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晴朗擰發條

2008-04-02 06:43:13

There is a way to be good again


那裡有重新成為好人的路。

這是《THE KITE RUNNER》(追風箏的人)里印象最深的一句話。看完電影版,這句話也被著重加強了。還有那句「For you , a thousand times over」(為你,千千萬萬次)一樣。

當然這不完全是為了電影而寫。小說是在火車上看完的。本想作為個晚上睡前的消遣,沒想到竟被吸引。最終擰開了床頭燈看到4點全部看完。感覺就是太適合拍成電影。雖然煽情,雖然有些套路,但不令人討厭。

後來看到電影海報,兩張。一張是棕黃色調,兩個孩子持風箏奔跑,一張是藍天下兩個搭著背,手抓一隻彩色風箏的孩子背影。深得我心。

電影看完,沒有想寫的慾望。也沒有差到我不願意提的地步。只不過簡直就是再看小人書的感覺。把書中內容縮減個四分之一配畫的那種小人書。既無創意,也無驚喜。中規中矩,倒也是聰明的做法。

看小說時就想像,那個放風箏比賽的畫面如若電影就需大肆渲染。 腦海里翻騰過一些鏡頭。蔚藍的天。無數巨大艷麗高高低低的風箏。孩子。人群。遠處若隱若現的群山。灰濛濛連綿的土黃色房子。

電影居然與我想像中的東西相差無幾,可惜就是欠了些壯觀和韻味。我本想這一幕應該如《哈利波特》那魁地奇比賽一樣拍的成功,這樣才算成功一半,可惜,不夠火候。

哈桑小男孩的選擇太過重要。要找一個阿富汗的哈扎拉男孩,且還要適合演戲,且還要是兔唇,實在是太困難。應此電影將兔唇這一項略去,也無可厚非。其實這個像中國孩子一樣的塌鼻樑哈扎拉男孩找的還真是挺招我喜歡,就是是否有些太過嚴肅。而阿米爾成年太帥氣年輕。老婆簡直是個阿富汗版鍾欣桐。偶像啊,偶像。這樣比下來小阿米爾長的怎麼就有些猥瑣= 。=

對我極具吸引力的阿富汗風景實際上大部份是在中國新疆拍攝。有的時候會看到回族人。飾演哈桑的孩子家長要求不要上映他被強暴的鏡頭,因為阿富汗人分不清哪是電影哪是真實。有些愕然。

當然,我這樣點評就實在過於膚淺。不過深刻的都在書里了。如若要說的話,就是電影更加突出了一副美國即天堂的邏輯思維,讓人有些作嘔。不過這是人美國人的大片,我們也無權說些什麼。

如果這本小說沒有政治,如果這部電影少談政治。我會更為喜歡。

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為你,千千萬萬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