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吉屋出租電影版--Rent

吉屋出租/吉屋出租

7 / 45,231人    135分鐘 | Philippines:138分鐘

導演: 克里斯哥倫布
演員: 安東尼瑞普 蘿莎莉道森 泰迪哥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三教廢人陸不壓

2007-10-24 03:21:32

波希米亞詠嘆調


    波希米亞詠嘆調
    ——從《波希米亞人:巴黎拉丁區文人生活場景》到《R.E.N.T.》

  先看了一半書,然後看了兩遍電影,繼而在從重慶到宜賓的三峽遊船上看完了另一半的書。我要說這是四個完全不同的階段。首先前半本書,是按照正常的讀書體驗來的,頭腦中浮現的不過是幾個17世紀末潦倒的藝術家在歐式街區的石子路上謳歌並抱怨著的形象;而電影的第一遍也只是由於突然才意識到這是一部百老匯現代歌舞片而在驚嘆之餘隨旋律徜徉……

  然後一切都不一樣了,在第二遍電影裡,我的意識中不停浮現的是詩人魯爾道夫、畫家馬切洛、音樂家蕭納這一個個古董級裝扮的活靈活現的窮紳形象;而那後半本書,我硬是完全代入電影中的那些用歌喉闡述波希米亞人生的當代美國紅男綠女們的模樣近乎荒誕地完成了這次17世紀法國巴黎拉丁區之旅的。

  這是完全不同卻又毫無疑問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兩部作品,兩個故事。類似的開篇,類似的人物結構,類似的情節走向,近乎狂熱的詩意,獨立而交織的群戲,浪漫而悲傷的愛情,這些種種,甚至還有同樣的一個符號性質強烈的角色綽號:咪咪。這些,帶給我們的不是無限的遐想啊遐想,而是兩個不同時空下,兩群相同年齡,相同境遇,相同追求的青年共同奏鳴的一曲波希米亞詠嘆調。

  從書本上曼妙的詞藻,到電影中壯烈的旋律,用17世紀的詩意去點綴當代的音樂,用當代的搖滾去詮釋17世紀的浪漫。我很幸運也很奇妙的在同一段時間交錯地接觸到了這兩部作品,尤其又是在那樣一個對我來說絕對非常的時期,這就已經很詭異,很影響我的內分泌——我是說多巴胺——了。

  不想也不可能將書和電影中的那些相似點一一對比,因為這畢竟是兩個完全獨立的藝術品,否則便是在否定後者的存在意義,也是在作繭自縛。儘管我會將兩部作品混淆著去欣賞,但那是我個人想像力開始匱乏在任何兩種事物間都難以找到契合點造成的,多少還有睡眠不足意識朦朧的原因。所以,當看見人們在說:「波希米亞人只存在於巴黎的拉丁區」,「波希米亞早就不存在了」類似的定論時,我雖然不能也沒有資格去否定,但我知道,現在的重點可以放到去討論它們的差異——兩個時代的波希米亞存在,的差異了。

  波希米亞這個字眼來源於當今位於捷克境內的一個古代國家,其最大的城市就是今天的捷克首都布拉格(這點我曾經給某人解釋錯過,如果你看到了請自動更新自己的知識庫),這個國家的人們因藝術氣質濃厚而聲名遠揚,以致於波希米亞人成了流浪漂泊的藝術信仰者的代名詞。而終於其中的一些人發起了巴黎拉丁街區一種獨一無二的浪漫主義運動。而這二者的聯繫恰恰就是本書的作者亨利•繆熱爾編織而成的,那種身處我們這個時代,我們這個國家的人難以理解的人文風情,在這部定義性質的《波希米亞人》中就只能說若隱若現地描繪出了。

  正是這種若隱若現,使得我第一次看電影時直到影片中段才發現二者主題中輝映的那一部份。也間接使得我去看了第二遍電影,恩,就是這樣……

  這種若隱若現,是說書中那些語言,那些應該比翻譯過後我所看到的還要華麗的語言,所形成的一種詩意盎然的氣息,瀰漫著每一頁淡黃的紙張,幾乎朦朧了文章副標題中所明示的主旨。而影片中的那一幕幕的不羈,讓那種詩意的語言中含蓄上演的激情簡直一股腦的流露,幾乎是在向全世界宣告著自己微不足道卻才華四射的存在。

  儘管《R.E.N.T.》中的音樂良莠不齊,一些過場歌曲多少有些造作感,但不妨礙影片整體洋溢著的熱烈的藝術氛圍。最喜歡片中酒館狂歡的一段,讓一切詩意都不再含蓄的同時,讓那些骯髒敏感的字眼擁擠在狹小空間的同時,讓所有那些過往的不快都被音符淹沒的同時,當代的波希米亞人以自己的狂熱闡釋著玩世不恭的真正意義。相比書中那一縷縷剪不斷理還亂的愁絲,當是要瀟灑得誇張了。

  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巴黎的波希米亞——世界波希米亞之宗——宣告消失。於是評論家們紛紛站出來指出波希米亞文化的滅亡。無疑,當世界步入20世紀,文化領域大興土木,娛樂產業大行其道,但凡有些才能的人們都附庸其中迎合大眾,商業已經擺出了王道的姿態,恁誰試圖回歸17世紀純粹而小眾的平等式文化交流都是註定要被市場淘汰的。而市場,如今幾乎成了超越人際關係的社會根基。

