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碧海藍天 The Big Blue

碧海蓝天/碧海情深/夜海倾情

7.6 / 48,240人    168分鐘 (director's cut) | France:132分鐘 (original cut) | USA:118分鐘 (edited version)

導演: 盧貝松
編劇: 盧貝松 Robert Garland Marilyn Goldin
演員: 羅珊娜艾奎特 尚馬巴克爾 尚雷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King3

2008-01-07 00:45:04

AIDA


AIDA是威爾第的一部歌劇。
AIDA是高亢綿長的女高音。
AIDA是自由潛水者團體。
AIDA是向海洋的敬意。

為了寫影評而寫影評是一件荒唐的事情,為了雜志和部落格而寫影評是一件功利的事情,為了感動而寫影評是一件多餘的事情。我相信一部好片看完之後剩下的是良久的沉默,你有過講述的衝動,但只是一幕幕閃過那些烙印在記憶裡的畫面,語言一句一句都是語無倫次,最後只能小聲的說一句:好片。那麼我相信,《The Big Blue》是很合適給予如此真誠而單純的評價的電影之一。

但是在唐突之餘我還是必須有話要說。

呂克•貝松一個導演界的傳奇人物,因這部1988年拍攝影片披上了深藍色的光環,從此進入世界導演大師行列。在這部影片裡,我們可以看出他的理想主義色彩,整部影片裡充斥著純粹,純粹的顏色,純粹的理想,純粹的感情。他以後導演的很多大片,票房戰績優越,英雄美人爆炸高科技,雖然成功的進駐好萊塢,卻如同快餐一般無法回收利用。無權責怪什麼,人可以選擇自己成功的方式,如同張藝謀的《英雄》,你可以說他故事膚淺情節扯淡,但你不得不承認,這個片子就是商業成功。
所以「就片論片」, 呂克•貝松說《The Big Blue》是他最滿意的片子,我雙手贊同。

中文翻譯過的名字總是欠缺考慮,片面強調片中某些部份,或者乾脆張冠李戴。《碧海藍天》就有此嫌疑,這個名字把整個片子渲染的像愛琴海風光片。其實整部片子表達的重點是感情,是人性。Blue是在說大海,也是在形容人心。這是一部非常誠實的影片,即使是藝術化的處理了自由潛水這樣一個項目,傑克與競爭對手恩佐,與喬安娜,與大海的感情卻真實的幾近殘酷。
傑克當然是影片的中心人物,他是一個純粹的自然的化身,他不愛競爭,不愛浮誇,甚至不愛人類,他只是深刻的迷戀著海洋,把海豚當作自己的夥伴。整部片子也正是由傑克的三種感情之間的矛盾構架起來。第一部份,是傑克與恩佐的關係;第二部份,是傑克與喬安娜的關係;第三部份,是傑克與以海豚為代表的海洋的關係。

