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一個都不能少--Not One Less

一个都不能少/NotOneLess/Niunomenos

7.7 / 7,461人    106分鐘


演員: 魏敏芝 導演: 張藝謀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谷穗

2007-07-23 21:54:09

關於承諾、起點與人生——《一個也不能少》雜感


——題記:很久沒有看影片了,在晚上近十二點的時刻時候,我竟然鬼使神差的打開了一部電影,本想看看幾分鐘就睡吧,意外的是,幾分鐘後看到了那些鄉間熟悉的景色和熟悉的人事,觸動了根植於自己深處的某根心弦,便在看完電影后,寫下了下面的文字,或許是過份的興奮,寫下的文字竟似乎沒有什麼條理,請大家見諒:)。寫完後自己渾身虛脫,疲憊得竟無法入睡,到大概凌晨四點,才勉強睡去。

        《一個也不能少》雜感
                     ——關於承諾、起點與人生
        
    我的習慣是到了凌晨一點總要逼著自己睡的,但今天例外,因為在快十二點的時候,我打開了《一個也不能少》。
    
    當我看著一條條鄉間的小道,看著一間間殘破的屋舍,看到一座破舊的似乎隨時都會踏下的學校,看到那一張張只剩下三隻腳的桌子,還有那一「條條」用磚頭壘出來的「櫈子」,我的似乎快已封塵記憶就這般被這些畫面掀開了,藏在我那久待在城市的身體裡似乎快被麻木了的情感也這般傾瀉了出來,那就趁現在吧,趁自己的身體已然疲憊,讓自己的靈魂來做主。
    
    滿頭白髮的高老師要請假一個月,去照顧家裡重病的母親。村長便請來了13歲的魏老師來代課。高老師語重心長的對魏老師說:我這班學生已經溜走了十多個,現在就剩下這些,你一定要代我管住這些孩子,一個也不能少。
    
    當我看到高老師徹夜未眠,我看到了他眼神中的不捨與牽掛。當我看到魏老師重重的點點頭時,看到了她眼神中的執著與堅定。在他們簡單的眼神裡,我看到了他們各自的承諾和對履行承諾的執著。一個雖然已是滿頭的白髮,卻依然堅守著自己的講台,在那搖搖欲墜的教室裡,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而另一個才十三歲的孩子啊,卻始終堅定不移的去履行她的承諾。哪怕是去搬磚頭,去混車,走到城裡,去吃剩飯,去終日不停的在電視台的門口問著「請問你是台長嗎」……
    
    而我們自己呢,我們這些似乎是高級知識分子的人們呢?
    
    我捫心自問,靈魂膽怯的無處可藏。
    
    當我看到高老師用顫然的手去數著這個月內要用的粉筆「當我看到學生的日記中寫道:我非常的難過,因為粉筆給摔斷了,高老師經常教導我們要節約粉筆,哪怕是最短的粉筆頭,高老師也要用指甲夾著,寫上最後一個字」,當我看到老師和學生們用六元錢買了兩瓶可口可樂,然後一人一口的輪流品嚐時……我看到了一群在貧窮中珍惜,在困苦中尋找快樂的簡單而純真的靈魂。
    
    簡單,自然,信任,大度……
    
    我們靈魂在被世俗而多樣的生活慢慢腐蝕,是不是從物質的富足開始?難道生活的富足,總會和我們永恆追求的生活的幸福,靈魂的純淨,人與人之間信任和大度相違背嗎?
    
    我認為不。那問題出現在哪呢?
    
    問題或許在於,人們在繁紛複雜的塵世中追求各種各樣的所得時,卻總是忘記了自己真正想要的。這個問題是如此的普遍。當你煩躁不安,當你失意不前,當你怨天尤人,只要你靜下心來想想,問問自己的靈魂,自己為什麼會這樣?自己到底想要什麼?便可以知道答案。甚至具體到你做事沒有了思路,當你感覺世事煩擾,再也理不清楚之時,你也可以想想,你本來的問題是什麼,你或許便可以走出細節的圍陷,走出世事的困擾。甚至當你思考著人生的各種問題時,那人也是無論如何也繞開對這個問題關於人生的思考。
    
    我的思緒就這般的又飄到了關於人生的命題上來。
    
    或許,人生都是由人生過程中的運和過程前已然註定結果的命註定了的。命運的一頭是神秘,另一頭也是神秘。或許這兩端的神秘會是一個圓的一點,而我們的每個生命都是這兩個神秘的中間一個渺小的弧線段而已。
    
    可悲或可喜的是,生命只能朝著一個方向延伸。
    
    又或許,人真的有一個完美而永恆的「前世」,我們就暫且叫它為絕對生命,就像一個完美的做製作粉筆的模子,粉筆只是他的一個永不完美的人生實例而已。人的一生就是要找回那個絕對完美而規範的粉筆模子。我們的人生就像是一支粉筆,他不斷的以無法復原的消逝為代價,去試圖重新塑造出一個完美的絕對生命來。
    
    可悲的是,當去消逝我們生命的時候,卻已完全忘記自己從哪兒來,要到哪兒去。人的生命的本源目的是什麼?
    
    千萬年來,千萬的像我們這樣的人就這樣混沌的生活著,也將這樣生活下去。他們會因為小的得得失失而消耗著自己的生命,會被一些雞毛蒜皮胡亂的塗寫著自己的人生;
    
    其中的少數人,他們仰望天上的星辰,去思考著人生永恆的意義,去執著的走向自己的朝聖之路。
    
    我固執的認為,朝聖者的靈魂一定可以匯聚在一個永恆的天國,在永恆的指引著塵世中的人們通向那個永恆的朝聖之路。我還固執的認為,在我們的朝聖之路上,我們的生活和靈魂都要追求那種原有的簡單,自然,信任,大度……才能通向那個永恆的地方,那個地方的名字里,一定含有著真、善和美……這幾個,或許,也是一個也不能少——
    
                             谷穗2007-7-4日晚至2007-7-5日凌晨於奧體東門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