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4月3週又2天--4 Months, 3 Weeks and 2 Days

四月三周两天/月周又天/堕胎日记

7.9 / 63,319人    113分鐘

導演: 克里斯汀穆基
編劇: 克里斯汀穆基
演員: 安娜瑪麗亞瑪琳卡 Laura Vasiliu Vlad Ivanov 亞力山卓‧波多遜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幽窗冷雨

2008-01-16 17:48:34

《四月三週兩天》:那一天,做了一場噩夢


文/幽窗冷雨

《四月三週兩天》蘊含著異樣的希望與失落,在齊奧塞斯庫政權的最後日子裡,動盪與恐慌隨處可見,導演克里斯蒂安·蒙吉在一定程度上復原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羅馬尼亞塵封記憶再度被翻開,優雅自在的長鏡頭緊隨女主角歐蒂莉亞,穿梭於學校、旅館、男友的家以及窮街陋巷之間,冰冷的色調、蕭瑟的景物和幽閉的空間,在線性的時間推移里,傳達出一種無處可逃的悲涼。影片開始於一缸死水裡一條久未餵養的金魚,那是一個困頓的意象,同時也是一個富滿生命力的隱喻,一個生存與失落並存的矛盾體。這正好對應了1987年的羅馬尼亞,在柏林圍牆尚未倒塌之時,這個位於巴爾幹半島上、多瑙河邊的國度,實際上處於一種獨特的與世隔絕狀態,僵化專制的政治統治下,危機四伏。導演用極度寫實的鏡頭,重現了那個時代人們的生活狀態,音樂被最大程度摒棄,蒼白落寞的對話中傳達出無限寂寥與辛酸,階級差別明顯、官僚主義盛行、黑市交易湧動,黎明之前,這段黑暗的記憶刻骨銘心。
那個冬天異常蕭瑟,嚴密政治監控之下,街上愈顯荒涼,零落的行人、短促的犬吠以及綿長的警笛聲,營造出一種驚心動魄的驚悚氣氛。影片圍繞一個墮胎事件展開,但事實上指涉的並非墮胎那麼簡單。在其背後關於生命與生存的反思更令人動容。自1966年避孕與墮胎被齊奧塞斯庫政權明令禁止以來,人們即喪失一種基本權利。一方面擺脫不了性愛的天性,另一方面在自己種下的苦果面前痛苦不堪,就如同嘉碧塔一樣,掙扎於未婚先孕的苦楚之中,並且把自己的好友歐蒂莉亞拉下水。禁止墮胎源自於對生命的珍惜與關愛,在這裡卻成了扼殺人性的口實,在所謂人多力量大的偏見中,演繹著一幕又一幕令人扼腕的慘劇。嘉碧塔柔弱,歐蒂莉亞堅韌,而兩者最終都統一於對命運的無力。在男權社會下,女性形同玩偶,所有努力都無法逃脫宿命的偏見。那個喪盡天良的密醫貝貝先生,正是這男權社會的縮影,在前往旅館之前,他可以對其母親表現出本有的關愛,在旅館中對待這兩個困境中的女孩時卻判若兩人,頤指氣使,並以性要求脅迫。人性的兩面在此被體現得淋漓盡致,那種獨特的時代環境,剛好成了罪惡最好的溫床。貝貝先生的醜惡更表現在完事之後,對這兩個血淚斑斑女孩溫和又充滿關懷的對話裡,一切彷彿並未發生,而他恍若救世主一般光明磊落。
