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降世錄--The Nativity Story

基督诞生记/基督降生记(台)/耶稣诞生

6.8 / 12,365人    101分鐘

導演: 凱薩琳哈德薇克
編劇: 麥克‧瑞契
演員: 凱莎卡索休斯 奧斯卡伊薩克 希安阿巴斯 Shaun Toub 希朗漢德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drewjet

2007-06-28 07:36:23

信仰與電影


The Nativity Story(2006,耶穌誕生) 此片的問世,恰如《耶穌受難記》(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之對比。一種是代人民贖罪的痛苦,一種則是給人民帶來亂世光明的喜悅。因為痛苦是極端的痛苦,喜悅也是極端的喜悅,所以兩種情緒都有打動人的功效。

可是,如果上帝想讓所有人類都明白基督受難這件事本身和這件事本身的意義,那各國為《耶穌受難記》一片打上的限制級標籤則似乎是個悖論。仔細一想,則其中的緣由也是可以理順的。基督教或天主教在大部份國家都不是國教,它是流行的觀念,但並非官方的和權威的意識形態。那麼,持有政府公共管理職能的分級制度(或機構)就不會因為「耶穌受難」是基督教的必修課程而給相關電影開一路綠燈。由於分級制度本身可以視為一種類型的意識形態,故過去曾作為意識形態的天主教已經為新的意識形態所替代了。

另外,拍攝《耶穌誕生》之類的影片,也可看作是傳道之法。古時候,識字的、能讀聖經的只是一小部份菁英,作為教士的他們,須將不識字的大眾領到上帝面前。所以,他們的傳道方式越能使人信服就越好。如今學界已經將此類傳道法歸入「大眾文化」——也許學者們認為,在這個層面上,大眾能理解和接受的就是「大眾的」。不僅傳道手冊、傳道書、宗教劇(或類似的演出和parade)等等都算作很好的向文盲民眾宣講福音的途徑,而且,教堂中的繪畫與雕塑作品更是將上帝的形象活生生地展現給人們。

上帝應該是什麼樣子?進而,《聖經》上記載的東西又應該是什麼樣子?拿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教堂的宗教美術作品為例,對上帝和《聖經》故事的描繪一靠藝術家本身的意識與想像,二則依據贊助人在合同中的規定與安排。這些贊助人,或者說「出資人」更為準確,來自上層的各個集團,有世俗貴族,有神職人員,還有虔誠的商人。(Peter Burke, Italian Renaissance: Culture and Society, 1420-1520, London & 紐約: 1999)所以可以說,如果分析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宗教美術的靈感「來源」,我們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還原當時上層人和藝術家腦海中的天主教的印象。

《聖經》反對任何對偶像的崇拜。《聖經》之前,我們只能崇拜上帝;《聖經》之後,我們只能崇拜上帝和上帝的《聖經》。儘管上帝按自己的形象創造了人,但這並不意味著人的形象就是上帝的形象。所以,不管是古代的美術還是今天的電影,凡是把上帝的臉清晰地刻畫出來的,我們都應對此保持警惕。同理,凡是一個細節接著一個細節地把耶穌的事工描繪出來的,我們也應保持警惕。我們相信的仍然是上帝,而不是這類美術和電影,儘管後者在傳道上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用。美術、電影以及其他一切類似的「途徑」或「通路」,都只是從作者的角度來提供一種理解,我們最終的信仰還必須是上帝。

所以《耶穌誕生》要分成兩個層面看。第一個層面是「信上帝」的教義,這是宗教;第二個層面是「還原」歷史和《聖經》場景,這是消費品。信上帝的我們沒有花錢看《耶穌誕生》的必要,但那些不信上帝的資本家則想利用我們的信仰來獲取利益。我想起這片子裡有一段《新約》沒有記載的細節,可能出自編劇之手:約瑟和瑪利亞去伯利恆,路過以色列首都「聖城」耶路撒冷,見到耶路撒冷的聖殿前,竟有人兜售充作犧牲的動物。約瑟對此感到異常失望,便沒有在耶路撒冷作任何停留。這就好像如果我在佛教寺廟外面的攤位上買香燭而不到寺院裡買,就說明我並不清楚真正應該獻給佛祖的是什麼。我們所信仰的「神」缺香火嗎?缺吃的嗎?缺動物嗎?缺錢花嗎?

《耶穌誕生》和《耶穌受難記》在教會裡面應邀請神職人員和教眾免費觀看,就像我們那個中央組織黨員免費看《張思德》一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