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離魂--Stay

生死停留/弥留之际/离魂

6.7 / 86,108人    99分鐘

導演: 馬克佛斯特
編劇: 大衛班尼歐夫
演員: 伊旺麥奎格 雷恩葛斯林 凱特波頓 娜歐蜜華茲 伊莉莎白瑞瑟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花瓣上的人魚

2008-02-27 01:06:38

Stay for forgiveness


第二遍看Stay,距離首次看已經兩年有餘。最初是被電影的中文譯名(生死停留)和簡介所吸引:在生與死之間,尚且存在一種半生半死的中間狀態。因為聽過很多關於垂死體驗的靈異傳說,就以為這又是一部表現死亡幻覺的電影,以為故事真的是發生在某個無邏輯存在的異度空間。交錯重疊的幻象、光影詭異的空間、走不到底的旋梯、死而復活的親人、多次出現的場景和荒唐的對話,都把這個迷團雪球似的越滾越大。
 
作為觀眾,我仍然不由自主地跟著故事的節奏尋找那原本也許就不存在於故事本身的邏輯和線索,直到最後真相大白。我的理解是亨利在車禍發生後,強烈的內疚(又是一個guilt complex)和求生欲使他的腦電波影響了災難現場的其他人,通過共同的體驗和感染形成一種類似冥想世界的精神共生體。
 
在這個世界裡,任何事發生都不足為奇。現實和冥想世界聯繫的入口就是亨利,且兩個世界人物出現的時間順序完全並行:冥想世界時時出現的救護車鳴笛聲和風聲是亨利垂死時在事發的高架橋上聽到的聲音;總是以仰視角度拍攝薩姆是因為現實中躺在地上的亨利是以仰視角度觀看他;路過的母子、精神病人的胡言亂語、留聲機里薩姆的聲音也都是對現實的重現。
 
第二遍再看,也許是積累了比較多觀看心理懸疑和精神分析類影片的經驗,才發現這種解釋尚不夠深刻。車禍中亨利的父母和女友當即死亡,亨利親眼目睹這一切,產生了內疚的心理,希望自己能得到原諒。於是整個故事——亨利的夢境以forgive為核心展開。萊拉錯把薩姆的名字叫成亨利,薩姆在懸梯底看到車禍時亨利女友甩落的戒指,萊拉看到寫滿亨利名字和forgive字樣的畫布,凝望著亨利的父親走向天堂之門。這些都暗示著夢境中的精神病醫生薩姆和其女友萊拉實際上都是亨利本人,人物角色的轉換符合夢的運作機理。而夢境中出現的其他人皆是車禍現場的旁觀者。
 
亨利向薩姆求救的目的即是通過一種隱蔽的方式尋求內疚感的解脫,在薩姆(也就是亨利自己)的幫助下卻得到了死而復活的父母的原諒。除此之外,夢境還滿足了亨利的幾個願望:希望女友不認識自己而改變在車禍中喪生的命運,希望自己的生命可以在薩姆和萊拉身上得到延續,希望通過在21歲生日前自殺而挽救其他人的生命。值得一提的是,Beth Levy,第一個到達事故現場並再三強調沒有移動亨利的女人,在夢境中被分解成兩個人:Levy——拋棄亨利的醫生,以及Beth——薩姆的病人,患有精神崩潰。
 
寫到這裡不得不提精神分析類影片經典之作的穆赫蘭道,同樣是描述夢境,一個是因死而夢,一個是因夢而死。同樣是探討生命、死亡、意志和希望,相比之下Stay倒還顯得簡單易懂很多了。前幾天還看了一部機械師,虛實交錯,懸念迭出,這類題材的電影是我的最愛,想必能拍到沒有硬傷需要編劇、導演和剪輯師非同尋常的功夫。
 
只是影片結尾處似乎留下了疑問,既然薩姆和萊拉是亨利的自我投射,現實中的他們為什麼會記得夢境裡的事呢,這樣看來似乎冥想世界的解釋又有其合理性了。或者如同亨利所說,整個世界都在一個夢境裡。當我們以亨利的視角鳥瞰整個高架橋時,誰又能說現實並不是十導演呈現給我們的一場夢而已。

博爾赫斯在《環形廢墟》里提出宇宙由夢創造的模型。宇宙是魔法師的一個夢,或者他是宇宙的一個夢。夢和夢又嵌套在一起,如同兩面相對的鏡子創造出無窮多個世界來。而在電影中,導演把觀眾帶進一個無限而混沌的迷宮,而觀眾卻幫助導演最終完成了這個開放性的夢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