可能那兩聲槍響將結束一切思考,從這個角度看,朋友做的事情是合理的。

隨後,編劇安排朋友和皮特的對峙。皮特從車中爬出來,用槍對著朋友,而朋友下意識的想拔槍,結果皮特毫不猶豫的開槍。我們可以說皮特只是為了保護自己,而面對黑洞洞的槍口,朋友的動作難道不是為了保護自己?他們原本都是福特的朋友,原本他們並無生命層面上的衝突,卻因為害怕對方而先下手為強,也可以說,是皮特的恐懼殺死了朋友。福特和皮特最後的船上遭遇,他們兩個人就像是香港警匪片中個人情誼和幫派情誼糾纏的場面,一方面個人情感上同情對方,甚至是兄弟情深,另一方面又為了大義不得不親手滅親。吳宇森經典的白鴿加對峙的場面將這種衝突表現到極致,而在《與魔鬼同行》中,福特和皮特之間的感情因為恐懼和戒備,根本沒有條件展示那樣的浪漫,因為恐懼,他們不得不在第一時間使用自己對恐懼的征服權力,結果,他們都中彈了。如果,皮特最後的結果是死了,我們可以說,至少從表面上,是恐懼,對對方或者並非敵人的恐懼,殺死了皮特。編劇的這三次對比性的描述,想來不是沒有意味,那麼,他想說什麼呢?這叫人想到李安在《臥虎藏龍》中的表達:江湖裡臥虎藏龍,人心裡何嘗不是。編劇大概是想通過這兩次對比性的槍擊,來表達北愛和英國之間的衝突,一方面並不需要開槍,一旦開槍必然會兩敗俱傷,另一方面,他們之間的衝突表現為武力,其根源卻是內心,是彼此的仇恨、情緒、恐懼,使雙方同時將槍指向對方,他們本來只是想恐嚇對方保護自己,但是看到對方黑洞洞的槍口,巨大的恐懼使他們扳動了開關,而原本他們的對面,或者像已經扔掉手槍的小偷一樣沒有惡意,或者像福特和皮特最後的對峙一樣,他們具有相同的恐懼,和相同的悲劇結果。說到這裡有點沒意思了:槍解決不了這些問題,心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3.與魔鬼同行

    電影名字中的魔鬼是誰?記得一次又一次出現的餐前祈禱儀式,以及別有意味的成人禮中有關魔鬼的部份。如果我沒有理解錯的話,與魔鬼同行的人,首先應該是皮特及維護皮特的人,其次才是被捲進去的福特。而魔鬼除了宗教意味之外,主要包括戰爭、軍火商等以戰爭謀利益的人,甚至包括愛爾蘭裔法官。如果我們加入編劇對戰爭起因及其解決辦法的理解,我們也可以認為魔鬼是指人心。只不過,這要再看一遍電影,並對其中有關魔鬼的論述加以斟酌,才能確定,而我顯然沒有興趣再去接受一次折磨。

    倘若這個理解沒錯,那好萊塢真是將惡俗進行到底了。這不就是中國古代那些曲終奏雅、勸百風一的伎倆嗎?即便是大眾文化媒介的代表,好萊塢也不至於將全世界人民都看成引車賣漿者流罷。更何況,設若你的觀眾都是白痴,那你的那些細密功夫又留給誰看呢?難道說你原本想做到雅俗共賞,沒想到結果是兩邊不討好?活該。


從上面的分析看這部電影,其實編劇的針法嚴密,但是這絲毫不能掩蓋電影中更大部份的粗糙、惡劣的表現,包括皮特不費吹灰之力的艷遇,以及福特和皮特夜間在扯上那段令人作嘔的傾心暢談,以及皮特臉上那明顯做出來的眼淚。看這種電影的好處之一就是你發現你的智商其實並非你原本想像的那麼低,壞處是,你不得不面對那些對你忍受能力的惡俗挑戰,因為有時候他們的俗套在令人髮指之外,還令人髮指的敷衍了事,看起來有些破罐子破摔的意思——這多少使我們看到電影背後那些個數錢的手指頭及滿不在乎的眼神,毫無疑問,這將大大降低我們作為聰明觀眾的優越感,到頭來,我們還是被他們影響了、佔據了、利用了、鄙視了,並且毫不猶豫的拋棄了。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