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色,戒--Lust, Caution

色戒/色戒/色戒

7.5 / 45,285人    157分鐘 | 148分鐘 (edited version)

導演: 李安
編劇: 張愛玲
演員: 梁朝偉 王力宏 湯唯 陳沖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艾小柯

2007-11-01 17:26:35

三看《色|戒》


本來不想把李安的電影《色|戒》與張愛玲的小說放到一起來評論,因為正如我在先前的影評中所述,電影已經是藝術加工上的藝術再加工,從政治的角度看它究竟有幾分忠實於史實,有沒有「正確」的刻畫抗日革命者等等都是近乎荒謬可笑的評論方式。但這樣的比較近來似乎有越演越烈的趨勢,有些話,也到了非說不可的時候了。
    
張愛玲的小說儘管也是同一個故事,但敘事角度與電影的差異是很大的。王佳芝在書中是絕對的主角,簡單的情結與形形色色的人物,包括易先生,都是圍繞著王佳芝的個人悲劇來展開的。儘管故事的背景是抗日,但這個故事卻可說是完全脫離了抗日的大背景的,它可以被放到任何一個歷史時代去加以改編,講述王佳芝作為女人在理智與情感當中的掙扎。性愛對於王佳芝只是豐滿情感強烈程度的註腳,強烈到在任務的最緊要關頭能夠為了感情「什麼都顧不上了」。在這樣的寫作目的下,性愛的細節並沒有必要被細緻刻畫出來,用「洗了個熱水澡」一句傳神就足夠了。而書中的易先生,從頭至尾對待王佳芝的感情都稱不上是愛,那僅僅是一種感動,是一種人生得一紅顏知己的得意,並沒有愛情。王佳芝磨劍十年,功虧一簣,為的卻只是那一瞬間的感動,為的是一種連愛情都算不上的不平等情感,著實可憐可悲。張愛玲表面是依據鄭萍茹刺丁的事蹟杜撰了一個類似的故事,實質上是從某個側面來刻畫她自己所體會到的一種強烈掙扎——明知不可,但放不下,掙不脫,泥沼沉陷,無從遁逃。與其說張愛玲的《色。戒》在為漢奸開脫,不如說張是在替自己開脫,替自己分析在男女關係這場戰爭中,她為什麼輸得那麼徹底。
     
而李安的《色|戒》,卻比張愛玲的多出了很多的層次,通過令人玩味的細節來展現了一個大時代的悲劇。
     
初看《色|戒》,我注意到的自然是李安依照張愛玲的故事所細膩刻畫的王佳芝,她的痛苦與掙扎被毫不留情的剝離開來展現在觀眾面前。這一點《戒不掉的痛》已經說得很清楚,不再贅述。
        
再看《色|戒》,注意力被吸引到很多書中沒有的細節上,這些,便是李安對這個故事的個人解說了。比如電影中張秘書的作用,儘管是以「藏」為主,但有很多次「露」得也很明顯,在電影開場,張秘書告訴易先生日本人擅自取消了已說好的約會二是要他第二日一早去見面,易不悅,上車離開,張秘書站在機關門口冷眼遠望車子離開;王佳芝在上海搬入易宅,到房間取給易太太的禮物,與張秘書照面,張又是一幅冷漠而神秘審視的面孔;最後張對易報告對學生間諜的偵察,並說沒有向易早匯報是因為「您跟王小姐的關係」等等。通過張秘書,電影把張愛玲僅僅用於描述男女關係的「虎與倀」擴展到了易身上,而易兩次「自白」(一次在汽車上,另一次在藝伎店)就是更明顯的提示了。
      
除了張秘書與易先生,電影在對另外五個抗日青年的刻畫上也是相當有匠心的。這五個人作為一個有機整體,除了起到對王佳芝一線的輔助實現作用,其內部本身也充滿了層次。鄺裕民是最有個人理由來抗日救國的,所以他在片中的表現是從頭至尾都很激進堅決,刺殺易先生也是他首先發起的;剩下三位男同學中,富少年輕氣盛,對革命的單純美好嚮往讓他也相對激進,不惜使用父親留給自己的救急基金來經濟支援刺殺行動,但當行動進展緩慢受到挫折的時候,他付出的直接成本最大,所以也是第一個喪失耐心的;胖子革命的決心其次,基本是四平八穩的中間派,起到轉承與凝結整體的作用;抱著機會主義玩玩心態的是梁潤生,他革命其次,隨大溜玩樂為主,並沒有什麼殺敵救國的堅定信念,所以小團體在海邊射擊為行動沒有進展而沮喪的時候,只有他會說出「先找兩個容易的殺殺,再不殺就開學了」的話。另外一位女同學賴秀金開場先說「我好不容易有機會出來(香港),我不會回去了,我要借這個機會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後來她所表現出對鄺裕民的傾慕卻是她加入鄺號召的刺殺行動的直接原因,而她與王佳芝因為鄺的原因所產生的離隙,與後來她與另四位男同學站在一起要求王佳芝為革命獻出貞操的態度都相一致。這五個人,每人都有加入刺殺行動的獨特處境,尤其比照行動失敗之後他們不得不逃離香港回到上海(比較賴秀金當初說的「不回去」的話),和後來鄺裕民「受制」於老吳及上級的地下情報活動大策略的狀況,即使僅僅作為輔線人物,他們每人的形象都是豐滿而前後統一的。
      
