嘩啦啦
2008-01-31 04:51:39
《我曾伺候過英國國王》:小人物 大歷史 殤
《我曾伺候過英國國王》(捷克)2006
導演:傑里閔採爾
影片的創意很高明,通透的將一個國家的民族之痛用最最草根的智慧予以展示。一個小人物所經歷的時代變遷,對應著整個民族的衰落,震撼得不得了。更可貴的是,這個電影不是在如醉如痴的哭訴恥辱,不是在義憤填膺的追求理想,而是在運用人類大腦中永存的智慧在分析事情,在隱喻現實,在鞭打靈魂。
這個高點的強勢力量使影片在小人物的喜怒哀樂、小人物的亂世求生、小人物的靈魂回歸中展示了整個民族衰亡的真實與無奈。因而,影片基調所產生的衝擊力完全在於這個故事的核心——餐廳服務員迪迪,這個小到不能再小的小老百姓。
晚年的迪迪被發配到不毛之地苦役,清苦的環境曾經也是一派繁榮。在這裡的老人回憶著時代變遷、歷史盤踞的整整一生。按照迪迪的性格,於是我們發現,在一個普通人眼中的龐大歷史是如何面對,如何經歷的……。
年輕的迪迪有著異常不符合標準的身材和相貌,比芸芸眾生還差一些,也有著比較他人更發達的智商和情商。因而,迥異於世俗的這個小個體的生存能力和思維模式使這個傢伙與眾不同。但他實在是太渺小了,依附於他人的生存定勢以及小人物能夠做到的人之常情要他看到的還是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於是,這個不是民族英雄、不是救世主的普普通通的小人物其實只能用八面玲瓏來形容。
一個八面玲瓏的草根從站台小販發家,藉著察言觀色的靈巧發達到「百萬富翁」。這種經營性的個體發展並沒有證實這個小男人是個利慾薰心的投機分子。相反,在大眾的觀感中,迪迪是一個一心向善的人。他的向善代表了貧苦老百姓的一生夙願,賺到錢,過好日子。在迪迪將價值連城的郵票隨風飛逝之前,他總是可以將金錢、美色以及權利處理到為自己服務。這些時候,他沒有愛、沒有情、沒有什麼人性的觀念在支撐,有的僅僅是賺取錢財的取之有道。於是,從小販、街頭咖啡廳、富翁俱樂部、國家級餐廳到納粹生育中心,都有他用聰明換取的金錢和聲譽。那時,他的夙願是立志去作百萬富翁。
迪迪在影片中一直在重複著他的遊戲,將硬幣丟到地上。於是,那些小有錢財閒坐的咖啡廳座客、花費很多錢應酬的商人、根本不把錢當回事的官員都會撅著屁股去揀。這個現象告訴我們,這些擔當國家棟樑的人物的內心都是怎樣的一種垃圾自我。這些掌管國家財富的人們成就了自我的貪慾,也成就了迪迪的人生。可是,捷克這個國家可能遭遇的民族性潰敗是永世無法磨滅的。德國人越來越近,有些我們自己曾經的「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意思。人民在反抗,如高級侍者為代表的愛國者。政府在妥協,用紀錄片迷惑自己的無能。終於,捷克變成了納粹德國。民族淪亡,國家淪陷,那個侍者用紳士的風範和高尚的風骨讓人激動和崇拜。
迪迪一生中的女人緣毋須多說,但凡美女屢見不鮮。從妓女到高級妓女,就是不見愛情,只有情愛。所以,善良的迪迪路見不平救下德國小女人以後,這個青春健康的女性勢必成為他的最愛。而這個最愛,一心向著德國,一心向著納粹政治,被洗腦,而且一直在認真的去洗迪迪的腦子。可憐的迪迪的確是好人,為了愛義無反顧,用八百年沒整明白的族譜換取純種「良民」的身份,忘卻了國家,被朋友們愚弄。而作為無為的生存者,迪迪確實很聰明,已經聰明到將國家政治都在為自己服務的境界。於是,觀者看到了這個內心不安的小男人與納粹小女人儀式化的做愛中希特勒那張醜陋的臉。
無法去迴避這一幕帶來的震撼和噁心。老百姓就是這樣在政治面前被同化,信仰堅定的扭曲人性。這種可笑的定論在不可笑的年代很可笑。然而,在那個年代之中,哪個人卻不是那樣呢?不是身體力行,就是口是心非。個體在體製麵前,人性在政治面前,真實與荒誕卻合而為一,不可否決,也不可撼動。小女人義無反顧的去了蘇聯戰場,臨行前瞬間的人性回歸也沒有讓迪迪得到真實的愛的滋潤。再見時,女人已經從內褲里掏郵票了。這個轉變讓人感到悲痛和竊喜。後來,女人死於非命,留下了郵票。後來,迪迪成了夢想中的百萬富翁。再後來,他被帶紅箍的人們帶進了監獄。在獄中,迪迪終生希冀的同類們卻不曾理睬過他。
導演傑里閔採爾在展示迪迪的回憶時,活靈活現的運用了諸如默片等風格化的影像,生動逼真,惟妙惟肖,實乃大師手筆。在展示現實的影像中,深色系清冷的畫面對應了人物的滄桑變遷。這兩種藝術手段活生生的將原著小說的味道更清晰的表現,一個活潑好動,一個深沉內斂。一個人的青春和年邁,一個民族的曾經和現今都歷歷在目。小人物迪迪的一生在歷史溝壑中浮浮沉沉。而影片及原作的命題——我曾經伺候過英國國王,就是一個小人物對於自我的一種評價,一個草根說我曾經如何如何的大眾心態,而民族的沉浮則從這個小人物心中展現。
用小老百姓的善良幻化整個時代的變遷,《我曾經伺候過英國國王》這部理性與感性結合的完美電影展示了社會背景無聲無息。人性在升騰,在整合,在尋求突破和前行。在這個刻意弱化社會、政治、體制的電影中,唯一可信的還是人性美的永恆,唯一可信的還是善良人性對於國家的關注和救贖。而這部電影和原著小說的好看,還是在於用人類智慧高度反思人類的愚蠢,而不是更愚蠢的去繼續什麼。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