  「波希米亞,這個被反覆烘焙的向世俗挑戰的符號,已經成為無處不在的裝飾性符號。」

  自資本主義誕生,資產階級從布爾喬亞分離開去的那一天,中產階級就註定成為波希米亞人嘲諷和反抗的對象。但至現代終於和平演化為戴維•布魯克筆下的「波波主義」,中產階級似是而非地扛起了波希米亞的大旗,布爾喬亞人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和更加專業的社會分工,加之網路文化的大浪淘沙,造成了這個類似雅皮士,但又比雅皮士稍具諷刺意味的概念的出現。而隨著中產階級的經濟標準越來越高,小資甚至更邊緣的宅文化與網際網路的互動愈演愈烈。「而精神上的波希米亞人,永遠是一個時代的極少數。」

  當然如今,歷史中那些難以呼吸的概念都被沖刷殆盡了,儘管《R.E.N.T.》為我們描繪了那樣一個貧民區的一群捨棄一切追求藝術的青年的浮生記,但也可以說那只是美國如今頗具影響的一些邊緣文化對「垮掉一代」的精神再現。如果說與波希米亞人有什麼聯繫,那大致都是在經濟條件和生活方式上的。

  但是,關於這部電影,我們卻不能忽視的一些關鍵字:AIDS、毒品、同性戀、雙性戀、異裝癖,等等。

  還有那些在酒吧的狂歡中Tom一口氣說出的無數個敏感到不能再敏感的字眼兒,那些被這個時代摒棄卻難以忽視的話題,所有這些元素能夠如此痛快地交織在這一部歌劇中,儘管似乎離我們是那樣的遠,但依舊那樣的令人窒息。

  No day But today,這句說不清究竟是positive還是negative的座右銘,帶來的是一段段精彩人生的上演,儘管其中這樣那樣的關鍵字,但我們看到的,善良和美麗,在死亡的陰雲中,用歡笑和歌唱輝耀著一點光,一點直射人心的光。

  無論在任何一個年代,擁有波希米亞追求的人永遠是這個社會最為特立獨行,不食人間煙火的一個階層。《R.E.N.T.》中所描繪的正是《波希米亞人》的序言中所談及的「還有一些人,在瘋狂的英雄主義外衣掩護下,卻非常理智,他們既不哭泣也不埋怨,只是被動地忍受著自身造就的晦澀而冷酷的命運。他們大多被那種領科學都無能為力的疾病所殺死……」

  死亡,絕症,無論是書中咪咪的死,還是影片中Angel的死,都足夠令人扼腕。但一個是在現實的迷途中,一個卻是在精神的陽光下……

  繁華的紐約,一個貧民區的寒冬就這樣轟轟烈烈地過去了,「在這種人性復甦的過程中,波希米亞人依然如故,依照巴爾扎克的腔調,尋求著屬於他們自己的生活和藝術。」

  電影不止看了兩遍,書只看了一遍,但書中畫滿下劃線的,是小說的序言和附錄。一遍遍地品味那些鞭辟入裡的段落,彷彿一點點似曾相識的感覺就能將人帶回到那追求自由奔放的巴洛克藝術的鼎盛時期,以及在那奢華的藝術光輝下,離群索居的波希米亞人們不羈又不堪的冒險體驗。

  而或許最至共鳴的是附錄中引用的阿爾方斯•卡爾一段話:

  「那是一段被截掉了的青春,前面是大學生活的結束,後面是職業生涯的開端,被截掉的那一段就像是兩個學年之間的假期那麼長。現代生活是如此緊迫,年輕人甚至沒有片刻時間可以停下來幻想一下波希米亞。」

  而這段話所描述的時代,你知道,竟僅僅是19世紀……

  沒錯,甚至連假期那麼長的青春,如今都無法殘留。在這個泡麵文化的時代里,人們甚至連對追求生活必需要素的考慮都捨不得拿出一點時間,究竟是為了金錢,還是規律本身?

  這短短的幾句話當然還構不成我違背規律的理由,但我所能慮及的,多半也是至此了。於是我起碼知道了成都是個妙處,卻同時間一樣,並非久留之處,那麼跟著時間一同順著三峽流淌,直到翻過大壩,伴著孤影站在武漢長江大橋上時,才得發出「月比江黑,橋比岸長」的感嘆。而在歸鄉的車上,忍著腹痛和傷寒在《波希米亞人》末頁的空白落下的「歸世索群敘道名,鄉愁支離無玄欲」的病句則是我登車前於一處道觀默哀了一上午後,為這本書和書中的那個時代,為了紐約那一群為了追求精神的富足而有勇氣去承受物質和肉體雙重折磨的青年,以及我自以為是的最後一個假期,終了的悼詞……

  還有,這篇文前半部寫於一個月前的家中後擱置;而後半部,就是在現在,寫於辦公室。

  不到位。恩,很不到位。

  一年有525600分鐘,到位狀態的缺乏,才是正常生活的必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