與張愛玲的小說相比,電影在細節上的擴展把書中原來當作前提「定量」的固定人物形象也變成了「變量」,尤其是易先生,三場毫不遮掩的床戲,一是為了剖析王佳芝的情感變化過程,同時也是為了平行展現易先生的處境與性格特徵,為了刻畫易先生這個「變量」。易的處境,王的處境,鄺的處境三相對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得已,都有偶然又必然的人生選擇。這樣一來,電影比小說便多出了很多層次,更值得玩味與仔細體會。
      
有一些評論說李安給易先生加入了很多人性元素進去是為漢奸翻案,我認為如此看電影的人一是忽略了電影中刻畫的易先生與張秘書之間的微妙關係,二是僅僅注意了易先生「人性化」的表面,而忽略了背後故事的時代背景安排。這個故事為什麼一定要放在抗日時期?李安敢於冒大不違的風險來擔上「為漢奸開脫」的惡名,難道僅僅是為了炒作一個有點出格的「愛情故事」嗎?
       
第三次看《色|戒》,很自然的,我的目光從電影中的小細節擴展到了故事的時代背景上。前面所分析的王、易、鄺這些不同層次的比照結合在一起,他們都是「大悲劇」的不同表現方式。什麼是這個大悲劇,那就是戰爭,是國家被佔領被奴役的深切傷痛,是家山北望山河破碎的刻骨銘心。面對同一個悲劇,不同的人表現出來完全不同的選擇,有易先生這樣明知自己是為日本人作倀鬼,卻依然選擇這條不歸路的徹底自棄,明知時日無多,結尾十點的鐘聲震得他惶惶不安如喪家之犬,結果反應出來的卻是更加的殘暴冷血;有面對時代感召義無反顧勇於犧牲自己生命投身抗日救國活動的大學生們,有隨大溜的中間模糊狀態,還有在小我與大我之中強烈掙扎的失敗者,比如王佳芝。不管是什麼樣的表現方式,在這種根本性的時代大矛盾中,人性格中的某種極端都會被最大程度的被激發出來,高尚的更加高尚,卑鄙的愈為卑鄙。亂世出英雄啊,亂世也出盡奸奴。但應該被批評的僅僅是人嗎?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亂世,為什麼會有戰爭,中國為什麼會被佔領?儘管電影仍然不能為這些問題提供直接的答案,但它擁有的所有這些深層次思考可能在張愛玲的小說中是完全看不到的。
       
以張愛玲的小說的視角來看李安的《色|戒》,必然會導致認知的某種扭曲。張的小說主次區分太過明顯了,只有雞毛蒜皮,沒有千秋家國;而所謂的「藏」,不過是看到底藏了多少張自己的情感在故事裡面。電影中充分展開的細節與對時代大背景的思考,張愛玲的書里都是沒有的。同一個故事,張愛玲停在了第一個層次,僅僅講了一個女人的掙扎;而李安的視野比張開闊了不是一星半點,電影所刻畫的主體並不是愛情,李安「藏」的,更是人性面對最具毀滅性戰爭最根本性的矛盾與掙扎。所以馬英九看了會哭,會動容的說國家存亡的話。
    
看到了最後這個層次,毫無疑問《色|戒》是李安目前最優秀的電影,它經得起對細節的推敲,對表演的回味,對主題的深挖。初看《色|戒》,我從對「天涯歌女」片段的落淚,到三看《色|戒》後對王佳芝坐上黃包車,三個小風車在太陽光里吱嘎嘎的轉呀轉,車伕問「回家」,王神情恍惚的回答「噯」之後深切的悲痛,對這部電影的理解也從表面的小漸漸轉向了背後的大。而現在我也終於明白了為什麼整部電影中只有一個片段令我三看而都強烈動容,因為對我來說,那才是迷離幻像故事背後最最真切的一句——中國不能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