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lair

2008-02-06 11:58:50

獻給PTA:天才少年長大成人


曾經的天才少年PTA長大成人了。喜歡他的電影的人都叫他PTA,而非保羅·托馬斯·安德森。37歲時,這個孱弱的、病歪歪、鬍子拉碴、爛泥一樣的前天才少年,慢悠悠、懶懶散散地拿出來第五部作品,現在的他早就不是少年,甚至「年輕導演」都不太適用於他了,但是,他還是嚇了我一大跳——前20分鐘,從一個集結號式大搖臂開始,不斷地挖,不斷地工傷,不斷地往鏡頭上飆血飆石油(從這裡總算看出來,他平常果然是跟Quentin Tarantino那幫流氓混在一起的人),一句話也沒有,完全沒了PTA往日囉囉嗦嗦四五條線互相嘟囔的聒噪氣,卻非常有言之有物地將背景交代得清清楚楚。

變得更多的是敘事結構,過去的鬆散和平行交錯沒有了,教科書一樣的Epic模式,主角鮮明,甚至配角,嚴格來說也只有兩名,其中一名(也就是假弟弟)幾乎無需表演。而且這一次PTA根本沒想花力氣去交代閒雜角色,不是他沒有這個耐心,要知道,PTA的立家之本就是群像塑造來著,所以很多人說,《TWBB》的阿喀琉斯之踵是它是一個one-man show,竊以為這完全是一句不負責任的廢話——試想如果此片中的老百姓們也如《Magnolia》中那般糾結煩惱沒完沒了,或者像《No Country For Old Men》一樣各自賣弄,這戲還怎麼看?

另外,也許大家似乎都特別迷戀丹尼爾·戴-劉易斯,很多人的影評里,除了他根本看不到其他。Paul Dano的演出多麼出色,也許有那麼點用力過猛,但這部電影的前提設定就是集體猛用力,略微超越了現實主義,這也是PTA一向的風格。

還有人說Jonny Greenwood給《TWBB》寫的配樂故弄玄虛喧賓奪主。故弄玄虛我實在聽不出來,倒是和故事配的灰常貼切,真正是為了電影寫的配樂。喧賓奪主更加是無稽之談了,最誇張最反傳統的兩段要數燒井架和敲油管,可是誰會在這兩處走神?!作為JG第一部正式的電影配樂作品(之前的《Bodysong》只能算玩票吧),起點實在很高。從這張專輯裡至少看出,他對絃樂的把握越來越成熟,也許,這位曾經在「哀求」下進入Radiohead的小雜工未來會走出更寬闊的道路。

最多人說的是,PTA開始跟過去告別了。好吧。如果這樣說,難道他不是一直在告別?他從沒拍過一樣的東西。我沒看過他的處女作《雪梨》,但是之後的四部作品彼此之間有多少擺在明面上的共同點呢?但這些都是PTA,一個喜歡Altman和Scorsese,喜歡西部片,喜歡洛杉磯,喜歡閱讀,也喜歡動筆的熱血青年。終於,不正經了十多年,頂著「頑劣青年」的帽子在電影圈玩了那麼久,他開始向優質電影致敬。但那些自以為料定他會就此擁抱主流電影,開始向「殿堂」邁進的人不用費神了,他根本不是那種人。沒準,明天他又會繼續鼓搗一個神經病片,像《Punch Drunk Love》。如果說他有他的堅持,那就是「好看」。儘可能的好看,把從別人那兒學來的東西全用上也無所謂。

還有人說《TWBB》的深度不及《No Country》,也許這是最可笑的點評——什麼是深度?是可以拿尺子來衡量的嗎?一個討論的是社會變遷世風日下,舊人看不懂新人的悵惘和悲哀;一個討論的是貪慾和道德,資本的累積和宗教的清洗之間的鬥爭,以及複雜而龐大的美國石油開採史。請問到底哪個深哪個淺?

《TWBB》是一部真正考驗導演功力的電影——正是因為角色少,故事線性,同時還相對鬆散。如何同過僅僅一個人道出一個時代,甚至是幾個時代的變遷興替,對PTA這樣過去作品並不算多的導演來說,實在是挑戰。

就現在PTA來說,《TWBB》肯定算得上是一部偉大的傑作,但關鍵是,這部電影告訴我們,他的未來更不可限量。10年前他拍《不羈夜》的時候,誰能料到連Altman本人都會在臨死前把代他完成最後一部作品的重任交給他。Altman曾經預言,《TWBB》會是一部傑作,可惜,他連看一眼粗剪版也沒趕上。結果,PTA把《TWBB》獻給了Altman。老人家應該很欣慰吧。至少,在《TWBB》之前,我還曾懷疑PTA除了借鑑和亂來到底有沒有真正成為大師的本事,現在,我絲毫不懷疑,如果70年代生的這批電影人中會出現一個大師的話,那肯定是他。

補充兩句:
如果要說這部電影有敗筆,我想首先就是丹尼爾·戴-劉易斯,他太著名,太深人人心了,錯誤地吸引了太多戴-劉易斯的個人影迷去看這部影片,繼而評價這部影片——然而,這部電影可不是給這些人喝的那杯茶。


最後:
這是一部讓人看後很長時間都無言以對的電影,本來不想寫評價,怕自己太主觀,並且本來就一言難盡,但發現滿眼都是一些不著調、不靠譜、不負責任還的所謂評論,忍不住貼一些瑣碎的辯駁觀點而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