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色,戒--Lust, Caution

色戒/色戒/色戒

7.5 / 45,285人    157分鐘 | 148分鐘 (edited version)

導演: 李安
編劇: 張愛玲
演員: 梁朝偉 王力宏 湯唯 陳沖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週六我要休息

2007-10-14 08:23:38

色.戒:如此而已



在北美第一部進電影院看的電影。

覺得很一般。如果非要給星級的話,客氣的說,給四星,不客氣地說,給三點五星。我看電影其實很簡單,看完後問問自己「被打動了嗎?」 「帶來了思考嗎?」「讓我看到了美嗎?」 「故事可信嗎?說得好不好?」。其實這些問題,不需要問,影片上出現「fin」的時候,心中自然就明了。 這就好像是愛一個人一樣,不需要問「我愛他什麼?鼻子頭髮眼睛眉毛鈔票車子房子事業?」

有一些影片看過之後是會讓人輾轉反側,恨不得從床上爬起來,連夜寫下自己的感受。而看過「色.戒」之後,觀眾起身,我仍然坐著看完演職員表,身旁的老頭兒說「這部片子不怎樣,這麼雞毛蒜皮的事情,值得花這麼大工夫,跟國家民族大義無關嘛。」(詳見下面的觀影八卦)我的感受跟他一樣,只不過沒有跟國家民族大義聯繫在一起而已。

片子其實很簡單。王佳芝,愛國學生一名,抗戰期間被地下組織看中,以色誘大漢奸易先生,上手之後,伺機除掉易先生。不過功虧一簣,在印度人店購買粉紅鑽戒那一瞬間,她叫易先生「快跑」。最終,易先生逮捕了她以及所有的同黨,在採石場槍殺。

影片是根據張愛玲的同名短篇小說改編,我不是張迷,曾經間或還說過「蚊子血」的壞話。「色戒」的小說也看過,多年前了,不大記得了。所以,這好處就是看電影的時候,不會受小說人物形象的影響,而進行對比。所以下面的文字完全是基於電影本身,與小說無關。

王佳芝和易先生之間沒有「愛」,他們之間有的只是男女之間最根本的「性」。所以英文片名將「色」翻譯為「lust」,還是蠻傳神的。「性」是這兩位男女的一個「避風港」。易先生身為一名大漢奸,給日本人做娼妓(這個層面可以從影片中醫先生在日本人會所的一段場景看出);日本在戰爭中的下坡路,叫他看到了自己的末日,正戲要閉幕了,他們這些小丑們還需塗脂抹粉落力表演。主子們的式微乃一方面,另一方面,還有國人對他們的仇恨,隨時隨地易先生們都有性命之憂。他,其實是個行屍走肉,生活在強烈的恐懼中。 片中有一些易先生照鏡子的鏡頭,鏡子裡是個死人,屍體的眼中有恐懼。

王佳芝呢,是女人。不過真正讓她成為女人的是易先生,而並非使她破處的某位大學同學。女人,事實上,之後在真正領會到了性愛的歡樂之後,才真的成為了一名女人。而領會到性愛的歡樂的後果,往往是女人被那名「鋼琴師」所俘虜;你可以說這是「愛「,可以說這是「性「,其實「性愛」對於女人,至少大多數的女人,是不分的。否則怎麼動輒也能在bbs上見到諸如「是否應該與六厘米繼續」的熱烈大討論呢。(不要告訴我,不知道:「六厘米」的典故啊。)都說男人是「下半身」的動物,其實女人才是真正的「下半身」動物。男人容易從女人的下半身脫離,而女人一旦被俘獲,則難以抽身。如此而已。

王佳芝對於易先生的感受,與自己的任務角色頗有矛盾。兩個人兒湊到了一塊兒,他們最好的港灣是「做愛」,回歸男女作為動物的最基本的本能:交媾。(故此片中不長的幾段做愛場面,倒是的確不能減掉。否則觀眾怎麼體會二人在性愛深淵裡的忘我和快樂,怎麼體會「色」之一字呢?)