一、傑克與恩佐
開篇的黑白光影,水面的粼粼日光,海豚音夾在薩克斯和電子音樂的和聲中間,漫長的航行,只是這樣,你就已經不想把眼睛離開螢幕,有誰不曾被海洋的夢魘纏繞,希望終老於海邊?然後清瘦的男孩出現了,在陽光下他的眼睫漆黑,臉上露出與年齡不符合的早熟與隱忍。他縱身跳入大海……他是海的孩子。與海邊長大的孩子一樣,他被大海遼闊的沉悶的迴響吸引,並把大海當作遊樂的場所。但不同的是,大海對他有偏執的寵愛,與所有被寵愛的孩子一樣,你在他身上看到的是與生俱來的優越感。而他遇到了恩佐,一個剛一出場就把他當作對手的人,一個他摯愛的朋友,在15分鐘的黑白故事的結尾,傑克父親的死亡把傑克與恩佐緊緊的連接在了一起。
但是大海對於他們來說並不相同,恩佐心目中的大海是要被征服的對象,是力量和成就。而傑克本身就是大海的一部份。他與大海一樣蔚藍而單純。他們是朋友但無法互相理解。恩佐是世俗的人,世俗的人無法逃避誘惑,財富女人和名譽,他獲得了人們所定義的成功,他是世界記錄的保持者,他執著於他的成功。但是為什麼他會選擇大海作為他成功的載體,連他自己也不是很明白,就像他不知道為什麼要把傑克當作他的對手兼朋友,他是那麼的想要征服他,又是那麼的想要保護他,了解他。人類漏洞百出而自以為是,但正是因為這種無意中流露出的自大和荒謬,我們互相認同了彼此,我們把這種缺陷叫做人情味兒。恩佐是一個非常有人情味兒的人,他喜歡做孩子王,喜歡名譽和財富。哥們兒義氣和小小的鄉巴佬氣質,間接「敲詐」了10,000美元的欣喜,發音不夠標準的英語,麵條上的小把戲,看到日本隊員在潛水之前就嚇得幾近昏厥,他毫無掩飾的嘲笑……讓•雷諾飾演的是一個世俗的人類,他不完美,但是很人性。
人性之中存在著對未知事物的追尋與貪戀,開始的時候,我們無知無畏,向未知發起挑戰,未知只是回頭看我們一眼,傾國傾城。我們的生命何其短暫,不能夠理解未知與我們之間的距離,以為踩上板凳就能抓住她的光芒。很快我們認為我們征服了,因為未知沒有一點抵抗,就接受了我們小小的佔有。如同進入了海洋,你以為你佔據了她的空間,其實只不過是被她包容。大海對恩佐來說是未知,傑克同樣。恩佐20年後再見傑克的時候,對他說:我知道你想打敗我。但是傑克只是說:你是最棒的。最想要競爭的對手自動放棄了比賽的資格,恐怕是每一個好勝心強的人最不願遇到的情況。其實傑克並非真的豁達到不在乎名利,而是他的心裡本來就沒有名利。恩佐教他去追女孩,教他工作,他像一個初次踏入社會的孩子一樣對什麼都保持著旺盛的好奇。於是他們兩個就像一個無知的小男孩和一個無畏的大男孩,當他們在海底工作的時候彼此露出了頑劣的本性,在這個時候他們是相通的,是與世隔絕的,任憑外面的人怎麼驚詫怎麼叫囂怎麼鄙視,他們是這個世界逃學的孩子。
本質的不同導致現實的悲劇,執念於根本不該執念的靈魂終究徒勞無功。恩佐只是想用數字證明他比傑克優秀,也許證明了以後他就可以佔有,而這種慾望終究導致毀滅,他忘記了傑克比他更加受寵。在臨死的時候他明白了他的無能為力,他第一次屈服了,接受了海洋的包容,接受了失敗的事實。「是的,你說的對,海底是一個更加美好的地方。請把我放到海里……」他如是說。於是我們看到傑克把他放入海洋,緩緩地緩緩地下滑。他成為了海洋記憶的一部份。

