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慾望街車--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欲望号街车/欲望街车(台)

7.9 / 114,541人    122分鐘

導演: 伊力卡山
演員: 費雯麗 馬龍白蘭度 金杭特 卡爾馬登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瞎子

2007-10-16 20:16:47

經典電影的價值


經典的價值在於它的標本性,或者說,教科書般的可以被精確解析。

費雯麗和白蘭度代表了兩個極端的性徵——我是說,藝術上的。一個是精緻脆弱易碎,虛榮文雅嘮叨,並且容易歇斯底里,這些都是純然的陰性特質;而另一個則是粗俗強壯並且脾氣暴躁,這些又是純然的陽性特質。
我相信,這倆角色非常適合學院派做為表演課程的教科書。觀眾被這兩個代表性角色所打動是完全合乎邏輯的。而做為卓越的表演藝術家(我覺得這個中式稱呼,比電影巨星要來得更符合他們的身份),費雯麗和白蘭度精確地把握了角色。偶爾我會覺得自己在看一場話劇,但卻是非常出色的話劇。這種感覺不是演員的錯誤,而是導演和編劇對角色設定得異常準確的反映。

難能可貴的是,整個電影的悲劇氣氛並不是僅僅由這兩個主角所支撐,做為背景的紐奧良下層社會,很自然地就從影片一開始瀰漫開來。它的真實性也就因此註定了。

談到人物的悲劇性,我忽然想起了《孔雀》。也許顧長衛多看幾遍《慾望號街車》,他的人物似乎就不會那麼出格得讓人怪異,而不是讓人心碎。

很多人都提到影片伊始那句著名的台詞:搭乘慾望號,穿越墓地街,到達天堂區——裡面的隱喻幾乎不言而喻,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影片最後,心理醫生將她從地上扶起,並紳士地伸出手臂讓她挽著,這時候費雯麗柔聲地說:「儘管你是個陌生人,我也希望你友善一些。」她的聲音,她的面容,她的眼睛,瀰漫著徹底的絕望,只有那個老紳士的手臂是唯一的暖意,唯一的稻草。
這個時刻,真讓人心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