導演的深刻在於,他勾勒出在那個特殊時代里,普通人是如何變得邪惡起來,每個人都在濫用自己手中的權力,即使小如一間旅館的前台工作人員,要訂到房間,也必須買黑市的高級香菸賄賂。壓抑的環境包藏著無限慾望和令人絕望的道德淪喪,謀求自由成了難以實現的奢求,甚至成了引人犯罪的陷阱。嘉碧塔因追求自由生活而秘密墮胎,而這實際上是以犧牲自由為前提的,同時也直接危害到好友歐蒂莉亞,一切看似巧合和並且充滿誤解,其實無非是社會為她們設下的圈套罷了。在社會壓迫之下,欺騙、懷疑、背叛成了生活常態。歐蒂莉亞的悲劇在於,她執著於事實真相,種種謊言在其面前層層剝落,她見證了黑暗中人性最虛偽和醜陋一面。更可悲的是,置身其間,歐蒂莉亞無能為力,男友家中一席談話,更讓她夢想徹底幻滅。克里斯蒂安·蒙吉在此用了一個十分出色的長鏡頭,表現飯桌上的百態人生。鏡頭猶如一雙犀利的眼睛,穿透一個個偽善的面孔,直指事實真相。這群高級知識分子是如此陳腐頑固,表面看來恍若道德衛士。事實上,他們才是真正的壓迫者,不用懷疑,這群人與與那傷害歐蒂莉亞和嘉碧塔的貝貝先生一樣,都是那些體面的醫生之流、社會的掌權者。在他們眼中,歐蒂莉亞的工人階級背景完全不值一提,讀理工科系又是如此名其妙,而在長輩面前吸菸更是大逆不道。整場戲在一個鏡頭裡完成,角色們進進出出於鏡頭所構建的框架中,而框架的中心正是歐蒂莉亞。她如坐針氈,整個過程猶如經歷一場漫長的審判。歐蒂莉亞幾次燃起發作的衝動,卻不得不暗自壓抑,所有憤怒,化作對男友的控訴與眼中的淚光,除此之外,再無選擇。
在這裡克里斯蒂安·蒙吉提到一個關於責任的話題,在他看來,所謂的責任無非是男權社會所創造出來的曼妙謊言罷了,即使溫和如歐蒂莉亞的男友,在真正的責任面前,也無言以對,設法逃避,在歐蒂莉亞的質問之中不知所措。這讓觀眾懷疑,假如歐蒂莉亞懷孕了,男友是否真的會負責?在那個崇尚「教養」和「名譽」的家庭里,他又能否負責?歐蒂莉亞在嘉碧塔的經歷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明晰了自己的未來,與此同時她也是墮胎法令的受難者。在殘酷的現實面前,愛情是如此脆弱虛無,那一刻她無限絕望。衝出男友家的那棟大樓,奔走在陰暗的街道上,她開始嘔吐了,這正是她所經歷的一切,所有東西都令人作嘔。
影片充分展現出導演出色的場面調度能力,雖然整部片涉及的場景並不多,但銜接流暢自然,大膽自信的長鏡頭帶著觀者一步步深入那個獨特的歷史時期。氣氛營造上,一種緊張、複雜、危機重重的氣息躍然紙上,劇情絲絲入扣、人物塑造精緻完滿,它們共同構建起一種如影隨形的恐慌和無形壓力。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影片後面,歐蒂莉亞處理嬰屍的細節。旅館中,鏡頭久久凝視屍體,那是一個令人坐立不安的場面,這個在畸形的社會壓迫下逝去的生命,包含著太多無奈與悲哀,這就是現實,沒有人能夠選擇。接下來是歐蒂莉亞帶著嬰屍神經質地飛奔在街上的場面,黑暗的街道上隱藏無限殺機,警察、狗、流浪漢……所有一切都可能葬送她來之不易的自由,直至最後她把屍體按約定扔進指定的垃圾桶里時,才鬆了一口氣。而這裡扔掉的是永遠的失落,那是一個無法癒合的創傷。
鏡頭回到旅館,一場婚禮正在舉行,人們正在安慰那剛剛打完架的新郎,歡快的音樂響起,一切顯得荒誕可笑。餐桌上,在驚懼中回過神來的嘉碧塔點了不少飯菜,準備飽餐一頓。歐蒂莉亞卻胃口全無,時間仍在繼續。就如同開頭那滴滴答答的時鐘響一樣,晝夜不捨地奔流。困頓、壓抑、痛苦、甚至死亡都會過去的,那痛苦的經歷,不過是藍色天空裡飄來的一朵黑雲,終究還要飄走,而生命依舊頑強的存活著,只是有些東西,徹底地遺落了。那一天,做了一場噩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