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少林傳人--Shaolin Prince

少林传人/ShaolinPrince/IronFingersofShaolin

6.9 / 412人    Hong Kong:100分鐘

導演: 唐佳
編劇: 王晶
演員: 狄龍 爾冬陞 谷峰 白彪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邁子

2007-08-22 05:24:54

萬事皆有模式可循


本片導演唐佳是張徹當年的御用武指。1974年,張徹率一眾門徒赴台灣組建「長弓」影業。兩大御用武指劉家良、唐佳,藉此脫離張家班,留守邵氏,自立門戶。不過,也許唐佳本來就是個慢熱的人,又或者野心不大。劉家良早在1975年就憑《神打》成功轉型,豎起劉家班大旗。直到1982年,《少林傳人》作為唐佳導演處女作,才姍姍來遲——太遲了。

而為這部電影編劇的,是27歲的王晶,發現這一點,我很沒好氣地乾笑了兩聲。

其他年輕人初初創作,總有點兒野心,想方設法特立獨行,或在劇作上創新、或含沙射影社會現象——王晶偏不,他從一出道就是個老手兒,大概是自幼混跡片場,也看多了父親收藏的劇本,早明白「萬事皆有模式可循」的道理。《少林傳人》是他編劇的第17部電影,離首次提筆的《鬼馬狂潮》卻只有短短五年時光,看來一生多產早已註定。

故事是很俗套的落難王子復國,情節和人物設置也有源頭可憶。永遠的野心勃勃的「九千歲」顛覆了朝政,兩個嬰兒皇子由一眾侍衛保著脫離險境:一個被忠心的丞相養作義子,臥薪嘗膽地苦練武功;另一個被陰差陽錯地送入少林,自幼由三個癲和尚傳授易筋經。之後則是,兄弟相逢不相識——重重變故終於相認——聯手打敗大boss。

狄龍和爾冬陞分別飾演兩位皇子:人物設置是張徹慣用的雙生模式,上陣卻是楚原的固定班底。

出演本片時,狄龍已經36歲,額頭眼角漸漸露出衰老的痕跡來。為了這部電影似乎還改了戲路,摒棄了大俠的形象,扮作落難少林的懵懂小子,表演經驗看漲,不似年輕時的呆滯,居然加了諧趣的表情和小動作,在武打部份,熟門熟路地光彩照人。

爾冬陞那時25歲,正是冰雪一樣的俊美少年。一丁點兒都不像他四哥,沒有那麼重的邪氣和叛逆。倒像是年輕時的狄龍,很像,不過更冷峻些,出場便是心事重重的二皇子。演技仍是稚嫩,只知道隱忍。像這種角色,《三少爺的劍》里他就演過,表情也是冷,話也是不多。他似乎只會這一種演法兒——看來還是適合作導演,後來轉行算是對了。

這兩人自1977年開始合作,因此拍本片時已經非常熟絡,眼神、對白、武打都很默契——只是不像年紀相仿的兄弟。想來角色分配的時候,導演唐佳也是犯了一通難的,一個諧趣、一個冷峻,典型的「小魚兒與花無缺」。偏偏這兩個演員都是定了型的,都是大俠。當時看來,讓爾冬陞搞怪可能比登天還難,也只有讓狄龍大哥突破一把。

另外,本片實在沒有出色的女角兒,讓人感嘆——在這方面,唐佳倒是得了張徹真傳。

白彪飾演的「九千歲」也有趣的很,可做此後一切「九千歲」的模本。大內高手、將軍都是擺設,武功最高的永遠是死太監——這個模式不知是否王晶開創,如果是,功德無量。

想了一想,印象深刻的還有一個顧冠忠,扮演受制於九千歲的傀儡皇帝,孱弱窩囊,言談帶著淒楚。不似他之前的角色,眉眼風骨都透著奸的味道。因此看他被手持利劍的爾冬陞追殺,力不能敵,居然驚恐地躲在狄龍身後,總是不能令人信服,疑心著他是否深藏不露,正要暗中下手了——可竟然連這,都沒有。

好人太好,惡人太惡。我絲毫不懷疑王晶編劇的功力,只能說,唐佳師傅是真不講究故事,要求太低了。

本片文戲薄弱,武戲卻是極佳。精彩段落層出不窮,有些構成奇觀。動用了十八羅漢陣、十二銅人陣、轎子陣,竟然還自創了不少新武器:拍得悠然、諧趣、鋒利,卻又不見血腥。

具體的不提了,以免壞了大家觀看時的新鮮感。
只說武戲中,我認為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小子練功的橋段,本來是很容易出彩的。特別是狄龍被安放在少林寺,對著三個瘋癲的師傅,難怪出落得同樣怪趣、淡泊。如此性格,也為狄龍最終歸隱寺中埋下伏筆。至於學武的部份,我認為本可以拍得更豐富、有趣些,可惜,這樣的情節在本片中並不是重點。小屋之外的梅花樁、水缸未盡其用,要到一年後成龍的《醉拳》才能發揚光大。

再有九千歲的兩名手下,火怪和水怪,這樣的設置雖然有點兒意思,走的仍是五行屬相的老套路。火怪用火彈攻擊,處處大爆破,倒也不壞;可,水怪竟然用鐵鉤,把我鬱悶得要死,就算用鋒利的冰,也比用鐵鉤合理呀。後來又想到,如果這樣拍——水怪善誘敵入水,不見殺人過程,只有一股股血湧上來,再浮起就是屍體,會不會更好些——我就那麼一瞎想,這也不是唐佳導演的風格。

元字輩兒的師兄弟,和唐佳一起出現在武術指導一欄中,下一個十年是他們的天下。年輕人嶄露頭角,老一輩無所適從,天經地義。

無論作為編劇還是導演,我覺得在王晶的理念中,構成一部戲的基本單位是「橋段」。80年代崛起的新藝城電影公司,似乎也堅守著同樣的理念,那時,「奮鬥房七人小組」沒日沒夜的度橋,嚴格地要求一部電影每10分鐘內要有多少笑料、多少打鬥。這樣的創作態度也許要遭學院派的批判——在我看來,卻是一條康莊大道。

最後扯一些題外話。

本片拍攝於1982年;
1983年,邵氏電影公司開始減產;
1984年,本片主演狄龍被邵氏辭退;
1985年,邵氏停止了一切影片的拍攝;
……

萬事皆有模式可循——我說這,不僅是編劇之道。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