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記憶拼圖--Memento

记忆碎片/失忆/记忆拼图

8.4 / 1,324,430人    113分鐘

導演: 克里斯多福諾蘭
編劇: 克里斯多福諾蘭
演員: 蓋皮爾斯 凱莉安摩絲 喬潘托利亞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紅房子畫家

2007-09-01 10:53:45

關於《記憶碎片》的言語碎片


    對《記憶碎片》這樣的片子,分析情節基本上是一件體力活。因此我想,我們不妨跳出來,說說這部電影的結構與主題。
    《記憶碎片》採用兩條線索交替敘述。其中黑白部份採取順敘,彩色部份採取倒敘,兩條線索交替出現,在影片最後兩條線索交匯到一個時間點上。由於這種剪輯方式,使得本來在故事時間軸上處於起點和終點的場景在一開始就被交代了,這樣,電影中最老套也最屢試不爽的敘事方式——懸疑,在一開始就被取消了。可是,電影卻並沒有因此失去緊湊感,反而讓觀眾感到無比的新鮮與滿足。其原因在於,彩色部份採取了徹底的倒敘,每一段情節都發生在上一段情節之前,這樣隨著時間發展,在前一段情節中出現但是導演未加解釋的東西,觀眾總能在後一段情節中找到其來歷。在普通的懸疑手法裡,導演常常會吝嗇地把一個懸念保持到最後才揭曉,而《記憶碎片》滿不在乎地拋棄了最大的懸念,卻反而使整部電影處處充滿懸疑與解疑。在這裡不得不佩服編劇的實力。
    而說到主題,恐怕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真相的相對性」,這一點當然沒錯。但我覺得,這一點只能算作背景與前提,《記憶碎片》在這個前提下,進一步講述的是「人如何安置自己的過去」。記得米蘭昆德拉有篇小說叫《為了告別的聚會》,講主人公四十年前留下的一片藍色藥片如何機緣巧合地在四十年後毒死了一個無辜的人,這件事主人公並不知曉,而知道這件事的朋友經過考慮,決定放棄告訴他這件事情。在這篇小說里,米拉昆德拉提出了一個問題:人和他的過去應當保持怎樣的關係?主人公四十年前做的事情,和現在的他還有什麼關係?從這個意義上講,《記憶碎片》可以看作《為了告別的聚會》的短期版本,主人公藍尼的短期記憶消失,正好造成了《為了告別的聚會》中四十年才能造成的效果。導演通過這樣一個極端假設,戲劇性地縮短了這一時間間隔,同時也像徵了日常生活的不連續性。因此我們可以發出同樣的問題:藍尼五分鐘前做的事,對五分鐘後的他還有意義嗎?更可悲的是我們還可以問,五分鐘前的藍尼,和五分鐘以後的藍尼是否還是同一個人?我們甚至還能更進一步:既然真相是相對的,那麼藍尼究竟是誰?如果沒有人能夠回答「藍尼是誰」,那我們所謂的「同一個人」又從何談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