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紅色警戒--The Thin Red Line

细细的红线/红色警戒/狂林战曲

7.6 / 199,734人    170分鐘 | 215分鐘 (rough cut)

導演: 泰倫馬力克
編劇: James Jones (Ⅰ) 泰倫馬力克
演員: 西恩潘 安卓亞布洛迪 吉姆卡維佐 班卓別林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aratana

2007-08-30 19:39:52

《細細的紅線》:我們徘徊在兩端


在理智與瘋狂之間,只有一道細細的紅線。
用這句美國諺語來形容戰爭,再恰當不過。
戰與不戰,正義與邪惡,只在一線間徘徊。

---------------------------------------------------------------------

喜歡戰爭片的人,不會是純粹的嗜血與好戰。在血肉橫飛的場面背後,總有深刻的悲憫和拷問。戰爭濃縮了人生的悲劇調性,現實中個體的殘酷和戕害,怎抵得過戰爭中的群魔亂舞與集體毀滅。

1942年,二戰中的南太平洋戰場,日美纏鬥正酣。瓜達康納爾島之戰是太平洋戰爭的分水嶺。瓜島隸屬索羅門群島,是澳洲的東北門戶,對於戰爭雙方掌控太平洋戰爭的主導權至關重要。影片所講述的這場攻堅戰,正是瓜島之戰中的關鍵一役。

而到了戰場上,既沒有「巴頓將軍」的揮斥方遒,也沒有「虎虎虎」的波瀾壯闊。有的,只是純粹的逼仄和瘋狂。為了搶佔日軍的島上機場,查理斯火炮連(C連)必須端下佔據山頂的殘餘日軍,由於其地勢背海臨崖無法包抄,C連只能正面強攻。而山腰的碉堡則成為雙方角力的開始。

正面強攻意味著大量無謂的死亡。上校塔爾不甘心年輕上司的頤指氣使,一心想要建立軍功,強力要求C連連長史塔洛不惜代價向日軍進攻。史塔洛性格溫軟,面對無辜受死的戰友,史塔洛束手無策,抗命不發。塔爾親臨陣地,組織強攻隊,迂迴深入,攻下碉堡。兩種性格在戰爭中的交鋒,溫情與暴戾,孰是熟非?

維特與威爾斯是又一種意味上的性格之爭。影片甫一開始,便是對逃兵維特的大段白描。他性格剛毅果敢,堅信活著就有美好的一面。回到戰場的他身先士卒,影片結束前,維特在掃清殘敵的行動中,為了保護戰友逃走從容赴死,他留戀美好的生,卻義無反顧地選擇了死。

副連長威爾斯與維特惺惺相惜,但世界觀迥然不同。接受戰爭宿命的威爾斯,在面對死亡時認清了人的渺小。他無畏,為了垂死的戰友可以冒死送去嗎啡;他無爭,任憑命運在戰爭中流轉,卻能夠埋葬維特,全身而退。威爾斯的心早已在戰場中死去,卻用近乎殘酷的冷靜逃離了戰爭。

戰爭,就是這樣讓不同的靈魂殊途同歸。它泯滅所有個性的伸張和差異,只換來同一的麻木和淪喪。影片中有一段對白,是戰友說給威爾斯的,他說在戰爭中,能力和態度並不重要,就算你驍勇善戰,只要運氣不在你這邊,一切就都結束了。戰爭的殘酷莫不從此肇始。

---------------------------------------------------------------------

戰爭片就是反戰片。某些意識形態掛帥的所謂戰爭片不算,那其實更應該算作宣傳片,比如我們的某些大片。但好的戰爭片,反戰的角度卻各有不同。它們總是在找到獨特而深刻的契點後才回歸同一的反戰訴求。

《現代啟示錄》強調了戰爭對人的異化,庫爾茲上校從軍官變成匪首,他外在的暴戾和內心的孱弱是對戰爭扭曲人性的有力控訴;《野戰排》則試圖表達打敗我們的不是敵人而是我們自己,巴恩斯與伊利亞斯之間不能調和的對立,才是美軍戰敗的罪魁;

《陸軍野戰醫院》用戲謔的態度揭露了戰爭的非正義和偽善,鷹眼皮耶斯的痞氣里有對戰爭深刻的控訴;而到了《全金屬外殼》,戰爭則變得毫無人性,人不過是殺人機器,傻瓜比爾射殺上校是對此的絕佳反諷。

那麼這部《細細的紅線》呢?似乎,它滿含深情的音樂與更多南太平洋旖旎的風光不過是表達對深陷戰爭中的人的巨大同情。這是影片不容忽視的一面。即便是在表現日軍戰俘時,影片也極力克制,不去醜化(討好本土觀眾)和美化(討好日本市場,想想《珍珠港》中日軍的「風采」),而是採用了平等的人性視角,敵對的兩方,同樣的年輕人,他們同樣的痛苦,以及同樣的仇恨。

透過這層同情,我們可以辨析出影片對於戰爭的反思:不同的人,不同的信念、性格、態度,在面對戰爭時,堅守的無力和淪喪的必然。這是對於人性的普遍性的摧殘,它跨過個體傷害全體——影片中幾對主要角色的對比性設置和趨同的結局,就揭示了戰爭摧毀一切的本質——誰也不會倖免。

說到這就不能不說《拯救大兵瑞恩》了,毋庸置疑,這是一部好片子,但眾口一詞的好本身就值得懷疑。斯皮爾博格是無可救藥的煽情導演,他捕獲所有人情感的秘密就是簡化思想,明確主題,以期引起所有人的共鳴。到了這部為他帶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影片中,充斥在每一格膠片中的愛國情懷、正義精神,還有尋找大兵的動人主題,就像它開篇的那面佔滿畫面的美國國旗,雖然讓人振奮,也不免讓人嘆息。

這麼說《拯救大兵瑞恩》的原因當然是,在1999年,屢出昏招的奧斯卡徹底遺忘了同樣佔據多項提名的《細細的紅線》。雖然它有著一定的不足,略顯拖沓的劇情和氾濫的旁白就為它減分不少,但相較於同年的《拯救大兵瑞恩》,它的主題更深刻,反思更深入,情感更真切卻是不爭的事實。好在,在當年的柏林,一隻尊貴的金熊證明了它真正的價值。

只導過三部戲的大導演泰倫斯·馬利克用他二十年磨一劍的勇氣和熱誠,召集了西恩·潘、詹姆斯·卡維澤、本·查普林、約翰·庫薩克、艾德林恩·布洛迪、約翰·特拉沃爾塔、喬治·克魯尼、伍迪·哈里森等一大批當時和日後的大明星,似乎能在優秀的戰爭片中紮一角是很多好萊塢男星的夢想與光榮(想想《野戰排》中的盛況),而他們也無一例外完美地完成了角色的塑造。

---------------------------------------------------------------------

戰爭是濃縮的人生,它激進的殘酷比漫長的生活更能讓我們警醒。
所以我們熱愛戰爭片。雖然生活同樣殘酷。好在,
每一個人的心裡都有一根細細的紅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