易先生在交媾中忘記恐懼,找到「活著」的感覺;而王佳芝也在交媾中忘記自己的角色,做為一個女人盡享性愛的魔力。回想一下,易先生第一次性虐王佳芝之後,王佳芝在易先生走後嘴角展露的一絲絲詭異的微笑。

庫布里克有一部電影「大開眼戒」,片中的丈夫因為妻子實誠地告訴他自己的性幻想,丈夫於是決定也要出軌一下才好。其結果是一番冒險,幾乎傷了自己的小命,而妻子女兒也遭受生命的威脅。二人在影片結束之際,有一番對話,那一番話暗示他們承認所經歷的冒險,以及所有他們看到的罪惡,犯罪;不過,這些都不如來一次交媾。 (丈夫問妻子「那你說我們應該怎麼辦?「,妻子回答「我不知道。。。不過我知道我們現在應該馬上做的事情是「FUCK」) 他們決定用性高潮忘記這些不愉快 (試試在高潮的時候睜著眼睛?)。

上帝造人果然自有其道理,在生活最為艱苦的時候,人,還有一項讓自己快樂的功能:做愛(或自慰)。不然,怎麼會有人說「哀莫大於心死,刑莫過於宮刑」(司馬老先生,有曲解,多有得罪,。)所以,越不快樂之,越做愛;也做愛之,醒來發現越不快樂。

非常湊巧,前段時間剛剛看的一部日本影片「心中天網島」, 雖然情節不同,但是片中有婦之夫治兵衛與妓女小春也是在做愛中忘記痛苦。影片展現兩次做愛中,治兵衛皆先以愛撫小春私處入港,更表明治兵衛與小春二人之間性性相吸之根本。對於不被社會接受的男女二人,交媾是二人暫時脫離現實世界,脫離各自角色的途徑,做愛過程中產生的快感也能夠他們暫時忘記二人幽會之時背著的沉重的責任和陰影,甚至是他們二人在一起的極少的快樂之一。

於是,「色戒」中,易先生與王佳芝也是如此,而已。

不過,王佳芝敗在自己的幼稚(或許她多於幾個男人有性經驗,多經歷幾個男人會好些)。粉紅鑽戒不過是易先生給王佳芝的手指帶上的小型手銬 ---- 這是我的女人--- 並不說明他的人品,也非說明他的感情。王佳芝心軟之。 於是連帶幾條人命統統槍殺。 故謂之「戒」。也許換一個女人,不會如此;不過歷練太多的女人,對於易先生也不會有那特別的吸引力;這個故事,便不會發生了。

影片不美。美,不是王佳芝幾件旗袍,幾件風衣,配上絲巾高跟鞋,拋幾個白多黑少眼風就美了;不是幾個舊上海的鏡頭,燈下幾位紅嘴唇的女人,帶著戒指摸麻將就美了。二人做愛的場面,讓人體會到的更多的是一場「戰爭」,男人和女人都想在這場戰爭取得上風,抑或戰勝他人,抑或被他人戰勝。輸者是誰,不用我說。

影片剛開始十五分鐘到二十分鐘左右,比較冗長,拖不動似的。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片子必須交待王佳芝的過去,否則故事沒有說服力。可是這個過去交待的費勁,卻不用心。 就好像寫影評必需要寫一寫劇情梗概,否則整篇文章看起來沒有邏輯,說理不清;可是寫劇情梗概的時候,心裡不耐煩得很,希望馬上進入正題;於是難免出現敷衍功課的現象。加上幾個不知從哪裡來的業餘水準演員,看到十分鐘左右,竟然有觀眾退場。直到王佳芝與易先生開始演對手戲才漸入佳境。

