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感官解析--Anatomie de L’Enfer

地狱解剖/感官解析/AnatomyOfHell

4.4 / 6,169人    77分鐘 | Canada:87分鐘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導演: 凱薩琳.布蕾雅
編劇: 凱薩琳.布蕾雅
演員: 阿蜜拉卡薩 洛可希佛帝 凱薩琳.布蕾雅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Litto

2007-07-01 06:52:53

《地獄解剖》與《死亡的疾病》


《地獄解剖》與《死亡的疾病》
2007-6-30

  不知道它的原文是什麼意思,這樣一部赤裸的電影,翻譯為「地獄解剖」。真實到與文藝版A片一樣,傳說中那些噁心的鏡頭我倒不覺得噁心,敢於破除忌諱,只是覺得,更適合男人去看。為什麼是地獄?為什麼是解剖?《十日談》裡有一個故事講道,教士起了色心,要佔有前來求道的富家女,就對她幹了那種事。富家女不明白,問為什麼,教士就說,女人身上有地獄,ML是為了把惡魔打進地獄。不知道翻譯者是不是看過《十日談》,我寧願相信,此片的「地獄」二字,隱喻了女人身上的某個部份,因此可以解釋為什麼那麼多裸露直接的鏡頭:為了告訴男人,女人到底是什麼。
  女人是病態的,因為她們的身體「殘缺」,這是以男人的標準衡量的,預設了他們的完美,就必須承認她們的殘缺。然而為何不能將標準逆轉呢?如果女人被預設為是完美的,那麼男人就是「多餘」。病態與否,是標準出了問題。於是,歷史上的父系社會開始以來,男人就沒有認真地了解過何謂女人。忌諱,她們是殘缺的,巫女,惡婦,柔弱,一切罪惡的根源,但是他們沒看見,罪惡的根源不在外部,而在內心,如果她們看起來是邪惡的,必定是因為罪惡的根源早就存在於他們的內心。夏娃是亞當的肋骨做的,即使被蛇誘惑,墮落,亞當怎麼可以說出「不是我,是她」這樣不負責任的話呢?不承認自己的罪惡,就是不承認自己。當你不能看清楚自己的醜惡,也就無所謂知道自己的完美,人都是殘缺的。
  在認識自己的路上,女人似乎要知道得更多,當然,這只是泛泛而論,特殊的情況也是有的。
  就在我看完電影的第二天,綿羊兄終於在我以PH值升高的要挾下,幫我借到了杜拉斯的《死亡的疾病》。相似的故事,何等相似的故事!一個女人接受了男人的錢,每天晚上來來到男人的房間,一樣的白色床單,大海,洶湧的波浪,男人迷惑的,不知所措的,不安的眼睛,陷入沉思。他染上了死亡的疾病。作者都是法國女人,我相信,聯繫是必然的。不是她借鑑了她,就是她啟發了她。
  死亡,是忌諱的,因此成為了疾病,女人,也是忌諱的,也是一種疾病。在這樣的邏輯下,女人等同於死亡。男人心裡的恐懼症是如此,在這樣一個柔弱的身軀面前,害怕失去自己的強壯,失去自己的生命,被陰氣覆蓋了陽氣,成為得不到承認的存在。害怕女人,和害怕死亡,是一樣的,都是害怕失去,從某種東西的缺失上,看見失去,感覺失去,直到恐懼。女人默默地成為了生的賦予者,和死的代言人。以前一直以為,包裹在黑色長袍下的骷髏,拿著鐮刀的是一個「他」,沒想到,卻是一個「她」。
  去旅遊的時候,同住的一個女孩說到自己來月經的時候肚子疼,又不好意思向同學說明,那天她沒有帶衛生巾。結果,下課的時候,一個男生悄悄地給了她一包東西,打開一看,正是最需要的物品。結果,她就和這個男人一起了,因為他是如此了解她的需要,不用她說,也知道她需要什麼。我說,他一定是沒有父親的人,一直跟母親生活。她說是。是的,那個母親,就是他能突破忌諱的根源,因為這些男子定下的忌諱,都是通過母親,傳給兒子的。
  為什麼要有男女的區別?生理上是無法推翻的,但心裡上可以。你不去了解對方,也就無法知道自己,因為每個人都是雙生的,另一半將前來填補你的缺失,然後成為一個完整的人。沒有比較,就不能看見自己的美好與醜陋,也不能看見別人的美好與醜陋。夏娃與亞當的愛情,也許就是產生於彼此好奇地觀察對方的過程之中,而蛇,不過是促進了事情的發展,當他們彼此觀望,觸摸,感受,傾聽,終於領悟到,自己是多麼地孤單,多麼需要別人來填補天生就不足的生命空缺。
  電影裡的性愛,已經變得越來越露骨,杜拉斯寫《死亡的疾病》時,設想過把它變成戲劇,終於沒有完成,那些裸露而深刻的片斷,終於只能以文字存在。沒有杜拉斯的文章,我會給這部電影4分(5分滿分),現在只能給3分。雖然更加激進,有著更明顯的女權主義痕跡,但遠比不上杜拉斯的深刻。要知道,那個女人用了一輩子來理解自己為什麼是女人,才會寫出那些文字。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