二、傑克與喬安娜
個人認為喬安娜是這部影片裡塑造的最有生命力的角色。也參看了不少評論,有人對喬安娜的出現產生懷疑。她跟海沒有關係,似乎只是一個看客,一個多餘人物。
在「世界中心城市」的辦公室裡,在語言不通的火車上,在廣袤的雪原包裹之中的小屋裡,在寬大的衣服和蓬亂的頭髮裡,喬安娜是一個被城市塑造的堅強女性。她擔負著與男人一樣的工作重擔,承受著一個人的感情空虛。她是城市女性的代表。
相信她曾經有過很多迷亂的夜晚,party的霓虹之後,短暫的溫暖之後,每每回歸到淒涼和絕望,城市誘惑太多而變化迅捷,她一定早已以為自己看破了所有的虛偽感情,所有的逢場作戲。她的臉上呈現出城市女性特有的老練和不耐煩。感情的遊戲規則是不能動心,決不能付出信任。
但是從她看到一身紅衣的傑克潛入一片茫茫冰雪的時候開始,她打破了禁忌,她以為看到了最美麗的體溫,聽到了最誠實的心跳。當她遞給他咖啡的時候,他說:「我們是不是見過?」「你和別的女人不同。」她以為這是幸福的門票。以致於沒有在意他說那句話「In the sea?」也許在他的眼裡,她不過是一隻陸地上的海豚。
喬安娜欺騙了自己的上司爭取到了看傑克潛水的機會,傑克也沒有辜負她的期望愛上了她,而這種激情只是使她更盲目的投入了她的全部。她忘記了城市的虛假繁榮,準備全身心的投入到這個藍色的懷抱中,但是迎來的只是夢境的破滅。
開始是童趣的玩耍,因為傑克,喬安娜對大海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所有的追逐嬉戲對她來說就像是美妙的假期,除了藍色,一切都失去了光彩。恩佐的小小嫉妒,宴會,媽媽的麵條,3個人拯救海豚的行動,一切都像是回到了幼女的時代,那個時候,她一定也是一個頑劣的女孩。傑克把他錢包裡的照片給喬安娜看,他的家人居然是海豚,「什麼人能有這樣的家人?」他在她的懷裡痛哭。這使她認定她要保護他。女人總是容易把同情和愛情混為一談。但在她們的第一個晚上,傑克就半夜失蹤了,等她找到海邊,只看到他的衣服和跳躍的海豚。一夜漫長的等待,最後等來的話只是,「我在跟海豚玩」。她看到了她與傑克之間的深邃海溝,對她來說大海只是假期的承載體,而對傑克來說大海就是生活。她失望了,她的理智讓她回到了原來的城市。但是愛情總是最美好的修飾,她是那麼輕易的原諒了她所認為的背叛,那麼簡單的說服了自己回到他的身邊。只因為一個故事,「你知道怎麼才會遇見美人魚嗎?要游到海底,那裡的海更藍,在那裡藍天變成了回憶,躺在寂靜中,你決定留在那裡,抱著必死的決心,美人魚才會出現。她們來問候你,考驗你的愛。如果你的愛夠真誠,夠純潔,她們就會接受你,然後永遠地帶你走……」是的,這是一個足夠感人的故事,一個為感情獻身的故事,但是這個感情的載體本身就不可能是一個人類。人類沒有那麼巨大的神秘感,神秘到足以讓人探究,終其一生。
也許男人註定要為了理想獻身,也許女人註定要忍痛成全,其實只是世界觀不同。女人看重家庭多於事業,男人則相反。喬安娜看到那個西班牙來的單身母親的時候,就已經被預言了未來。「你有那種表情。那種想要一個孩子的女人的表情。」喬安娜不以為然,她認為不論怎樣,都會幸福。然而海上的風向是詭譎的,漲潮之後只有退潮的落寞。厭倦的心情不知不覺的衍生出來。也許只是進門的那一瞬間,坐下的那一瞬間,翻開雜誌的那一瞬間,傑克產生了厭倦。喬安娜對他來說已經沒有了禁區,而她一旦張口索取,就被理解成為冒犯。傑克是一個孩子,所以任性沒有責任感,只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付出感情。而喬安娜說的「我想要一個孩子」,對他來說是一種侵佔,他用狠狠的扣上雜誌來表示他的拒絕,完全不考慮對方的心情。喬安娜不肯清醒,她堅持要把她懷孕了的消息告訴傑克。然而傑克不想聽,他潛入大海的深處不回頭的遊走了,像一隻遵從本能的魚,人類的感情不能打動他的心。他說「很難找到一個浮上來的理由」,喬安娜跟他對峙「我也很難找到一個留下的理由」,但是在她心裡其實已經認定了答案。
恩佐的死徹底摧毀了傑克對陸地的留戀,他想要跟隨他永遠的成為大海的一部份,在夢魘裏海水淹沒了房間,從天花板墜下的海平面,是整部電影中最懾人的場面之一,傑克伸出手去,藍色的海水就和他結成一體。萬劫不復。喬安娜對他大喊:「我是真實的!」傑克的感情覺醒了,但大海就在身下,引力巨大,一隻手的力量何其渺小。喬安娜也終於接受了現實,人類之間的感情脆弱不堪,一旦開放就馬上腐壞。她放手了,並且加上自己的祝福,從此這個傷口要經歷漫長的結痂,不能回頭。

