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密陽--Secret Sunshine

密阳/秘阳/Milyang

7.5 / 8,764人    142分鐘

導演: 李滄東
編劇: 李滄東
演員: 全度妍 宋康昊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江聲走

2007-09-27 01:56:24

信仰在身邊


    《密陽》裡的女主角李申愛的困境是,在沒有完全了解基督教的「罪」與「寬恕」的體系的情況下,只為了求得一時的心靈安慰,而加入了基督徒這一行列。卻以東方式的人與人之間的「恕道」來理解上帝與人之間的寬恕,從而導致了基督信仰的破滅。
    孔子說「以德報怨,何以報德?」所以他要「以德報德,以直報怨。」這是一條很明顯的建立在道德律上的人間法則。就是說,孔子——更可能是宋儒,預設了一條超然於人類而可以獨立存在的道德律,人生的一個高超目標,就是在實踐中去體驗它,並奉行它。這條形而上的道德槓槓是朱子的理論核心,他把倫理學形而上化。很多人一輩子都在默默地追尋這個高深奧妙的道德律,也有一些人認為它就存在於我們的認真而努力的平凡生活之中,可以通過「頓悟」來感知它,如王陽明,或如影片名字所暗示的Sceret Sunshine。
    影片無論在技術上還是表演上都無可挑剔,尤其它對劇情的剪裁大可稱道,但更有價值的東西似乎也如片名一樣深蘊其中,這個東西可能牽涉到現代人的秘密心靈領地,更可能牽涉到東西方兩種思維的信仰態度。
    簡單地分析李申愛的心路歷程:1、【未開悟的懵懂的生活】:失去丈夫後決心帶著孩子回丈夫老家努力開始新生活;2、【依賴上帝的生活】:失去兒子信教後的心靈慰藉狀態;3、【絕對自由的生活】對上帝失望後無信仰癲狂狀態;4、【找到真諦的生活】回歸第一個生活狀態,但已經擁有了更強大更堅定的心靈,也可以說是找到了更堅強的信仰。(這個階段影片沒有正面描寫,只是以最後一個鏡頭和片名來暗示)。

    在西方人看來,《密陽》裡的困境可能並不是困境,或者說他們可能已經解決了這個困境。當信仰成為罪噁心靈的庇護所時,我們怎麼去理解「主」?
    當然在西方古典神學看來這是一個荒謬的問題,因為對於主,我們只有信或不信,而沒有「去理解」的權利。這種以天然的曲格臣服為前提的信仰,與現代社會的人格張揚形成了一種持久的懷疑張力。啟蒙運動以後的西方思想企圖逐步貶低上帝來張揚人性,但當世界大戰使人性的光環褪色後,上帝又重新地回到人們心靈的最深處,20世紀對上帝的撥亂反正總還保持了這樣一個來之不易的底線:上帝的歸上帝,理性的歸理性。
    韓國的情況就比較複雜。佔全國人口40%的基督教徒不可能對韓國人的精神層面沒有改造,而作為一個典型的儒教國家——而且還是程朱派理學,韓國人,特別是韓國的知識分子,是怎樣把朱子的道德理性與上帝的終極實在相統一的?用馬克思的話講,就是調合客觀唯心主義無神論與客觀唯心主義有神論的問題。
    李申愛本來可能已經碰觸到這種問題——她失去丈夫。但她還有兒子,現世的溫暖還沒有完全失去時,她可以把精力完全投入到對現世的關懷中,辦鋼琴學校,教育兒子,而且丈夫在死完全是一個意外。但當兒子是被他人故意剝奪時時,她的靈魂開始拷問這個世界到底是怎麼回事,這種極端的處境為信仰的交鋒提供了迴旋的餘地。

    對殺人兇手的原諒是把所有矛盾交織在一起的節點。當她在上帝的懷裡得到關懷,並逐漸醫好心靈的創傷之後,她萌發了原諒兇手的念頭。這本來是一個天性善良的人的內心所自發形成的道德感,她一旦有了這個念頭,她就有了某種成「聖」的可能。而基督教與朱子理學的分歧就在此處:基督教認為這是上帝的榮耀,人一旦把這種道德感據為己有,就是覬越;而朱子認為這是人所固有的神聖性,販夫走卒,皆可成聖。當李申愛在痛苦之後逐漸發掘出某種人類的神聖性時,她卻發現上帝已經盜用了它,並假之以慈悲之名,行庇護罪噁心靈之實,於是她徹底失去信仰。
    只是此時她未了解的是,上帝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信仰。上帝並不等同於信仰,拋棄上帝,真正的信仰有可能就會浮現。她出院之後,在理髮店出來時,怒向天空的一瞥,宣告了與上帝的徹底決裂。而真正幫她找到信仰的,就是平凡的、毫不起眼的生活,包括那個她一直不屑的男人。
    宋康昊的精妙之處在於他從頭到尾都甘於當一個這樣不起眼的老男人,而當女主角與觀眾在影片結尾時,都會突然意識到,他原來一直在那裡,等著我們去發現。

部落格:http://www.mtime.com/my/Lyeast/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