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吳糍糍

2007-06-05 10:30:31

母愛的偉大與隱秘


女性一改溫良形像在大螢幕上殺人越貨的故事,總是被各路電影大師們講得有聲有色。然而有深度的電影往往不著意停留在謀殺、復仇等等情節的表層,而是讓故事繼續下去、深入下去,讓觀眾得以在非常態的事件中瞥見最為常態的人性。《親切的金子》里,復仇女神李英愛用紅色眼影和銀色雕花手槍將復仇行為符號化為一場華麗的儀式,卻在手刃仇人之後將臉埋在雪白的蛋糕里抽泣,狂野的復仇交響詩瞬間細水長流為一場東方式的救贖。《浮花》則漫溢著西班牙式的樂觀與溫情,佩內洛普的禽獸丈夫被女兒誤殺,她倒沒有慌掉手腳,反而拉起一眾女性朋友協力幫忙棄了屍,女性之間的同情與關懷才是電影的主題。法國電影《謀殺愛美麗》更是浪漫到輕飄飄,女主角一個不小心,把來家中聚餐的三位男客統統殺死,心驚之餘忙作掩飾,好容易擺平一切,還與登門查案的一位男警察墮入情網,無奈又一個不小心,警察情人也在劫難逃,影片在輕佻而俏皮的音樂中結束,黑色幽默之後總不免給人留點思考,女性的楚楚動人與強勢的女權主義之間,有時只是一牆之隔。

在剖析女性犯罪心理方面,義大利導演托納多雷今次也交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這位以《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西西裡的美麗傳說》三部曲著稱於世的電影大師,拍出的電影一向懷舊、細膩而溫情。因此這部內在風格一以貫之的《隱秘女人心》,我也不願按影片簡介的說法將它界定成「驚悚片」。的確,那些恰如其分的配樂讓我們心潮迭起,那些提示過去的大量閃回讓我們觸目驚心,單單是女主角挪開鞋櫃打開暗門後卻怎麼也關不上,而她的女主人正從走廊那端快步走來,那一段交叉蒙太奇,就夠令我們大氣不敢出,為女主角暗自捏一把汗。然而,這些驚悚的因素只是手段,和我們司空見慣的美式驚悚不同,故事還是被徐徐展開娓娓道來的。而故事的陰暗面雖然盡殘忍血腥之能事,但它卻有一個光明的尾巴和一顆溫暖的心。

故事的女主角艾蓮娜第一次出現在觀眾的視線中時,是一個週身赤裸的戴假面的女人,她在冰冷的面具下接受男人的窺看和遴選,我們看不到她的表情,因此,在我們的心目中,她就是一個既無表情也沒有思想的客體。肉體是真實的,面具是虛假的,這一對比形成的諷喻折射出了艾蓮娜形同玩物的處境。而此時鏡頭一個閃回,是疾馳的火車上身裹黑衣的愛蓮娜,我們終於看到了她的廬山真面,但那卻已是隔了十二年的風塵。黑髮、黑衣,黑色的眸子,如一潭幽深的水,而窗外呼嘯而過的風景卻彷彿洩漏了她內心狂暴的天機。這才是最為赤裸的愛蓮娜,她的仇恨,她的憂傷,她的希冀,在驚鴻一瞥間便表露無疑。這時鏡頭又閃回過去,十二年前的艾蓮娜穿上衣褲,摘掉面具,如出一轍的表情,卻是金髮碧眼的驚艷。看出她的不諳世事,卻也看出她的篤定沉著,伏筆埋得深深的。

故事就這樣擰出兩條線。主線是母愛主題,黑髮艾蓮娜,義大利,冷郁的藍色調。伏線是復仇主題,金髮艾蓮娜,烏克蘭,活色生香的金黃。現實與過去就如同冰與火的兩極,艾蓮娜在這兩極間靠回憶痛苦遊走。維繫兩條線之間的一個重要信物是草莓,那是在那個太陽曬出幻影的夏日廣場,她的愛人雙手捧給她的,草莓後面的純淨笑容,牙齒潔白。而在現時的世界裡,草莓只是在暗夜裡獨自吞食的苦果,愛人已被殺死,只有這樣才能保持愛情的滋味。而圍繞草莓導演更特意安排了一個情節,去超市買草莓的艾蓮娜被懷疑偷竊,在這個冰冷的義大利小城,外國女人是不受歡迎的,警衛似乎咬定了她是小偷,譏諷道:「你倒挺愛吃草莓嘛。」愛情聖果卻成為他人藉以羞辱的對象,如鞭子一樣抽打在心,回憶又開始痛苦地湧現,新的屈辱感裹挾著舊的屈辱感,一波一波向她襲來。草莓是一個暗示,密碼就是一段超越生死的愛情,過去的歲月雖然屈辱,有了它卻陽光普照,今天的日子卻只得冰冷消沉。而今天她所做的一切,源頭都在一個愛字。過去和現在,就是這樣關聯深重。