王佳芝的扮演者「湯唯」演得不錯,用身邊老頭兒的話說「這個女孩第一次演電影,很有神啊。」 不過王佳芝還是穿著衣服比脫掉衣服好看。雖說她身材並非豐胸細腰,曲線有致。不過她個子高,身材頎長,穿上旗袍,風衣自有一番清秀佳人的味道;可是脫掉衣服,片中並沒有王佳芝正面全裸的鏡頭。第一次裸露的時候,王佳芝從床上起身,鏡頭從側後面拍攝,讓人可以瞥到一點王佳芝的乳房,似乎癟癟,還有點下垂。爾後的床上戲,王佳芝有很重的腋毛,也許四十年代的上海女性沒有剃腋毛的習慣和審美需要,於是即使穿著無袖旗袍,唱風雅的「天涯歌女」,腋下的黑毛仍舊若隱若現。我想,應該不是導演疏忽。王佳芝是躺在床上,胸部平平,這倒也罷了;可是乳頭竟然發黑。的確有點被打敗了。八到這裡,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了。

梁朝偉基本中規中矩,是個敬業的好演員。當床戲露出他的蛋蛋的時候,影院裡有輕微的騷動,可見在北美人看來,這個尺度也稍稍有點挑戰力。不過,易先生始終帶著厚厚的臉譜,成日緊緊地繃著一張臉,好像抗日緊張氣氛都被他一張臉給扛起來了。不見得恐懼,非要這樣表現。梁朝偉對這一類角色的詮釋似乎並不得心應手,我只是看不得人「端著」演戲。不過,片中結束的時候,他簽署了槍斃王佳芝以及同夥的死亡令之後,回到家,經過麻將房,來到王佳芝睡過的房間,坐在床邊,流下 淚。 此時,易太太走到門邊問他怎麼回事,燈光從走廊照進來,照在易先生的臉上,他像忽然老了幾歲,非常疲憊,軟弱,蒼白(pale)。那是片中梁朝偉最好的一次表演。

說了這麼多,其實說到底,只是這個故事--- 不過如此。


2.觀影花絮

雖然看了這麼些電影,沒有一部在影院看的。這一次真是衝著李安的名字去的。我雖然不算李安的粉絲,但是他的影片我基本上都比較喜歡,「父親三部曲」,「理智與情感」「斷背山」…我都比較喜歡。這一部,確實不怎麼感冒。

影片在一個小廳放映。趕過去的時候,還有大約15分鐘開始放映。朋友已經占好了座位。我身邊是一位七十八歲的老頭(用老頭二字,沒有任何不敬;實在是因為他是一個可愛的老頭)。

走過去的時候,他說:「歡迎女孩坐在旁邊。」
我笑「不歡迎男孩兒?」
他說:「都歡迎。人老珠黃不值錢了,沒有危險了。」

老頭兒講一口標準的國語,上海人。來北美二十年了。 不過,他不知道李安是誰,還以為是演員。所以,他看電影沒有任何先入為主。

不過,因為他是上海人,又因為他年紀比我大了那麼多,他覺得有義務為我解釋一下時代背景,以及上海的地理地貌。

於是,觀影全程,老頭兒都在一旁進行講解 (除了三次床戲 :-P)

「這是上海外白渡」
「這是現在的淮海西路」
「這首歌是畢業歌,田漢寫的詞,聶耳的曲」
「這個人是不是紅色娘子軍裡的?」(我答,「不是,是陳沖。」)
「哦。。。祝希娟太老了,不能演了。」
「我女兒就跟陳衝上一個中學。」
「那時候上海女人很洋氣的。」(影片上出現王佳芝著藍色風衣在雨中)
「看,抗日期間,上海老百姓都要去日本人那裡領大米」
「這種房子,現在上海還有。」
。。。。。。

最後影片結束,老頭的總結陳詞:
「這部片子不怎樣,這麼雞毛蒜皮的事情,值得花這麼大工夫,跟國家民族大義無關嘛。」

然後他向我描述了抗日戰爭期間他的經歷。

我和老頭兒的結論一致,推理不同。當然也不排除聽到影院有人看得嘖嘖稱奇,扼腕太息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