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冥婚淒談--Epitaph

奇谈/冥婚淒谈/Epitaph

6.2 / 1,143人    98分鐘

導演: 鄭范植 鄭植
演員: 金寶景 李東奎 金太祐 晉久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嘩啦啦

2008-01-16 06:29:46

《奇談》:亂世 唯美 鬼故事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當年,小林正樹的《怪談》為恐怖片添加了一種具備純正東方特徵的新模式。這樣的電影以風格獨到著稱,其實是整合了多方資源的結果。影片故事多取材於百姓街頭巷尾相傳的鬼故事,耳熟能詳的程度深為民間所體貼。這些故事不僅在於鬼魅力量所帶來的恐慌,而是寓情於理的將大眾處世哲學深化,通過藝術手段的掌控剖析美化深化了這些本來低俗的鬼故事。譬如說,女鬼的復仇其實關聯悽美的感人戀情;譬如說,遇鬼的人多因私慾過重而遭到報應輪迴;還譬如說,精緻的影像構圖從而使簡單的內容得昇華到匪夷所思。

這種典型的寓教於樂並美學出眾的影片完全區別於好萊塢作品中的感官刺激式的鮮血淋漓以及骨肉的支離破碎,很具備內蘊。陳可辛等人的《三更》系列其實就脫胎於《怪談》這樣的經典影片。保留了三段式的結構,將恐怖元素之外的愛情、靈異、人性、社會、唯美等元素統統整合一起。因而,大眾在看這樣的電影時,得到的不僅是與生俱來的恐懼感受,而且因由情節的披露而得到唯美的感動和內心的反省。而且,由於精簡的故事產生的影片長度的縮短使影片質量更依賴於導演功底。在這樣的影像中,美學和藝術的昇華是關鍵,敘事則退居二線。

韓片的倣傚潮流一直沿用了好萊塢電影的整個體系。無論敘事結構、演員安排以及美學形式都是好萊塢味道,幾乎所有韓國大片都是如法炮製。07年,韓片素質直線而全面的大幅下滑,純屬這種複製能力的日漸萎靡與自身風格發展的瓶頸之間遲早要爆發的正常現象。就是因為如此,這部倣傚於日系同類影片風格的《奇談》反到顯得分外搶眼,成為一部口碑不錯的有著神秘東方氣息的韓式非主流鬼片。

 

影片選擇的時間和空間本身就具備一種悲涼之感,日本殖民地時期的首爾的一家醫院。影片似乎三段式的鬼故事,卻有著漸近式的升級,完整的表述了東方輪迴世界中的鬼魅。戀屍一段的「冥婚」很東方,屬於傳統的東方鬼故事;拯救女孩和無影妻的故事則明顯借鑑了驚悚片的傳統套路,一處是心理頑疾,一處是精神分裂。《奇談》的與眾不同之處是導演兄弟二人將故事中的人物通過漸進的方式緊密的聯繫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徹底的決絕的鬼世界。這種鬼世界在導演唯美和超現實的影像中,有著非一般的審美意境。而且,這種審美是必須讓人相信的。好在導演控制局面的能力尚可,一步一步推進而出的懸念、驚悚以及必要的恐怖場面帶動了劇情發展。

《奇談》中的鬼魅其實很有趣,沒有敵手。因為,影片要講述的決不是鬼,而是人。這些終究被神鬼吞沒的人有著共同的特徵——因過份執著、眷戀而變得扭曲的人性。從始至終被鬼新娘陪伴的敘事者,為獲得唯一的被愛而發生車禍的女孩,和因失去摯愛而精神分裂的女醫生,統統的被同樣境遇的惡鬼追魂。因此,影片敘述的主題其實是相當絕望的。在以輪迴報應為基調的東方文化中,這種鬼故事的產生往往是民間經受災難、民心灰暗之時流傳的。可惜,導演雖然有意借用了非常時期的絕望心態,卻沒有進行必要的聯繫。而且,影片的筆墨多數都在圍繞情節進行敘事,完全忽律了為影片進行命題的工作。

是的,片中的鬼魅本就是冤死的(在1942年新娘被害兇手抓不到;女孩的母親嫁的是日本人;醫生在給日本人做手術時被病人殺死。),死前都剛剛擁有幸福。被鬼所吞噬的人也是如此。在觀者以為影片的時代背景毫無作用的時候,才明白影片中的人為何對厲鬼束手無策,甚至心甘情願的與鬼永生在一起。《奇談》的政治隱喻可謂是含而不露。

好在《奇談》的形式美還算出眾,導演幾乎將一切素材都認真的演練了一番,尤其對於情感戲。第一段故事中春夏秋冬的鏡頭切換,唯美且言之有物;第二段故事中,女孩見鬼的詭異場景,可以視為病人的心理世界;第三段故事中,光影中浪漫實在充滿著愛與驚恐;這三個段落都是故事的點睛之處,為影片的基調作了好文章。如《奇談》這樣借鬼說情的電影,確實需要高超的美學造詣營造虛幻的恐怖世界。這幾場悽美的情感戲,完全暗合了影片結尾那句「那個年代,我們還相信永遠在一起。」

 

其實,在影片關於愛與真情、善良與感動、忠誠與依戀等等美好的背後,導演之所以讓鬼魅肆無忌憚,人聽之任之的被動。也還是因為,角色們的心理都擁有扭曲的自私的愛或依賴,都對物有所戀,而不懂得生命的真正意義。人的一輩子終究不是為等待死亡而來,而是需要有一種感激生命、享受生命的正視命運的勇氣。因而,《奇談》就如《怪談》那樣的鬼故事一樣,留下了對美的依戀,也存在著必要的反思在其中,以激勵人們看清自己,好好活著。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