三、傑克與海
在15分鐘的黑白片裡,小傑克曾問過「媽媽呢?」,叔叔說她回到原來的世界了,「女人就是這樣難以琢磨,就像大海。」由此可見傑克小時候成長在一個男性角色為主的世界裡,缺失了母愛的他,把海洋當作了自己的母親。海洋對他來說就是一切,食物,樂園,家庭,甚至墓穴。
由於喬安娜和恩佐,傑克開始希望了解女人,了解有女人存在的家庭。在濕漉漉的西西里海岸小城裡,他發覺了自己的對家庭的困惑,有恩佐和喬安娜的生活是絢爛奇妙的,如果說他生活的顏色是藍色,那麼這個時期就如同喬安娜手上的氣球,輕盈而絢爛多彩。他試圖了解人類的感情,他頭一次對自己把海洋看作家庭的觀念產生了動搖。然而海洋已然成為了他的家人和他的一切,即使他偶爾產生了叛逆,孩子最後總是要回家。在他進入喬安娜身體的時候,他腦海中看到的是在海洋中暢遊,非常神奇的高潮體驗。這種發自本能的體驗,使他認為自己愛著喬安娜。而當他一次又一次潛入海底之後,他明白了海洋給他的高潮體驗要比女人給的多的多,所以,他的短暫叛逆,最後只是成就了更多的依戀,以致於最後他想要跟大海永遠的融為一體。他無需像恩佐一樣挑戰海洋的極限,他本身就是海洋的孩子。
人類真的能夠達到這種無我的境界嗎?其實仔細追究,傑克應該是一個心理扭曲的孩子。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學認為,孩童時代的經歷會對一個人的一生產生決定性的心理影響,由於兒時生活里沒有女性,他缺乏跟女性相處的經歷。又由於父親早逝,他更加失去了人類的親情。他拒絕接受人的社會,是少年留下的偏執。但是他沒有攻擊性,相反的非常善良,因而使人愛憐。喬安娜就是這樣,看到他世界的缺陷,於是產生了母性的憐憫。傑克看到恩佐的家庭,於是對自己的生活產生了懷疑。他嫉妒恩佐,但並不自知,只是把這種嫉妒演化成了比賽的競爭,把舞台選擇在他最為自信的海底。他打敗了恩佐,但他沒有快樂,相反的非常失落,他的世界建立在關係而並非名利上。於是他失去了自己在人類中唯一信任的同伴,同時失去了進人人類社會的唯一途徑。於是他的平衡被打破了,他要徹底的逃離人類的世界,而對他來說,最安全的的地方就是海底。他選擇了自我放逐。

三個小時的藍色調,是光與水的遊戲。也許我不應該從人類的感情方面解析這部影片,因為當每個人看到蔚藍深邃的大海的時候,心中激盪起的,會是一種超然。在這中超然面前,人與人之間的種種糾葛不過是污濁的水坑,是我們不假思索的邁過去的小障礙。所以最後片中所有的人都服從了大海的安排,曲終人散時,我們感覺到的不是悲哀,不是人性的殘酷,而是更加深沉的愛戀。而那廣袤的藍色,也將隨著海豚的笑語,慢慢滑向記憶的深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