復仇主題下的艾蓮娜,喜歡紅色,追逐浪漫也迷戀物質,狡黠之下卻掩不了天真。轉折發生的那一幕令任何一個哪怕冷血的觀眾都暗自心驚——她帶著鐵鏟走進巨大的垃圾場,群鴉亂飛,她用鐵鏟挖出了愛人腐爛了的屍體,抱屍慟哭,驚天地泣鬼神。後來,她用一把大剪刀一下一下地捅向她的仇人,那個殺她情人、賣她子女、一次又一次地虐待和姦淫她的光頭惡人,然後帶著他的錢遠走高飛。這一切都是艾蓮娜的噩夢,它們潛伏在母愛主題下的艾蓮娜身上,有因必有果。

而母愛主題下的艾蓮娜,則是一個在人前強顏歡笑,扭過頭來眼神驟然間憂傷至空洞的女人。然而她的精明一點也沒變,她以20%的回扣為條件說服珠寶商的管家幫她安排工作;她偷走珠寶商家的垃圾將剩飯剩菜逐一品嚐,以確定他們喜歡的口味和吃食;她騙珠寶商家的女主人她會開車,第二天則臨時抱佛腳地學車;她終於成為珠寶商家的女傭了,她又巧妙地將珠寶商的小女兒對她的敵意轉化成了依賴……而這之後,對於與這個小女孩的關係來說,她的精明就再也不需要了,需要的只是本能——她確信小女孩是她的女兒,是她與草莓情人的愛情結晶。她陪她過聖誕,給她唱搖籃曲,帶她看戲,還訓練她擺脫掉受虐的心理陰影,教她在摔倒後要迅速地爬起來,挨打後要果敢地反擊。她對小女孩的母愛雖然默默無聞,在我這個旁觀者看來卻如杯中傾水自然漫溢,是那麼毫無保留,以致於我要暗暗擔心會被小女孩的養父母察覺,他們也果然察覺了。

艾蓮娜的母愛至少觸動了三個人,導演通過這三個角色從不同側面烘托出母愛的偉大。第一個是小女孩的養母,在我看來,她未盡到母親的責任,甚至有點自私。然而,當她跟蹤艾蓮娜的行跡終而發現她與小女孩的關係,她的母性因嫉妒和羞愧被喚醒,上門警告艾蓮娜從此不許再見小女孩,最終被惡人殺害而殞命。第二個是管家,管家是一個貪得無厭的老男人,每次見到艾蓮娜,總是要求她提高回扣的價碼,而在艾蓮娜被毆,上門來向他求助的時候,他表現出來的是決絕與冷漠,艾蓮娜甚至只有通過以發現他偷金粉一事相威脅才從他那裡換來落腳之地。而有一次,在管家的面前,艾蓮娜握著電話聽筒對小女孩唱起烏克蘭語的搖籃曲,管家的眼睛突然亮了起來。而在後來的故事發展里,管家突然向艾蓮娜狂熱示愛。我敢說,管家的感情轉變,正是在聽到搖籃曲、感受到艾蓮娜的母性光輝那一刻開始的。而第三個人(我特意放在最後說),則是小女孩的養父。其實可以看出,養父愛小女孩於養母更甚,但是他的愛是不善於表達的、封閉的、內斂的,他對任何人的感情也是如此。早在聖誕節看戲的那天,從養父的眼神裡可以看出,他似乎比養母更敏銳更早地察覺到艾蓮娜的身份(至少是體認到艾蓮娜對小女孩的情感),但是他一直都沒有捅破。小女孩的養母被害,他甚至提出請艾蓮娜回來照顧小女孩,因為出於父愛,他覺得小女孩的成長需要一個母親。直到艾蓮娜東窗事發,被送進監獄那天,我們又在一旁的長凳上看見了他,一向內斂的他欲言又止。從最後一幕長成少女的小女孩接艾蓮娜出獄,我們可以推出養父後來其實一直默許或鼓勵艾蓮娜與小女孩的通信,並在小女孩長大成人後把真相告訴她。由此,我們可以想見當天他欲言又止的是什麼,混雜著感激、理解、同情等等如是的隱秘情感,實在難以三言兩語表達。

故事講到這裡,當日的復仇情節與血腥色彩也就沖淡了,而情感層面的東西就如水中礁石緩緩凸現。而這其中單單是母愛嗎?托納多雷的故事沒這麼簡單,因為人性沒這麼簡單。隱秘女人心,這個譯名起得直白而到位。都說母愛是平等無條件的,為什麼在自己12年中生的9個孩子裡,艾蓮娜獨獨記掛的是這一個呢。有人問她,如果找不到這一個,你還會去找別的子女嗎?她不知道,也許吧,她說。

所以還是回到那些草莓。我不想說出一個因為所以的簡單句式,還是觀眾自己去想吧,女人的內心世界,本來就是極其隱秘的呵。
評論