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終極警探--Die Hard

虎胆龙威/终极警探(台)/

8.2 / 944,641人    131分鐘

導演: 約翰‧麥提南
編劇: 羅德里克索普 Jeb Stuart
演員: 布魯斯威利 Bonnie Bedelia Reginald VelJohnson 保羅葛利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麥子程

2008-03-03 23:26:11

《虎膽龍威》中的攪屎棍記者。


昨天一口氣看了三集《虎膽龍威》(到底是虎膽龍威,還是虎膽威龍?),得出幾個結論:
1、布魯斯威利斯是史上最倒霉警察;
2、FBI探員和警察局長都是愚蠢;
3、記者都是攪屎棍。

在第一集中,老布正在與壞蛋生死搏鬥,那個操蛋記者把布魯斯威利斯的小女兒搬上了電視,差點讓老布永不翻身。第二集中,這個操蛋記者再次出現。以令人敬畏的敬業精神,通告了恐怖份子劫持機場的消息,造成機場大混亂。
《虎膽威龍I》拍攝於1988年,據說是為了影射1972年的一次舉世震驚的慘案。那就是慕尼黑奧運村事件。1972年9月,正值第二十屆慕尼黑奧運會舉辦期間,一天早晨,8名「黑色九月」武裝恐怖份子闖入慕尼黑奧運村以色列選手駐地,當場擊斃了以色列舉重教練、運動員約瑟夫·羅曼,另有9名運動員及兩名教練被當作人質,關押在慕尼黑奧運村31號樓。數小時後,德國警方想從樓頂爬入室內營救人質,卻發現,自己的行動被電視直播。而觀眾包括了室內的巴勒斯坦恐怖份子,導致營救行動失敗,9名人質全部死亡。西德警官1人死亡,另有好幾名警察受傷。
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很敬佩片中記者的執行力。那種為了挖掘新聞線索,無所不用其極的辦事風格,很對我的胃口。雖然在導演眼中,他們只不過是一群愚蠢、自以為是的傢伙。雖然他們將恐怖事件娛樂化的解讀方式,可謂「涼薄」,但卻堪稱敬業。

《虎膽龍威II》中,老布的妻子在飛機上質問記者男:你為什麼把我女兒搬到電視上,你傷害我女兒了!
記者男說:公眾有權利知道任何人的任何事。
老布妻子語帶尖刺的說:公眾只不過是你腳下的石子,你只有在需要的時候才會去踩著他們。
這句話很尖刻,但也很實在。「大眾的知情權」,很多時候,只能作為記者的遮羞布。第一集中,記者男面對大樓裡的恐怖份子,興奮的高呼,五套節目,你們等著後悔死吧!第二集中,記者男得知機場被劫持、飛機墜毀的消息後,自我陶醉的說:普利茲獎,我來了!
促使他行動的,絲毫沒有大眾知情權的影子,只不過是充滿銅臭味的收視率和普利茲新聞獎。就像許多人現在對教師這個職業感到痛心疾首一樣,「記者」身上的道德光芒褪去之後,許多人也有種世風日下的感嘆。很多人想不通,他們竟然也是一群苦力討飯的俗人。在他們身上各種急功近利的表現,絲毫不比那些炒房團、股民們少。我想,也許這才是觀眾討厭他的根本原因——是動機,而不是行為本身。

我想起以前看過的一部港片,杜琪峯導的,《大事件》。在《大事件》中,媒體被當成警匪雙方利用的工具。先是警察被拍到面對悍匪的各種無能表現,導致全市譁然。為了挽回警隊公信力,決定對抓捕行動現場直播。可惜,悍匪之所以叫悍匪,是因為他們並非吃素,警隊在抓捕行動中,處處受挫。這樣的鏡頭,當然要剪掉。然而,悍匪們把警察的熊樣直接傳送給了媒體。警隊的完美計劃,直接成了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在這些影片中,新聞媒體扮演了一個危險的角色:他們是攪局者。一般來講,事件中的衝突力量有兩種,一種是建設者,一種是反對者。他們構成了衝突的鋒面。正義與邪惡之爭,只看兩股力量誰更強,誰就能獲取勝利,獲取這個世界的統治權。但是,攪局者是橫生枝節的力量,它的存在,讓格局變得波譎雲詭,莫可名狀。它讓任何一方,都不能完全擁有這個世界。它對於建設者和反對者都是危險的。但是誰都無法忽視它的存在。

以我的淺見,這正是新聞媒體的力量。攪屎棍角色。
《大公報》有四不原則:「不黨、不賣、不私、不盲」,以保證自己的獨立性。如果我說《大公報》是攪屎棍,就太褻瀆前輩了。我的意思是,要當好攪屎棍,也並不是那麼容易。沒有「四不原則」,只能成為某種力量的附庸,成為大棒,連攪屎棍都比不上。

但話又說回來,攪屎棍是不討好的。
在第一集中,攪屎棍記者在萬眾矚目的直播鏡頭前,吃了老布妻子的狠狠一擊,牙都碎了;第二集中,這個可憐蟲被老布的妻子用電擊器直接打得口吐白沫,四肢癱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