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George H

2008-02-09 19:03:23

試論關於童話敘事的典型情感敘述


這是一個童話,也是一次人們心靈情感的總結性敘述。
童話,這該是所有看完電影的人的第一詞彙。一切的元素都充滿著童話故事中的美麗與浪漫,一次意外的邂逅促成愛的果實、一個單純的shop boy為愛人長途跋涉尋找流星,心存歹念的王子們為爭奪王位爾虞我詐、以及流星公主與小男孩的傳奇愛情。不論哪一點都無不展現出豐富的美妙想像所帶來的童話感受。這些情節的敘述使得整部電影始終保持著較高的緊張性,似乎找尋不到任何平淡不堪的橋段。人皆有童年,作為一部童話電影,《星塵》用幻化與浪漫的情節勾起了人們幼年關於王子公主故事的幻想與滿足。
然而,在激動人心的童話故事背後同樣還傳達了人們的情感敘述與觀念表達。在潛移默化中,宣揚與強調了情感類型的輕重主次,似乎在說:什麼是最重要的,什麼是被唾棄的等等。當然,這些觀念在過去的童話中已經被說明與敘述過。只是《星塵》則試圖把一切的情感層次在同一個故事中展現出來,猶如一幅概括示意圖,閱讀了它,那生活的大概就已然黑白分明了
故事的中心人物便是那個從天而降的美麗流星女,三類人群試圖尋找並獲得她,以滿足自己的需求。
險惡用心的王子們象徵著名利的慾望。他們彼此為了爭奪王位的繼承權你爭我奪,互相殘殺。他們代表著視權力與金錢高於情感的一類。這樣的人於現實中是一種可怕的存在,而於故事中則被演繹得可笑、愚蠢與醜陋。生前彼此自相殘殺,死後的鬼魂們卻回歸兄弟手足的情誼,蹲坐一起戲看生者們的繼續爭鬥。其實,他們沒有仇恨,只是被權與利衝昏了頭腦而已。
黑暗女王們象徵著渴望青春永駐的慾望。她們雖然生老不死,面容卻因歲月滄桑逐漸醜陋,心灰意冷的她們生活毫無樂趣。她們同樣沒有情感的存在,美麗的自己才是生存的唯一目的。三人雖為姐妹,卻沒有姐妹情深的關係,相互之間存在著利用與欺騙。一同尋找流星女的行動只是一次利益趨同的結果。同王子們一樣,她們是自私的存在!
Shop boy 則像徵著獲得愛情的慾望。這是三者中唯一為他人而行動的一類。他代表著純真的情感,為愛貢獻一切的態度。當然,這樣的態度並不成熟,他並未真正了解自己真愛的存在,不過他畢竟有別於自私的王子與女王們。所以,故事的安排讓他先獲得了流星女,讓他戰勝了王子與女王,讓他懂得真愛的存在,以及讓他最後獲得了美滿的結局。把所有美好的事物以絕對完美的狀態結尾,好得近乎無懈可擊,這便是童話最典型的特徵所在。
三方勢力為同一目的開始爭奪的大戰,其中所採取的手段也是黑白分明,清晰可見。王子們依靠威脅、欺騙與毒殺獲得目的,黑暗女王們則依靠可怕的模仿與操控一切的慾望奪取目標、而為愛驅使的shop boy 則即便手無寸鐵,沒有任何魔力,也同樣能夠勝人一籌,或先一步發現流星女,或於危機處拯救流星女,或在死亡的邊緣受到一次次的幫助與救援。這樣的協助,編劇絕不會放在王子與女王們的身上,因為不符合人們內心情感意識傾向:在我們心裡正義與邪惡的分水嶺明確清晰,所以絕不允許黑暗的一方獲得只有正義的人群可以獲得的善良救助。試想,如果電影本身安排了一場某某神力幫助黑暗女王們獲得了流星女的心臟的戲份,恐怕整部電影就會徹底遭人唾棄與否定,其實影片本身可能依然符合邏輯,只不過作為接受者的觀眾無法於內心接受在虛構的童話故事中存在邪惡戰勝正義的悲慘結局,其實類似的場面在現實中可能存在,也絕不允許其玷污了心中那片理想化的天地。
故事還試圖敘述親情於生命的重要,在shop boy陷入危機難以自救的時刻,他的母親則成了拯救者的重要代表。細看電影會不禁發現。正是母愛的力量讓她的孩子保全了真愛——流星女——沒有慘遭殺戮,也正是母親的身份,讓他最終當上了一國之君。然而,這樣偉大的感情,卻並未像愛情那樣在故事中表達得那般浪漫與強烈,它只在危機出閃耀而出,或者只產生實質性的作用,沒有任何炫耀,甚至平實無華。
愛情,則是整個故事的主旋律。整部電影存在了4段所謂的愛情。Shop boy 父母年輕時的邂逅(作為故事鋪墊,不著重敘述),shop boy痴迷鄰家女的衝動愛情,鄰家女與傲慢紳士的愛情,以及shop boy與流星女患難與共萌生的真摯愛情。結局最著重渲染的當然是最後者的情感。彼此從相識到相戀,每一個過程都得到具體的敘述。這儼然是一種對於愛情觀的肯定,真正的愛情不應該莽撞衝動、也不應該為物質的誘惑而決定,它需要共同的經歷,彼此的理解與感知。真正的愛情會明亮閃耀得猶如流星般燦爛!!
《星塵》絕對是一部將童話情感進行宏觀敘述的作品,它將所有關及人們心中理想化的情感追求在同一個故事中全然展示,劇終後所產生的那份激動與快樂都是出於一種完美化的結局所引發的振奮與滿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