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思考的貓

2008-03-17 20:26:57

人性黑暗的極至


    在2007年的大部份時間裡,《老無所依》可謂一騎絕塵,直奔奧斯卡典禮,直到年末,保羅托馬斯安德森攜隱居多年的丹尼爾戴劉易斯,殺出部《血色將至》,讓懸念又起。雖說,最終安德森沒有攪了科恩兄弟的好事,但是他的這部電影已經足以成為影迷津津樂道的佳作,同時也讓奧斯卡的評委們起碼下次評獎會對他已經有些補償心理了。
    《血色將至》的故事背景是我們熟悉的所謂「強盜資本家」的時代後期,這段時期的大亨們的傳奇、同時血腥的故事我們已經聽的太多,而片中的主人公丹尼爾可謂集當時資本家陰暗面之「大成者」。片子一開始,我們就可以看到一個堅韌的丹尼爾,拖著傷腿前行的橋段,其實這也是那個時候大亨們的共通性特點,堅忍不拔,耐力十足,認準了目標絕不放棄。當然,如果認準了目標,任何擋在這個目標前面的障礙,都會被丹尼爾們毫不猶豫的除掉。在丹尼爾這個角色上,一大亮點就是整部影片並不是聚焦於他的發家史來滿足人們的獵奇心理,而是著力於刻畫他的人性,讓一個人間惡魔的形象躍然於螢幕,讓人不寒而慄,卻又覺得這樣的人似曾相識。
    對於劉易斯來說,扮演任何角色似乎都不是問題,何況這次扮演的丹尼爾和他在《紐約黑幫》中的屠夫比爾有相似之處,粗魯、獨斷、不可一世。丹尼爾在片中總是一副不容置疑的架勢,我們可以注意到,常常在和他人爭吵時,他根本不管別人在說什麼,只顧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嗓門、加快自己的語速,自說自話般的要將自己的氣勢壓倒他人,也就是說他與他人從來不存在溝通,只存在征服。是的,丹尼爾時刻都是一副征服者的角色,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為此可以欺騙他人、可以威逼利誘,可以被人羞辱,所以,當一干大亨想來收購他的資產,誘以財富時,我們知道這是最無力的誘惑,因為對於丹尼爾來說,錢不是最重要的,正如他對他的「兄弟」亨利所說:「我只看人的陰暗面」,「這些年我的仇恨之火越燒越旺」,他在乎的更多是征服、是一次又一次的勝利,他將每個人都視為對手,他時而顯的彬彬有禮,為的是誘騙他人獲得利益;他時而暴跳如雷,為的是羞辱他人尋的快感,當得知被欺騙,居然有人想來征服他時,更是直截了當的肉體毀滅。總之,影片層層深入的揭示了一個顯的沒有人性和底線的人,他有著自己的人格魅力,但是卻是令人生畏的「魅力」。
    最能體現劉易斯的人性黑暗之處的莫過於他與自己兒子的關係了,他一直將孩子帶在工作的場合,表面上是為了鍛鍊孩子,視之為合夥人,但是真正關心自己孩子的人除非迫不得已是不會將自己年幼的孩子帶到工作中去的。當油田井噴時,他先是奮勇的救下孩子,但是一見油井起火,力馬撇下孩子,興奮的出去工作,此時他已經忘記孩子的傷痛,而是為發現了「石油海洋」而欣喜。當孩子耳聾後,表面上他擺出一副要花重金治療孩子的「關心」姿態,但是就像今天很多人猛往孩子身上砸錢,但是卻不花時間真正陪陪孩子而是忙於工作和社交一樣,丹尼爾的心還在征服事業上,甚至做的更絕,將孩子一人送走孤獨的生活,那一刻起兩人的關係其實就已經走到盡頭。父子決裂的高潮很值得嘴嚼,首先,兒子儘管其實有語言能力,但是仍然不同父親直接交流,而是打手語要他人翻譯傳達給父親,這個細節說明兩人已經無法順暢的溝通,就如,如果你和一個人近在咫尺卻絕少當面溝通,而是頻頻發電子郵件,接住一個中間媒介N個來回的交流時,說明這時的溝通問題已經不小。其次,兒子打手語,父親需要翻譯來了解資訊,而一個真正關心孩子的父母,如果孩子聾啞了,當然會自己學習手語與孩子直接交流,哪會要個中間人來傳達,由此可見骨子裡,丹尼爾根本不把孩子的快樂當回事兒,他和很多人一樣,藉口「沒有時間」來推脫自己的責任。最後,他的歇斯底裡的惡毒咒罵,更是讓他的形象徹底與惡魔等價。
    這部影片的整體基調是黑暗到底的,片中幾乎徹頭徹尾展示的都是人性的陰暗面,不但是丹尼爾,包括他的對手們也都不是潔白之人,以往常見的正義人士與惡人的不懈爭鬥我們沒有看到,更多是利益的醜陋鬥爭。神父和丹尼爾的交鋒可謂最突出的表現了那個時代的社會背景,從丹尼爾來到那片讓他日後發跡的土地開始,神父就向丹尼爾表達著自己的利益關切,他要教會得到金錢,同時要在採油開始前將自己置於一種神聖角色的位置,他在教堂也一副「跳大神」的邪教模樣,在片中他顯的也是利益薰心,同時多了些虛榮與偽善,顯的比丹尼爾更惹人厭惡,這也符合目前的很多情況,我們常常對一些暴富後出事兒的惡人在震驚之餘有些「欣賞」和羨慕,但是對試圖分杯羹的小人物總是態度決然的厭惡。神父在整部影片都處於被丹尼爾耍的狀態,被騙,被打,被殺,片中惟一一次他爽了一把的就是在教堂煽丹尼爾耳光的一幕了。但是,其實他仍在被愚弄,那不過是丹尼爾的欲擒故縱,以退為進,同時這個橋段將丹尼爾的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和忍辱負重表現的更加出彩。而忍辱負重為的常常是最後的復仇快感,最後一幕神父被羞辱至極,同時可憐的倒地,成為暴虐的丹尼爾的又一個征服記號。
    徹頭徹尾的黑暗,讓人壓抑的沉悶,這是整部《血色將至》給我的感受,丹尼爾一副惡魔形象,但是卻在那個時代取得了驚人的成就,哪怕在經濟蕭條時期,照樣生活安逸。當然,他失去了親情、沒有了朋友,最後孤獨的醉酒人生,人們常常看到這樣的結果就會說「有得必有失」、會深情的說這樣的人其實「失去了很多」之類。但是,實際上這常常是我們的自我安慰,我們難以接受這樣的人取得巨大的成功還消遙自在,所以我們總是要臆想他們的「痛苦」。安德森本片做的很絕的就是,是不是他讓丹尼爾也透出點良心發現,但是實際上很快告訴我們這不過是人性之惡的「技術暫停」,很快他又以加倍的惡來反饋社會。沒有朋友?他不在乎,能不斷的征服就成;與兒子決裂?他不關心,既然過去可以遺棄,也不在乎他主動離開,倒是成為競爭對手有些麻煩;將來會後悔的?他仰天長笑,那就等將來再說吧!黑暗已經深入他的骨髓,惡魔在那個時代是那麼如魚得水,最後,丹尼爾對管家說:「已經結束了」,什麼結束了,這引人聯想,樂觀些你可以想像是一個強盜資本家的時代結束了。或者,按照本片的基調繼續黑暗下去,這不過是丹尼爾的又一次征服結束了,不只是丹尼爾,是丹尼爾們,他們繼續征服著、魔鬼著。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f4d1bade2bfa1d5ccdbf1a31.html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