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性滑板七年級--Ken Park

5.8 / 30,214人    93分鐘 | Argentina:98分鐘 (Buenos Aires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Independent Cinema) | Sweden:97分鐘

導演: 賴瑞克拉克 艾德拉赫曼
編劇: 賴瑞克拉克
演員: 詹姆士蘭森 蒂芬妮麗摩 史蒂芬賈索 魏德威廉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VIVI DURGA

2007-10-29 07:13:01

鬼才導演的神秘之作——並非慾望血腥,而是單純的缺乏關愛


事實上我並沒有看過這位導演所拍的其他任何作品,但我認為僅有這部就足以說明導演本人有多麼才華洋溢。我看到有很多人都評論說這是一部描寫殘酷青春、帶有血腥以及色慾氣息的片子,而還有的人則會說本片延續了導演之前的作風,再次與滑板有關——但在我看來,滑板不過是一個所謂青少年文化的象徵,而導演的眼光如此獨到,令我們很容易就把這部作品與類似題材區分開來(與《大象》、《美麗時光》、《甜蜜十六歲》這類片子都有很大的不同之處)。

我認為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導演在故事講述、對演員表演的把握、以及台詞的佈置都非常有自己的一套——而通過四位主人公分別講述故事的方法,我們可以很明顯地了解到故事的核心被置於一個個家庭。除了結尾部份主人公做愛的場面,他們完全沒有出現在別人的故事中;並且本片的片名——這位Ken Park也同樣神秘,在片頭自殺,而在片尾則思考女友懷孕的問題。

導演是否藉此在暗指著某樣東西?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應從中分別領悟些什麼——而我想這正是導演如此精心編排整部作品的原因——這並不是一部15歲以下青少年觀賞的影片——而觀賞本片的接近成年或已經成年的人們,看過本片是否也應該對此反思些什麼?

除此外,演員的表演可圈可點之處也頗多。我認為最精當的演出當屬克勞德的父親——他的暴躁頑固、過度強勢的男性氣質、缺乏他人關愛的那面從一登場就展露無遺。而在與妻子對話的文段中,我們也可以隱隱約約感覺到我們頭腦對於情感的劃分也許是從來不成標準的。而在克勞德把他蹬下床後說的那句「no body love me」便可說明一切了(對我而言,這也是相當感人的一句話)。

而我認為另外一個有精彩表演的人物是尚(第一個登場的男生,和一對母女同時戀愛的那位)中年情人的丈夫。這是一個也許一般人看來毫不足道的角色——但是我們如果看過了克勞德以及桃子的故事,便會開始想:「尚會怎麼樣?」但什麼也沒發生。然而假如我們注意一下那些對話——無論是簡單問詢還是用餐交談的——就能夠發現些新的東西,那就是——似乎這位丈夫已經有所察覺,但卻默許了這段關係。

當然這只是我的一己之見,除此外——本片在每個故事中都仍有一些相當可疑的謎團或對白。

例如——克勞德的父親與朋友開車時提到了一個叫「薩姆」的女人。克勞德的父親指出薩姆應該是位男人的名字,但這位朋友堅稱薩姆是一位女性,並且在撿鉛筆的時候極為性感。當然如果是在一般情況下這是一個毫無多慮的部份——這位朋友喝醉了,所以才會說謊話;但假如我們與接下來克勞德的父親回家的行徑結合在一起,再去回憶這段對白,就會覺得相當可疑。再讓我們接下來看看桃子的情節。

桃子的父親提到了夢中的「三臂天使」,並且與桃子舉行了一場婚禮。而這個夢則有關於桃子去世的母親。「三臂天使」究竟是什麼?這是一個有點兒奇怪的部份,似乎隱藏著某種東西。同樣——在泰德被逮捕的時候,說自己偷了遊樂園的玩具,接下來被帶往高爾夫球場……接著便沒了下文。泰德究竟想說什麼?他似乎是在例證自己早年的傷痛,但卻沒有繼續說下去。而在尚的聚餐中,那位丈夫兼父親在遞肉的時候,提到了一根頭髮,這究竟又是為什麼呢?

而我的結論是——也許這神秘才是導演真正留給我們的東西,在討論情感的同時,我們也同樣需要了解生命中充斥著種種難解的神秘,雖然那並非超自然的力量,但也許我們永遠也無法解開它。

最後再說說看本片的拍攝。本片似乎採用了類似《大象》的畫面處理方式,整部片子都泛出一種特別的綠色,但與《大象》相比,暖色調要更加多些。另外我認為泰特坐在警車上以及克勞德父親開車轉彎的幾個場面拍得非常有特點,細心的觀影人可以稍稍留心一下。而本片唯一如同大多數相近題材的作品一樣——很少運用音樂襯托,而是通過現場收音營造出一種沉悶以及重壓的氣氛。片尾曲相當特別,當然用在本片也是相當神秘的。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