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The Motorcycle Diaries

摩托日记/哲古华拉少年日记/骑士日记

7.7 / 104,800人    126分鐘

導演: 華特薩勒斯
演員: 蓋爾賈西亞貝納 羅德里哥塞納 米雅曼斯崔洛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熊阿姨

2008-03-11 20:37:04

他是切,我也是格瓦拉


  上一週把《切·格瓦拉傳》還了,書老得要命,75年出版的,豆瓣的項目還是我加進去的。連著續借了兩次,前後放手裡有仨個月,但基本沒看多少,閱讀的過程很艱難,一小時連走神帶發簡訊能看上7、8頁,而且要命的是,總是讀著讀著一拍腦門發現——這一章原來讀過了呀!續到不能再續必須還的那天,又讀了一下午,落日西沉,又發現我應該看的是在三章以後……算了。書交給小齊代還得時候,心裡還長抒一口氣:「他媽的可算擺脫了。」所有的收穫只是再次證明了傳記和歷史就是我閱讀的禁地。

  三個月,只是把切的少年時代讀完了,也就是與《摩托日記》相同步的階段復習了一遍,看書的過程中,心裡總會不時地響起兩個聲音,一個是:「原來是這麼回事!」另一個是:「跟電影裡一點都不一樣!」……傳記有一些正史的味道,而這部《摩托日記》則沒有那麼嚴肅,《三聯生活週刊》曾這麼描述過這部電影——

  「2004年的好萊塢電影《摩托日記》是最成功的格瓦拉電影。它因為過份像個公路片而遭人詬病,又因為非政治性獲得商業勝利。電影以格瓦拉的《南美叢林日記》為藍本拍攝,講述了他和同伴阿爾貝托·格拉納多駕駛摩托車穿越南美的經歷。這段時光本身就非常像場冒險,他們將安逸、情感維繫與家庭拋在身後,去尋找新的地平線,或許想發現新世界,或許又帶著對自己的命運神秘而又確定無疑的認識,踏上了當年的西班牙征服者走過的道路。電影把格瓦拉塑造成個極具浪漫情懷的樸素年輕人,他的武器不是槍,而是既誠懇又不老實的微笑,他更加「在路上」,而不是左派。有批評者認為拍這樣一個電影就等同於只談希特勒是個素食主義者,是事實,卻不是全部的事實。電影編劇瓊斯·瑞沃拉說:「這是個關於尋找和理想的故事,他深知承載了對整個60年代激情的緬懷,每個時代的年輕人都需要這麼一個旅途中的故事。」而電影上映時的背景,是好萊塢的英雄片「前傳風」,格瓦拉連同超人、蝙蝠俠一同,向人們袒露了青澀時代。」

  「部份的真實」,這是對這部電影再準確不過的評價,然而又有誰能確保自己是真正的真實呢?不說切格瓦拉了,就拿卡斯楚來說,通過美國作家看上去已經很客觀的描寫,我們會發現這個配角其實也不是什麼好餅,也有暴政,有陰謀詭計和小算盤。但是近日所看關於菲德爾交權的報導中,這個卡斯楚完全是一個勇敢、慈祥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他是個可愛的白鬍子爺爺,他是古巴人民的主心骨,他始終代表著拉美人民的前進方向,他帶領人民鬧革命呀~就像從來不曾殺過那麼多人一樣。……用我家6歲攀攀的話說:「他到底是好人壞人啊?」

  有人說了,關於領袖,那得三七開,可誰去界定這個「三」與「七」?就是讓我們去評價一個朋友,心裡大體也是有一個主觀的好壞傾向的,總得先說一句「他人挺好的」,再接著碎碎念:「就是很小氣」云云。一個傳記作家和一個電影導演,面對切格瓦拉這樣一個神化的人物,「不屑一顧」和「五體投地」二者之間,總有一種情緒會佔上風。

  內心強大,目的明確,曾是一個不亞於史達林的殺人暴君的,是切。
  微笑靦腆,正義勇敢,總是衝動著不忤逆內心良知的好小伙,也是切。

——那我們相信誰?
——如果沒那麼必要,乾脆誰你也別信。

 
  我們根本無需讓切走下神壇,至少他到底人怎樣,我不關心,在毛澤東的故事都可以被廣電總急批准為《恰同學少年》的准偶像劇時,對一個1960年代就已故的外國革命者而言,是否要嚴肅對待,只是取決於你自己。我們只知道,和雷鋒頭像一起,印在T恤、印在煙盒、印在各種莫名其妙地方的切的臉龐是多麼的英俊。那張符合什麼什麼陰影理論的傳世照片已經完全變成了一個消費的logo,正如它絕大多數時候出現在我們眼前的那樣,它和他,是完全扁平的。關於切的電影,你可以拍得充滿衝突,拍得陰暗紀實,拍成滿是晃動的煙管與雪茄的拉美史詩,Whatever!但也完全可以塑造一個小白臉的切啊!他是斯文的本科醫學生、有著令人著迷的羞澀微笑,具有人文關懷,雖然人很帥,但tango跳得實在很糟糕,對對,還有一點令人憐惜的哮喘。螢屏裡的這個人物也有一艘曼波探戈號,也曾在痲瘋村里英勇地懸壺濟世過,更是騎過破摩托翻越安第斯山脈,只不過傳記里,富婆女朋友給的美元讓他亂花了,電影裡則是慷慨地送給了農民工夫婦。這是切,這也不是切,可以說這是「部份的真實」,也可以說,其實你們都是扯淡。

  我們所感興趣的就是騎摩托雙人旅那種「十八歲出門遠行」的詩意與青春,理想主義高於一切。我的豆列里把它和台灣環島的《練習曲》、凱魯亞克的《在路上》放到了一起(抱歉沒有其他例子了,類似的只看過這仨),精神核心都是一樣的,只不過這部作品披上了切的迷人外衣,用了他的名字,複製了他的一些經歷,而已。對那些從《摩托日記》中看到奮鬥,看到革命、嘰咯嘰咯留言的人,我只想用一種深切而充滿人文關懷的口氣對他們說一句:丫真悲哀。
  
  面對不靠譜的東西,要用不正經的態度去對待,別那麼介意,也別那麼迷信,就成了。

……
只是格瓦拉的傳奇對我,註定是一個謎了,
電影不可信,又實在是讀不得傳記。
哎,真憂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52a38901008y2u.html

ps:公路片明確的定義是什麼?

3.12
找到答案了:
公路片通常指,電影的敘事發展是以一段旅程為背景。
電影的主人公在占電影絕對篇幅的公路旅行情節中,完成生命體驗,思想變化,性格塑造。產生一系列的戲劇衝突。或者與別人的,與自我心靈的交流。

公路電影最初出現在美國,按照美國的電影類型細分法中,有種roadmovie,即公路電影,主要是以路途反映入生。 時代背景設定在20世紀,車輛成為冒險探索的工具;則受到現代主義的影響,主人翁在沿途所遇到的事件與景觀,多半是在為本身的孤獨疏離作註腳;公路電影裡的旅程,則多半是主角為了尋找自我所作的逃離,旅程本身即是目的,而通常發生的結果是這條路把他們帶到空無一物之處(nowhere),他們的自我也在尋找的過程中逐漸消失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