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關鍵危機--Rendition

反恐疑云/关键危机/死亡引渡

6.8 / 58,225人    122分鐘

導演: 蓋文胡德
編劇: Kelley Sane
演員: 歐瑪麥瓦利 瑞絲薇斯朋 Aramis Knight Rosie Malek-Yonan 傑克葛倫霍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盧驕陽

2008-01-24 06:23:21

輿論監督與政治


一開始就交代幾條線索和主要人物,接著是爆炸,然後是幾條線索平行敘事,像《巴別塔》導演擅長的結構,這些線索逐漸彙集,達到電影的高潮。類似這種結構近幾年已經很常見,沒有什麼新意。有新意的是在平行的敘事結構中加入故事時間的交叉錯落,給觀眾了一點意外。

反恐逐漸成為好萊塢的熱門話題,想要有所突破,必須有所側重。為了給家人報仇才投筆從戎的恐怖份子也滿懷兒女情長,在法律和正義前受不了靈魂拷問的年輕探員最終違背了命令、因為長得像中東人而被誤會的可憐中產屈打成招,這些都不新鮮。本片的主要切入點在國家安全和個人權利的平衡上。

美國是號稱法制社會的,被捕的嫌疑人有權打電話,見律師和家人。而在911之後,在國家安全的名義下,執法機構的權利擴大,相應肯定會侵害到公民的合法權利。你總不可能給恐怖份子打電話通知同夥的機會吧?可是如何平衡嫌疑人權利和國家安全之間的關係呢,似乎這是一個很難調解的矛盾。在電影中,參議員助手和CIA高管有一場對話,集中的討論了這一個矛盾。一邊手裡是911報告,一邊手裡是美國憲法,這是一個兩難困境?

當然,觀眾總是同情弱者,畢竟在眼前一個被嚴刑逼供的嫌疑人和7000個有可能被恐怖襲擊的公眾面前,我們更關注眼下這個遍體鱗傷的人。於是,最後正義戰勝了邪惡,被冤枉的人終於得以平反昭雪。可是在結尾字幕出現前,我倒是很希望那個埃及人真的和恐怖份子有著某種聯繫。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能總是靠某個人的良心發現,畢竟不是每個受害者的老婆都有當參議員助手的舊男友,畢竟不是每個聯邦探員都會把正義放在首位。政治制度和法律總是會有漏洞,自以為最民主的美國也不例外,這也正是輿論監督的意義所在。相比之下,我們有更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前有孫志剛,現有天門城管。每年美國的人權報告都在指手畫腳,每年我們的政府都在表示抗議,可實際上我們的確差很多。現在值得慶幸的是,輿論監督,特別是網路正在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從廈門PX到上海磁懸浮,網路成為民意表達的一種通道。在曾經驚艷的焦點訪談也日益主旋律之後,網路成了輿論監督的大舞台,力量更大,更徹底。某些當權者企圖用網路實名制這樣的手段來限制來自群眾的聲音,實在是應該讓他好好去學學大禹治水的故事。

回到電影。本片對明星的使用是比較到位的,在這樣的群戲裡,大明星很容易被觀眾傾注太多的注意力,而忽略了其他的演員,我覺得這部電影把握的比較好。可是相比演員的優秀表演,剪輯的節奏感和配樂好像要差一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